※ 引述《mechtec (小豆)》之銘言:
: ※ 引述《zhung (LS)》之銘言:
: 1.二氧化碳的排出多與少,為何對風味有影響?
: 機制是什麼?
: 也就是說,CO2尚未排完就開始注水,這時候萃取會如何?
: 若CO2都排完了,我還再放了一分鐘才注水,這時候,萃取的現象又是如何?
: 這部分可以釐清Z大說的
: 『當悶蒸時間不夠,咖啡萃取不足,風味偏淡
: 當悶蒸時間太長,等於整體萃取時間拉長,容易被苦澀味萃取出來』
我覺得可以講一下補救方式,讓大家少浪費一杯咖啡粉XD
如果悶蒸時間太短,CO2還沒排完就開始第二輪注水
通常會出現兩個情況
1)直接用大水柱沖時,底層的粉大量排氣冒出大氣泡,把上層的粉都推亂掉,
這時可以考慮集中沖中心,先把水位拉高,再利用水流把粉層厚的地方沖散推開。
中後段給水少一點,讓咖啡慢慢流下去,也能平衡掉一開始悶蒸時間過短萃取不足的問題
2) 用小水柱沖時,還沒排氣的粉因為浮力一直浮在表面
這時可以利用較垂直的水柱加強上下對流把粉壓下去,
把濾杯壁的粉沖刷下去積在底下,可以讓流速變慢,一樣是平衡掉悶蒸不足的問題。
如果悶蒸時間太久,咖啡粉的孔隙已經吸了水,
粉會變重比較難推動,容易沉積在底下,
如果已經塞住了,不用等下壺滴到原本設定的量,
抓大概平常沖完一杯的時間就先移開濾杯,不足的量加點開水
可以把原本偏高的濃度沖淡一些,層次拉開一樣能喝。
或是趕快拉高水位,用湯匙稍微攪一下,粉不要塞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