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Coffee
讀完 咖啡沖煮的科學 後的疑問
作者:
tomdk
(~華~)
2021-12-08 23:06:29
在版上搜尋後發現竟然沒有人在討論這本書
前陣子看完後一直有一個疑問,作者 Scott Rao 在書中多次提到
要維持"咖啡漿"溫度於 91 ~ 94 度
(作者把咖啡粉、氣體與沖煮液體三者的混合物稱作咖啡漿)
我的疑問是如果要在沖煮過程中維持這個溫度,那不就要使用94度以上來沖煮?
如果有斷水,在第二第三段溫度不是掉的更快,該怎麼維持這個溫度呢?
作者:
johnnykao530
(littlejohnny)
2021-12-09 00:26:00
溫控壺啊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1-12-09 00:33:00
賽風:
作者:
ernielwl
(ernielwl)
2021-12-09 00:40:00
義式沖煮頭很燙
作者:
rwr
(RwR)
2021-12-09 01:26:00
那只是他的方法 沖煮還有很多技巧甚至超細粉只用87度拉長時間已知咖啡粉是涼的 如果第一段要91~94應該要用滾水去沖了吧...滾水萃取高勢必粉要磨粗點 沖煮時間又要短會不會太累XDD
作者:
d897572005
(浪子)
2021-12-09 08:59:00
我都用滾水100度沖
作者:
soulivee
(Lyz)
2021-12-09 09:32:00
這種加減看就好了啦~沖煮時又不能量濾杯裡溫度這種建議就給得很沒意義阿簡單控制降溫趨勢的做法,就是手沖壺蓋不蓋蓋子對我來說,要呈現香氣層次感,我會高溫沖不上蓋甜感飽滿度我可能溫度低一些然後上蓋書上的做法,可能的方式就是95C上蓋沖比較接近另外維持溫度另一點就是壺夠大水裝夠滿也比較能維持溫度
作者:
lightmei
(亮)
2021-12-09 09:42:00
突然想到一個大商機—溫控濾杯==+
作者:
Icta
( )
2021-12-09 10:19:00
台灣出這本書太晚了,Rao很多想法已經不同了他現在在推用DE1設定85度c做他叫做Filter 2.0的微壓沖煮再來台灣本來就一堆店家偏好那種離金杯下緣很遠的低萃取整個觀念理論都不一樣,很難拿單一參數跟觀念不同的人解釋不過確實很多國外的人用極端加熱濾杯+滾水沖煮來衝高萃取率但現在慢慢有用超長浸泡來取代全程高溫高擾動的趨勢
作者:
steve1012
(steve)
2021-12-09 11:33:00
這本書太舊了 不如看Johnathan 的新書有新觀念no bypass浸泡長的濾杯的確挺流行的
作者:
g29186280
(神之軌跡)
2021-12-09 11:40:00
有沒有懷疑是騙稿費的
作者:
tim03090309
(TimWeng)
2021-12-09 12:47:00
不欣賞 rao 的手法當然沒關係 但說是騙稿費就有點太超過了吧
作者: WJHinbbs
2021-12-09 13:15:00
用他的沖法其實是可以維持這溫度的
作者:
l87cm
(iiii)
2021-12-09 16:17:00
先熱濾杯跟下壺+配定溫壺
作者:
efh9595
(林阿貓)
2021-12-10 00:36:00
他的經驗前題是你至少要有他的豆子跟磨豆機。
作者:
Icta
( )
2021-12-10 09:46:00
我認為比較偏向風味偏好不同,他並沒有用特別厲害的磨豆機也並不是用什麼賽豆,他去親戚家也是用一樣的概念沖煮如果習慣了2x%的萃取率,自然很多手法會跟台灣常用的不同像MattPerger也說過為了追求極致甜感跟萃取,帶點苦味也行但我也知道台灣這邊有些人是覺得出苦味就不及格甚至宣稱好豆子絕對不會有苦味什麼的,這都代表萃取率大不同
作者:
tomdk
(~華~)
2021-12-10 10:23:00
我是樓主,真的覺得國外跟台、日的手法真的很不同國外講求均勻萃取不建粉牆和用高溫度去沖是因為不同民族對味道的取向不同,所造成方法的差異嗎
作者:
steve1012
(steve)
2021-12-10 10:38:00
scott有一陣子也就用forte 而已 不是真的很貴的機子
作者:
soulivee
(Lyz)
2021-12-10 11:09:00
西方重視完整萃取,日式手法高濃度低萃取後段截流台式我覺得比較介在中間的感覺說磨豆機沒差也不是那麼準,至少洋機器跟日系機適合的手法我覺得也不大一樣自己是覺得洋磨豆機粒徑分布會比較集中,才能高萃取日系機都會比較寬鬆一些,才能在低萃取時有寬廣風味日系機座極限萃取應該很容易爆掉
作者:
Icta
( )
2021-12-10 13:15:00
很多國外玩家一開始就很習慣espresso的風味取向亞洲沖煮那種取前段強調酸味的低萃取沖煮對他們來說很不舒服所以很多手法就是要往夠甜 body夠厚 尾韻夠長去發展然後北美現在很多烘焙偏淺的店家,所以就是預設用最高溫萃取但這種東西就是料理,北部粽南部粽,清蒸紅燒,看人喜好寫"咖啡的科學"的學者旦部幸博就主張西方人根本不懂咖啡口感但對歐美咖啡界來說,日本那種咖啡傳統才是偏離主流總之大家喝得開心就好
作者:
soulivee
(Lyz)
2021-12-10 16:48:00
話說日傳也是追甜~酸香應該都是近年精品當道才有的風格所以純正日式風格烘焙都會比較深烘一點,才會在低萃取時有足夠的甜度又不會太刺激洋日主要差別,感覺還是在差異化萃取與均質萃取
作者:
Icta
( )
2021-12-10 18:42:00
就是不同系統的東西所以隨便拿一個出來講都會套不攏台灣是夾在中間東抓一點西抓一點,日系還在但又沒那麼深化我個人是覺得日系很多東西拿到現在精品上很怪像小富士鬼齒這種100w馬達帶80mm鈍角刀想也知道不是拿來尬淺焙豆只是很多東西就這樣沿用下去
作者:
soulivee
(Lyz)
2021-12-10 19:38:00
對阿很怪而且日系手法又要用比較多豆子~自己覺得比較適合拿來沖綜合豆或平價中深焙
繼續閱讀
[其它] 明年國際咖啡展開始索票了
unknown
[販售] bonavita 溫控手沖壺 1500
justcallit
Re: [器材] 5000以內的咖啡機
jack8366
[其它] 中焙豆可以隔一段時間再烘焙成深焙嗎
YellowDucks
[器材] 5000以內的咖啡機
BEBOBE
Re: [器材] 使用Arduino製作烘豆機控制盒-Part8 PCB Layout
plzza0dogs
[食記] 咖啡pass 體驗42家咖啡-歐克佬咖啡
berkeline
[器材] 開箱 Niche Zero 磨豆機-220V
choye
[器材] 手磨升級電磨選擇
walleyeknee
[義式] BB005歸零方法及刻度紀錄方法
tony02070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