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WCE烘豆冠軍 賴昱權大大在FB分享了跟圓石去哥倫比亞 天堂92莊園參觀,
記錄了酵素處理法的過程,非常精彩的文章。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Xm51ED
為了方便帶入,先簡介水洗處理法,步驟如下:
1.把咖啡櫻桃的果皮、果肉去除,但黏滑的果膠去不掉。
2.置於發酵槽,讓果膠上的原生菌種發酵,吃掉果膠。
3.將發酵後的咖啡豆清洗掉雜質。
4.曬乾成為生豆。
酵素處理法則是在上述的步驟1~2之間增加滅菌、添加菌種的步驟。
首先沖熱水、臭氧,當然也可以用紫外線、酒精,目的是將咖啡豆上的原生菌種消滅。
再將咖啡豆泡在調配好的酵母液中進行發酵,其他步驟大致與水洗法相同。
可能有些人已經知道了,但我原本以為咖啡豆的風味,是來自咖啡豆本身,
以及浸泡在果膠時,咖啡豆吸取了果膠風味。
以為水洗前的發酵只是為了去除果膠,但從以上酵素處理法所造成的巨大風味差異,
我發現原本的想法應該錯誤的。
咖啡豆的風味,或許是發酵所產生。日曬則是透過果皮的保護,
在每一顆咖啡櫻桃在完全曬乾之前,透過內部的原生菌種、果肉、果膠進行發酵。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蜜處理相對不穩定,因為少了果皮保護,
外來的雜菌會導致變數增加。
經過酵素處理法的咖啡豆,香味、風味會比較明確,而且味道很集中,
有點像養樂多的感覺。
除此之外,酵素處理法的生豆價格很好,至少都在每公斤700元以上。
自然界中,原生菌種的組成大概很複雜,小到每一顆果實,大到每一個地塊,
甚至不同時間點,都不太可能完全相同,這就是所謂的風土條件。
原生菌種在發酵時,又會因為這一批果膠的營養成分、酸鹼值、溫度等,
成某些菌成為優勢菌種。
這一整段有大量變因,最後是否成為高品質生豆,賣到好價錢,相當程度取決於運氣。
而酵素處理法所使用的菌種,據說是從原生菌種中分離培養,
進一步分析哪些菌種能產生好風味,再將這些菌種送到韓國大量繁殖,
再乾燥成易於保存的乾粉狀。
酵素處理法的核心概念,就是增加人為控制,減少變因。
有做過麵包的朋友,可能會有似曾相似的感覺,酵母粉也是這樣來的。
當然另外一派不用酵母粉做的麵包,則是相對古老的酸麵包,或是野酵麵包。
之前我都有做過,燕子牌酵母穩定,發酵的時間好估計。
野酵則是很容易因為溫溼度而發不起來,或是過發鬆垮垮,但成功的時候爽度高。
兩相比較之下,現在還有哪些麵包店堅持不用酵母粉?
我認為酵素處理法是大勢所趨,品質可控、價格好,每年都有收入,不至於搓草,
不就是產地農民追求的目標嗎? 就算酵素處理法被廣泛應用,
而使得生豆價格下跌,品質可控也還是很大的誘因。
就生產端來說,酵素處理法的優勢很明顯。
以銷售端來說,買家大多喜歡風味明確的咖啡豆,熟豆也好賣。
或許幾年後,整個市場都是酵素處理法的生豆,風味整齊、明確,
不會有意外,也不會有驚喜。
我自己還是傾向努力杯測,找出好喝的水洗、日曬豆,
因為傳統處理法價格炒不高,只要認真挑,還是能找出CP值高的好豆子。
抱著能喝就多喝點的心情,說不定以後量少變很貴,
到時候可能會改名叫「野酵處理法」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