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咖啡物理學這本書取得的靈感,
有一天突然想到我有Artisan可以記錄溫度,
不過手沖變數多,需要穩定的沖煮設備,買了咖啡王二代。
以下為固定的實驗參數:
RO水360g,肯亞 多門處理廠 熟豆20g,粉徑 1Z JS 0.8圈
第一組實驗分別使用四個不同材質的濾杯,都用咖啡王二代沖煮。
1.Hario 黑色AS濾杯01,三洋濾紙(麻纖維01)
2.Hario 紅色PP濾杯01,三洋濾紙(麻纖維01)
3.Hario 黑色粕谷哲陶製濾杯02,三洋濾紙(02淺焙用T92)
4.Kalita 金屬蛋糕濾杯185,Kalita185蛋糕濾紙
濾紙排排站
https://imgur.com/WECK0jn.jpg
溫度探針的架設方式
https://imgur.com/GUZHWJl.jpg
我自己平常用咖啡王+V60濾杯,中間會挖一個洞再開始沖,避免尖錐下方萃取不足,
但是實驗時擔心動到溫度探針,所以沒挖洞。
https://imgur.com/5gjmrVx.jpg
給水的時候很吵,當下氣溫22度。
https://imgur.com/1wyIJvH.jpg
淹水的王者 aka 粕谷哲濾杯
https://imgur.com/3FjYxUu.jpg
金屬蛋糕濾杯
https://imgur.com/ggs8Vr9.jpg
以上四個濾杯的實驗結果如下,
https://imgur.com/Ulc4U2v.jpg
咖啡王開始給水的時候溫度會瞬間拉上去,大約悶蒸40秒,
後續會持續給水,給水的方式是花灑,曲線的尾端是機器停止給水時。
後面本來還有一段是水滴完,但是Artisan只顯示到停止給水。
可以看出整個萃取過程中,樹脂濾杯(藍、橘線)是比較沒有掉溫度。
金屬濾杯(紅線)初期快速吸熱之後,就也不太掉溫度,符合金屬特性。
但陶製濾杯(綠線)整個萃取過程的溫度都是偏低的。
同場加映,浸泡式濾杯的溫度記錄。
1.虹吸壺,濾布
2.Hario Switch玻璃濾杯03,三洋濾紙(02淺焙用T92)
虹吸壺,水上來滿了再下粉。
https://imgur.com/FSVFjKx.jpg
Switch是先下粉,再注滾水。
https://imgur.com/M7FXD5M.jpg
兩者皆兩分鐘開始下水,其他參數同上組實驗。
實驗結果如下,
https://imgur.com/AY8cRrz.jpg
可以看到虹吸壺從頭到尾都維持穩定的89度上下,
Swtich的溫度穩定性也很好,可能是因為水量夠多。
最後,是這6個實驗的濃度vs萃取率的紀錄,
https://imgur.com/VAk1MWV.jpg
可以看到兩個樹脂濾杯的萃取率都是偏低,可能是尖錐下層沒有充分萃取的關係。
粕谷哲濾杯因為淹水的關係,濃度TDS高達1.69,
想說怎麼少一顆,原來是跑出去圖表外面,害我找很久。
喝起來最喜歡虹吸的咖啡,明顯的黃金糖香氣,其他5杯都沒有。
我一直都最喜歡虹吸的風味,濾布用烘碗機烘乾,也不像人家說的會發霉。
雖然結論與咖啡物理學書中相似,持溫性是樹脂濾杯最好,
特地做這個實驗,還是希望對於破除玄學這件事情,使一點力。
不是要dis陶製濾杯,我自己也買了一直很想買的金屬蛋糕濾杯,
它材質特性不好,沖完把手也因為導熱變得很燙,沒辦法拿,把手的用意?
但我買它,是因為它很美,看著舒服,不是它沖煮的咖啡特別好喝。
我家做木材的,所以從小就喜歡原木,也喜歡陶器。
上次去鶯歌逛街,在角落撿到一見如故的小杯子,杯測會都帶它去。
https://imgur.com/pdblBMW.jpg
你可以說用老岩泥濾杯,因為看了爽,手感溫潤,所以咖啡更好喝。
但是說陶器有紅外線,保溫性比較強,多燒幾次還更厲害,神棍嗎?
想清楚,網紅為什麼推薦那個產品,而你又是為了什麼掏錢。
PS:於12/21增加此段結論
感謝推文大大提醒,關於塑膠材質的風險。
其實我當初是因為半透明比較好看,買了AS樹脂濾杯,
後來知道AS樹脂耐熱只有90度,為了GG的健康,
才又買了耐熱120度的PP樹脂濾杯。
本篇文章是想傳達「咖啡是兼具理性與感性」,
但理性的部分時常被忽略,各種奇怪不合邏輯的論點,到處流竄。
簡單實驗就可以擊敗它,甚至很多論點只要思考一下,它就倒了。
本文是用麻煩的方式去證明,大家早就知道的「塑膠保溫」,
但我自己原本對於樹脂濾杯的想法是,沒什麼想法,直接pass它。
實驗之後才確信,樹脂濾杯的萃取效能最佳,CP值更是突破天際。
回歸到感性的部分,
如果有親友來訪,我也不會拿樹脂濾杯泡咖啡給他喝,
我會拿亮晶晶的蛋糕濾杯,或是很麻煩的虹吸壺出來用,
這是待客之道,也是展現品味的時刻,台語的"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