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孟子》心得2.12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16-08-09 23:05:49
孟子2.12鄒與魯鬨。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
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
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
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
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心得2.12《論語》、《孟子》時常出現「對方請教低層次的問題,孔
孟給予高層次的回答」的狀況,如本章。鄒魯兩國交兵,鄒國死了三
十三位官員,人民卻袖手旁觀,無人願意犧牲。如果按照軍法審判,
所有人都犯了臨陣脫逃之罪,殺不了這麼多人。如果不按照軍法審判
,恐怕同樣的狀況會一再上演。鄒君陷入兩難,只好請教孟子。
孟子不從法律本身來看,而是追問人民之所以見死不救,背後的想法
為何?原來這是出於鄒國社會的極度不平等,人民中的老者、弱者死
在水溝裡,年輕人為求生存而到處流浪;但統治者卻過著錦衣玉食的
生活,坐擁大批財富。官員也怠惰失職,不積極救助人民。這種「不
把人當人看」的心態和做法,當然會導致人民心中對政府累積強烈的
怨恨,遇到機會(如戰爭)就爆發出來,尋求報復。所以鄒君不必怪
罪人民,須知種下什麼因,結果就會報應到自己身上啊!
解鈴還需繫鈴人,鄒君要解決問題不能靠嚴刑峻法,應該把所有人當
人看,把每個人都看成是和自己同樣的人去關懷他、尊重他、幫助他
,人人平等、人人與我為一體。鄒君若能愛民如子,營造和諧的政治
氣氛,官員體察到您的用心,人民感受到您的善意,自然願意為您效
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