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則勿憚改。」可見
孔子很強調改過的重要。一般人為什麼逃避面對及修正過錯?可能是
因為面對自己的過錯是一件痛苦、難堪的事,尤其是有心無力,即使
一開始想改過,但努力之後發現老是不成功,索性放棄,覺得眼不見
為淨,當作看不到就沒事,但內心卻又隱隱感到不安,遂構成人的矛
盾。
要解消此矛盾,首先要明白所謂的「理想」並不是既定的完美結
果,而是方向的確立。我們固然可以為自己設定各種理想目標去追求
,如戒煙、運動、讀書……等,但真正的價值其實不在結果本身,而
是努力奮鬥的過程。過程中固然要全力以赴,但即使結果不如預期,
也不必灰心喪氣。要知道現實本來就是進三步退兩步,沒有一帆風順
、十全十美的。
話又說回來,前文所說固然可以用來安慰、鼓勵自己,但如果因
為這樣,就認為來日方長,不去認真、積極面對過錯,將理想當成喊
口號,那又是一種逃避。還是要從當下開始,下定百分之百的決心去
改變自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