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俟解》讀書心得 (6)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0-08-03 20:07:16
有豪傑而不聖賢者矣,未有聖賢而不豪傑者也。能興即謂之豪傑
。興者,性之生乎氣者也。拖沓委順當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終
日勞而不能度越於祿位田宅妻子之中,數米計薪,日以挫其志氣,仰
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雖覺如夢,雖視如盲,雖勤動
其四體而心不靈,惟不興故也。聖人以詩教以蕩滌其濁心,震其暮氣
,納之於豪傑而後期之以聖賢,此救人道於亂世之大權也。──船山
先生《俟解》,文章來源:網路
唐君毅先生曾作〈孔子與人格世界〉一文,對於豪傑的意義及聖
賢與豪傑的差異有很好的說明。豪傑是不顧世俗的毀譽得失,而獨行
其是之人;發揮個人自作主宰之精神,突破社會與外在之阻礙、壓力
、閉塞與機械化,以使社會之客觀精神,重露生機;如春雷一動,使
天地變化草木蕃者也。聖賢則有豪傑之精神而又超過之。豪傑與世相
抗以興起,固出自内在之真性情,然其精神,與世相抗,而超邁於其
上以冒起,即使其恒不能無我,而細微之矜持之氣,在所不免。聖賢
則平下一切矜持之氣而忘我。
聖賢一定包含豪傑精神,也就是孔子說的狂狷之士,有所為、有
所不為。世俗之人通常將人生的意義、價值定在獲得祿位、田宅、妻
子等物質條件上。豪傑之人則具有高遠的人生觀、價值觀,恥於和眾
人一樣,不只以求生存、求延續後代為滿足;更要秉持內在的真性情
,撥亂反正,扭轉時代與社會風氣。如果沒有道德理想,即使每天努
力工作打拚,也只是比較聰明的禽獸罷了,和動物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船山認為護衛人道要從詩教入手,廣義來說便是文學藝術,文學
藝術因為和功利無關,重點在美感的欣賞,可讓人放下汲汲於富貴的
念頭。且文學藝術是從情感上感動人,相較於渾濁的社會風氣,優美
的文學作品蘊含的意境,更能夠將道呈現出來,使人對道有所嚮往。
詩教的精神即是「溫柔敦厚」,讓情感淨化昇華,在潛移默化當中向
善。這是培養豪傑以至於聖賢的最好方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