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香港人有一個流行語, 叫「上岸」

作者: ottoyu (otto)   2014-07-19 02:53:20
香港人有一個流行語, 叫「上岸」.
香港人的人生觀里, 人的一生就是在海里游泳求生, 你不努力向水面
游, 就會溺死. 而大部份香港人, 如果沒有什么家底, 他們一生追求
的事情就是「上岸」, 所謂上岸, 就是得到了資產, 即使房地產, 或
者是得到一份一生的保障, 例如當公務員. 之后就可以脫離這樣競爭
的地獄過下半輩子. 從不穩定的現在, 走向穩定的未來.
這可說是在1985 年前出生的大部份香港人的夢想, 擁有一些物業收
租, 領取公務員的長俸, 移民他國, 皆是上岸.
而上岸的標準, 就是取得多過自住需要的物業, 只要你能擁有多于自
住需要的房地產, 在香港收到的租金, 已多過你一份普通工作的收入
, 為了這原因, 大家都不介意借下重貸買房地產, 就是為了完成「上
岸」的愿望.
跟台灣很像對嗎?
借下重貸就是認為未來的房價一定會比之前高, 這就是過往的經驗,
如果這件事沒有發生, 那么把你的房產減去房貸, 你的資產數字必然
是負數.
早在三十年前, 已有香港的學者指出, 這樣的發展會將香港導入災難
, 不過當時沒有人理會這種言論. 去到九七之后, 「上岸理念」受到
了最大的挑戰, 就是九八年的金融危機. 導致了香港的地產全線下跌
, 一堆人生綁了房貸的人變了負資產. 這些人抱怨, 他們早已「上岸
」, 卻被重新踢下水.
而當年被委任(即非選舉出來的)的臨時立法會, 做了一個影響深遠的
決定, 就是取消了租務管制---在這之前, 租金每年的漲幅是受限
的, 在這之后, 租金可以一年升一倍都沒關系.
租務管制的取消, 埋下了香港日后租金和房價無限上升的導火線, 自
此之后, 香港的租金就不斷向上升. 資產價格亦然. 但之后再有科網
泡沫爆破和SARS, 每一次打擊房價, 都是打擊「上岸」的人. 這些
「上岸」的人聯合了本來就對政府不滿的人, 發動了七一游行, 把董
建華給處理掉.
可是每當房價回升, 各產業的成本也會上升, 使各種產業都無法發展
, 香港是否不能種菜: 香港是有菜農的; 香港是否不能有工業? 香港
是靠工業起家的. 香港人是否不能研發? 香港也出很好的研發人員,
可是過高的租金會扼殺大部份的實業.
「上岸者」這個群體, 他們的人生完全和房價相綁, 當房價大利時,
他們就是扮演陰干其他產業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當房價大跌時, 成為
「負資產」的他們又成為社會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我想, 台灣也會走
向這樣的社會結構.
不論香港和大陸政府, 大概也理解了這群體的特性, 這就是自由行政
策的遠因. 自由行政策的確如大陸網友所說的「中央政府對香港輸血
」, 但沒被誤解的是, 他的受惠者非常的有限. 而且會進一步惡化一
些其他事情.
大陸的各種特殊情況, 使大陸需要一個「商場」, 一個用來出售根本
自己不需要也不制造, 從外輸入的奢侈品(例如名牌), 金飾(香港沒
有金礦), 外國的奶粉(也不是香港制造的), 電子產品, 基本上香港
賣的東西全都是別人的.
香港人為了「上岸」而產生的軟弱, 要求地產價格無限上升的愿望,
結果就是產生了這種奇怪的「旅游」, 因為這往往不是目的, 而只是
順便做的事情, 真相是, 香港取得了專賣權, 變成了對大陸專賣奢侈
品, 奶粉的買辦.
這不是「旅游」, 這是「采購」, 只是將本來可以用一條條貨船做的
出口, 以旅游的名義變成來香港的零售. 目標就是保障香港的租金能
夠只升不跌, 結果也一如所料.
結果是, 整個彌敦道, 兩邊几乎全部都是金飾店, 至于租金, 用台幣
算應該是每月數百萬起跳. 文具店? 或者你想到的小商家, 他們要不
就是消失, 要不就是變成了高價品, 就像網絡上流傳的百多塊港幣「
叉燒切雞飯」.
也只有像金飾, 奶粉這種超高利潤的東西, 才能夠支撐起這種異常的
租金, 香港的食店, 一桌一天可以去到一個座位一天服務「三十個客
人」, 這已經足以挑戰世界紀錄, 也可以明白為何香港的食店這么小
, 那些服務生的臉那么臭, 想要把你趕走, 因為你在那邊坐一小時又
怎可能服務三十人?
然則, 高利潤, 但高租金, 利潤就是全部跑到去店鋪的業主手上, 他
會令基層勞工的薪水提升嗎? 不會, 也不必要, 更多的人口使勞動力
更為僧多粥少, 何需要什么高薪? 整個店子的員工薪水加起來, 隨時
都不及租金的一半. 而這些薪水和十年前相比可能還低了的人, 自己
住的地方, 租金卻上升, 外面的物價也隨租金上升, 維護這些「上岸
者」的代價, 就是使「沒上岸」的人景況更惡劣.
北京對此是否不知不覺? 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几年前, 我在親共媒體中, 就已看到文章, 當初北京開放自由行
的時候, 已經有大陸官僚警告過香港政府中人, 我們不是不能放人給
你, 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但就怕你香港受不來. 北京早就預計到這樣
做會有問題, 但香港的既得利益者, 寫包單認為沒有.
這個輸血, 輸血的對象是房地產擁有者, 而他們的力量增強了, 並沒
有打算給回普羅大眾. 不會加薪, 不會投資新的產業, 不會把這消費
回本土經濟上. 他們更熱心的把這些錢拿到海外去, 故此你也能夠留
意到, 為何留學生當中親近這類政策的人何來, 當他們就是這些利益
的受益者的后代時.
這些錢沒有經到工作的人和普羅大眾的手里, 但是社會的副作用卻是
他們承受, 包括公共交通的飽和, 擠迫, 物價上升, 住屋狹窄, 各種
實業的經營困難. 收買了香港的既得利益中堅, 背后卻有犧牲基層的
代價.
而上岸成功的人無法理解事情的變化, 他們的言論往往透露出他們對
現況的抽離, 比方說, 前陣子有人說「我認識個有為青年, 剛讀完書
就把自己的物業押了出去往廣西創業」, 原本說的人好像是勉勵年青
人, 但第一下就破了功, 一般的年青人何來物業可押?
然后最近又有退休高官, 說「為香港的年青人很痛心, 香港年青人應
該去大陸當公務員」, 這句我說給我在大陸的年青朋友聽, 全部都笑
爆嘴, 什么時候輪到你香港人來大陸當公務員?
可是他們活的世界是如此, 他們認為世界變激進是受到煽動或年青人
受到蠱惑, 而他們不會明白, 上次我帶大陸的朋友去香港購物, 向那
位大陸朋友(說粵語, 因此對方不知道他是大陸人)的店員, 是香港的
中年婦人.
香港的問題是源自沒有靈魂, 在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下, 每人都只需
要看到自己的部份, 就能安康生活, 擁有權力的人, 或者官僚, 也只
是這樣受英女皇保護的零件, 像瞎子摸象一樣, 只要聽從上面的指令
, 一切都會及應該變好. 而無法也不懂, 以香港作為一個整體的立場
去看問題.
當自己切身的問題解決了, 這世界就不應該有問題, 而所有被問題困
擾的人, 都只是激進, 欲求不滿, 或者被煽動的蠢人. 他不明白這些
人為何不滿, 因為他自己沒有不滿. 而他自己不滿, 不是因為社會沒
有毛病, 他們很可能沒想到, 「上了岸」的自己, 就是社會的毛病.
用共產黨的說法, 香港發生的情況, 是「階級斗爭」. 上了岸的階級
和沒上岸的階級的斗爭. 雖然看起來像是中港沖突, 不過站在我的立
場看, 這是香港人的內戰. 遷怒大陸人的一方, 是這種政策下的受害
者群, 而另一方, 也只是受益者, 或者更接近大陸人常說的那種「有
優越感的香港人」---他們對香港人也是有優越感, 對別人我想也
是一樣.
台灣各個新聞, 例如有人說房價是經濟領頭羊, 在我這個香港人看來
, 也是同一個套路.
沒有遠見的政策就是制造禍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