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boosh (大王椰)
2018-10-16 20:54:00※ 引述《nanlong (懶龍)》之銘言:
: 這篇讓我想起
: 早期台灣很強調政戰,扣除一些黨國的洗腦及不當手段外
: 內部來說在思想上及其他方面是蠻有效抵禦了老共的相關攻擊
: 甚至對中國老百姓有一定的心理反攻效果。
: 不過啊現台灣這方面是鬆防加上門戶大開,
: 更導致內賊跟外患勾結呼應還越來越囂張。
: 早期國共內戰老K最大敗因就在政戰。
: 故台灣不能賭自己是民主自由生活水平比對方高
: 就不防禦不反擊不作為,
: 一廂情願認定老百姓都是聰明有智慧會自己判斷選擇 ~
: 內部只要有 1% 被影響,加上自由開放
: 那禍害程度起碼是 10倍 起跳。
: ps: 政戰(政治作戰)定義:
: 「除直接以軍事或武力加諸敵人之戰鬥行為,皆謂之政治作戰。」
: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39415
: 後半段的分析值得參考
: "冷靜觀察造謠者行為模式:無中生有(或些微改變)文章焦點↓挑起讀者情緒↓阻礙
理?
: 討論的可能。理智一旦讓步,就隱藏了最該被討論的事物與國家,更豁免了特定對象的
道
: 德責任。進一步的,造謠者還將道德責任加諸於他人,企圖製造寒蟬效應。
: 這是非常精準的訊息操控,造謠者所展現的,是具體而微的「心理戰」—有計畫的傳達
訊
: 息,以影響訊息接收者的情緒、動機、客觀推論,最終改變其行為。
: 與各國一樣,台灣近幾年似乎處在一種以社群媒體為驅動緩慢、溫和的「類阿拉伯之春
」
: 狀態中,漸變的結果在一次次選舉日揭曉。大家若僅認知到粉絲、假新聞,可能太小看
心
: 理戰的威力了。
: 心理戰一點都不新,傳統的宣傳戰便是。但在網路、社群媒體與大數據幫助下,心理戰
更
: 加細緻、精準投放。民主失靈,年輕人期待救世主,更易落入心理學的「印記效應」(
: Imprinting),而被改變終生價值。"
這不就是老 k一直說的政治作戰
政戰講的就是政治覺悟
一個沒有政治邏輯的地方 是無法覺悟的
我舉例好了 前幾天跟我說啥台灣事務
私底下說就好了
你知不知道民主 就是言論自由
具體體現就是公聽會 然後一群有邏輯的
把問題攤開來講 然後根據邏輯跟證據
得出合適的結論
結果你叫我不要談 那跟老共玩的不是一樣
笑死人也 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以前老k講主義 民有民治民享
至少有一套政治邏輯
結果民進黨上台 天天自由民主 但無內涵
好歹搬出一套教科書讓覺青背背也好
明知道這些人不動腦的
背背至少有基本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