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央視前主持人籲「中國向世界道歉」 陸網友嗆:全世界華人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26 16:49:24
央視前主持人籲「中國向世界道歉」 陸網友嗆:全世界華人都被你侮辱了
https://www.storm.mg/article/2336152
許玲瑄 2020-02-26 16:03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刊出一則報導,標題直言「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引發歧視爭議,中共政府也以吊銷該報3名駐北京記者
的記者證予以抗議。對此,央視前主持人「阿丘」邱孟煌20日在微博發文,認為中國針對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應該向世界鞠躬致歉,不過貼文一出後立刻遭到網友「出征」圍剿
,批評邱孟煌「不止侮辱中國人,全世界華人都被你侮辱了!」、「我們都是受害者,誰
給我們道歉?」
邱孟煌於20日在微博發文表示,「此時,雖然東亞病夫的牌匾早已踢碎了1個多世紀了,
但我們可不可以說話語調稍溫和並帶些歉意,不慫也不豪橫地把口罩戴起來,向世界鞠個
躬,說聲:對不起,給你們添亂了?」。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爭議,邱孟煌隨後將文章刪除
,不過大批網友仍持續「出征」,湧入其他的文章,並上傳備份的貼文。
https://i.imgur.com/doupCdB.jpg
央視前主持人「阿丘」邱孟煌20日在微博發文,認為中國此時應該向世界鞠躬致歉,貼文
一出立刻遭網友「出征」批判。(截取自邱孟煌「阿丘」微博)
有網友大嗆,「要跪自己跪,你這條狗別代表我們」、「你不配做中國人」;也有網友悲
憤表示,「全國死去2000多人,7、8萬感染者,14億人居家隔離,每個人都是受害者,還
特麼向世界道歉,誰給我們道歉,我們普羅大眾做錯了什麼?」、「自己國難,為什麼要
給別人道歉?」、「我們是病毒受害者,不是製造者」。還有網友指出,「再提醒你一遍
,黑死病爆發於歐洲,愛滋病爆發於美國,伊波拉爆發於非洲,美國流感爆發於美國,您
這麼牛逼,請他們先給世界道歉好嗎」。
───────────────────────────────────────
張倫:國際學者為何積極參與致習近平聯署信?
https://reurl.cc/mdWDAj
作者:肖曼
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者在一封給習近平的公開信上簽名,敦促釋放許志永等其他被抓捕的維
權人士,並把言論自由還給中國人民。這封公開信是在2月22日由美國學者黎安友、林培
瑞和法國張倫教授發起的,目前已有百人簽名但仍在開放聯署當中。
我們就此採訪法國巴黎-塞爾吉大學的張倫教授:
法廣:請您介紹一下這封聯署信的簽名情況,
張倫教授:謝謝法廣,中國現在每天發生的疫情狀況讓我們非常揪心痛苦,這不僅是中國
普通民眾面臨的一場災難,由於病毒在全世界的蔓延,也可能成為一場世界性的公共衛生
危機,也會傷及其它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我們對此都表示高度關注。
在這個事件中發生了許志永先生和丁家喜等好幾位人權律師被逮捕,許志永先生是著名的
人權人士,同時也是一位法學家,此事引起許多學界朋友的關注。這不是說我們對中國每
天發生的其它對人權踐踏事件有所忽略,我們對此都知道,但為了更好地使人們的注意力
集中在一個能感知和有目標性質的事件上,我們共同起草了一個這樣的公開信,希望各國
學者能夠關心他們的同行,即許志永先生和人權律師和活動家,所以在這次簽名中有很多
法學教授,有些人可能也與許志永先生有過交往。
就這個事情,我們想強調兩點,第一是希望中國政府按照中國憲法規定和法律條款,尊重
許志永先生和丁家喜等人權活動家的言論自由。許志永先生前些天發表公開信,希望習近
平能夠負責,對(疫情)事態發展負責,能夠辭職。我想這可能會引起官方的很多憤怒吧
,這或許是抓捕他的重要原因。我們關注許志永先生,就是希望中共能夠尊重法律,尊重
許志永先生他們的言論自由權利。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這場疫情之所以能夠擴散,這和中共對言論的控制,對言論自由的
打壓有極大的關係。在公開信中也提到李文亮先生這一事例,因為這樣一些所謂“吹哨人
”,小範圍向公眾甚至家人朋友傳遞信息,都會受到警方的警告和訓誡,導致疫情如此擴
散的災難性後果。中國的言論自由不僅僅關係到許志永等學者,也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
生命和財產,自由和尊嚴。
在具體案例上,我們希望中共能釋放許志永先生等人,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中共能夠按照憲
法的規定,還言論自由給中國人民。希望中國長治久安,避免類似災難,這是我們參與這
次聯署的動因。
法廣:參與這次聯署活動的國際學者挺多的,來自亞洲,美洲,歐洲都有,這次中國人權
問題是否超出了中國的範圍,有一定的國際意義?
張倫教授:您說的非常對。這次全球的學者參與非常踴躍,甚至有印度的,越南的,拉美
的,美國的,歐洲的,大洋洲的都有,其中很多是著名學者,有些是過去不大參與這類活
動的。也有兩位著名的政治家,其中之一是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洛德。
這次中國疫情在全世界擴散,向全世界昭示了一個事實:就是我們過去關心中國的人權,
僅是與中國人的權利與尊嚴有關。出於一種人道的對普世價值的信念,有些學者過去有一
些關注。但這次就清晰地展示出:中國的人權狀況不僅是關係到中國人,關係到他們每個
人的生命財產自由,甚至是呼吸的權利,同時由於這些年中國的全球化,世界的高度整合
,越來越介入世界事務,中國的事情處理不好,不僅對中國是災難,甚至會是全球的和人
類的一個災難。
中國這些年經常講“人類共同體”,如果我們從正面理解,這當然是一個好事。但如果當
中國發生災難性問題和很糟糕的事情,它對世界的影響,搞不好也可能是災難性的。伊朗
,日本,韓國,意大利,都在爆發非常嚴重的疫情。當然這是病毒啦,但畢竟是從中國而
起,是因中國體制的,最高領導人決策的失誤造成了蔓延,引發了世界性的危機。那麼,
關心中國的人權狀況,就實際上不僅僅是關心中國,也是關心這個世界,甚至關心到每一
個國家,和這些學者所在國家人們的健康自由和尊嚴。我想這也是這次這些學者們出來參
與簽名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
以下是聯署信的中文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
獲悉中國公民活動家、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許志永先生近期在廣州被警察強行抓捕,我們深
感震驚。
就在早先幾天,即2020年2月6日,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吹哨人”之一的武漢醫生李文亮不
幸染病殉職。他在去世前,曾因最早發現疫情而小範圍提醒親友預防,即遭中國警察半夜
傳喚和訓誡,被勒令封口。言論自由的喪失導致中國預警機制廢棄,令新冠病毒如入無人
之境,肆意荼毒生靈,造成極其慘烈的次生災害。此次事件激起中國人民廣泛憤怒,呼籲
言論自由已是中國強烈民意。
值此關頭,許志永之被抓捕,於眾所周知的中國言論自由狀況無異雪上加霜。
我們知道,許志永對中國政府包括對您本人,有很多坦率的批評。但我們同時知道,您
2012年上任之初即強調要“依憲治國”,而中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
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
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許志永觀點、政見固然
不合中國官方標準,但都屬於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和批評建議的範疇,作為政府、作為國
家領導人,理應有尊重不同觀點和政見、接受批評哪怕是激烈批評的義務。動用國家強制
機器壓制批評、壓制言論自由,有違中國憲法,有損中國政府尊嚴和您本人的尊嚴。
謹此,我們不能不對許志永不幸被抓捕,包括此前“12·26”事件中其同仁丁家喜、戴振
亞、張忠順、李英俊被抓捕表示強烈關注,並敦請中國政府及您吸取李文亮事件教訓,立
即予以糾正,釋放許志永、丁家喜、戴振亞、張忠順、李英俊等無辜公民,並永遠杜絕此
等惡劣事件,把言論自由還給中國人民。
國際學者給習近平的公開信:把言論自由還給中國人民(開放聯署中)
2020年22p署G
1. Tomoko Ako, University of Tokyo 阿古智子, 東京大學教授
2. Geremie R Barmé,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白傑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榮
休教授
3. Robert Barnett,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倫敦ガD學院研究員
4. Jean-Philippe Béja, Institut de politique de Paris 白夏,巴黎政治大學教授
5. Joseph Bosco, The Hill Newspaper 《國會山報》專欄作家
6. Anthony W Bradley, Edinburgh University/Oxford University 愛丁堡大學榮休教
授/牛津大學訪問學者
7 . Anne-Marie Brady,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坎特伯雷大學教授
8. Jean-Pierre Cabesta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9. Kevin Carrico, Monash University 凱大熊,莫那什大學資深研究員
10 . Josephine Chiu-Duke, Professor,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1. Donald Clark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郭丹青,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12. Jerome A. Cohen, New York University 孔杰榮,紐約大學資深教授
13. Alison W. Conner,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教授
14. Michael C. Davis, Columbia University 戴大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5. Larry Diamond, Stanford University 戴雅門, 斯坦福大學教授
16. June Teufel Dreyer, University of Miami 金德芳,邁阿密大學教授
17. Michael S. Duke, Emeritus Professor,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杜邁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榮休教授
18. Marion Eggert, Ruhr University Bochum 梅綺雯,波鴻大學教授
19. Joseph W. Esheric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周錫瑞,加州大學圣
迭戈分校榮休教授
20. Feng Chongyi ,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馮崇義,悉尼科技大學教授
21. Antonia Finnan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爾本大學教授
22. Magnus Fiskesjo, Cornell University 馬思中,康奈爾大學副教授
23. Martin S. Flaherty,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24. Eli Friedman,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副教授
25. Edward Friedma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威斯康星大學榮休教授
26. Terence Hallida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
27. Andrew James Hard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安德馨,新加坡國立大
學教授
28. Nicholas Calvin Hows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郝密西根大學講
席講授
29. Victoria Hui,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許田波,聖母大學副教授
30. Katrin Kinzelbach, FAU Erlangen-Nürnberg 石小琳,紐倫堡大學教授
31. Thomas E. Kellogg,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郭湯姆,喬治城大學亞洲法
中鶡璆D任
32. Heinz Klug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威斯康星大學教授
33. Steven I. Levine, University of Montana 蒙塔納大學教授
34. Margaret K. Lewis, Seton Hall University 陸梅吉,塞頓霍爾大學教授
35. Perry Lin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林培瑞,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教授
36. Barrett L. McCormick,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Marquette University 馬凱特大學政治學教授
37. Andrew Nathan, University of Columbia 黎安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38. Mareike Ohlberg,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墨卡託中國研究所研究

39. Minxin Pei,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裴敏欣,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40. Eva Pils, King's College London 艾華,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
41. Pitman B. Pott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42. Heiner Roetz, Bochum University 羅德海, 波鴻大學教授
43. Wojciech Sadurski, University of Sydney / University of Warsaw 薩德沃,悉尼
大學/華沙大學教授
44. David Schak, Griffith University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榮休教授
45. Cheryl Saunder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桑雪麗,墨爾本大學教授
46. James Simpson,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教授
47. Mahendra P. Singh, National Law University, Delhi 辛默涵,印度德里國家法科
大學教授
48. Dorothy J. Soling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
49. Ken Suzuki, Meiji University 鈴木賢,明治大學教授
50. Teng Biao,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滕彪,紐約城市大學兼任教授
51. Edith Terry,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銢鴔牏j學兼
任教授
52. Glenn Tiffert, Hoover Institution 譚安, 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53. Rory Truex,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
54. Steve Tsang,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
55. Alex Wang, UCLA 王立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56. Jeremy Webber, University of Victoria 韋傑儒,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教授
57. Martin K. Whyte, John Zwaanstr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ology, Emeritu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懷默霆,哈佛大
學榮休教授
58. Andrea Worde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吳玉婷,霍普金斯大學兼任教授
59. Ming Xia, CUNY-Gradute Center 夏明, 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60. Stephen M. Young,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全球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61. Lun Zhang, Universitéde Cergy-Pontoise 張倫,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
2020年2 月 23 日 更新:
62. Patricia Adams, Probe International
63. Ellen Bahr, Librarian, Herrick Memorial Library, Alfred University 阿爾弗
雷德大學
64. David Brophy, University of Sydney 悉尼大學
65. Jie Cai, American University 蔡杰,美利堅大學講師
66. Yu-Jie Chen, Global Academic Fellow, Hong Kong University Faculty of Law
陳玉潔,香港大學研究員
67. Duncan Campbell,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新西蘭維多
利亞大學
68. Harriet Evans, Westminster University 艾樺,威敏寺大學教授
69. Andreas Fulda,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傅洛達,諾丁漢大學
0. Sharyn Graham Davies, Associate Professor,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w Zealand 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
71. Stephen J. Epstei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Asian Studi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
72. Ling Guan, Lecturer,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 United, New Zealand 新西蘭國
際太平洋學院
73. Marie Holzman, Solidarité Chine 侯芷明,中國團結協會主席,巴黎第七大學退
休漢學家
74. Pauline Keating 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
75. Paul Levine, Professor Emeritus, Copenhagen University 哥本哈根大學榮休教

76. Winston Lord, former US Ambassador to China 溫斯頓·洛德,美國前駐華大使
77. Paola Padern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Naples “L'Orientale”, Italy 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副教授
78. Robert Reginio, Alfred University 阿爾弗雷德大學教授
79. Sue Trevaskes,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格里菲斯大學教授
80. Paola Voci, University of Otago 齊娜,奧塔哥大學副教授
81. Chaohua Wang, Ph.D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UCLA,
Independent Scholar 王超華,獨立學者
82. Robert D. Williams,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講師
83. Jason Young,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楊杰生,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
亞大學副教授
2020 年2 月 24 日 更新:
84. Scott Waldron, Senior Lecturer,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澳
大利亞昆士蘭大學
85. Koen Wellens, University of Oslo 奧斯陸大學副教授
86. Martin Hála,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布拉格查理大學
87. Mendo Castro Henriques, Universidade Católica Portuguesa 葡萄牙天主教大學
88. Robert Benewick, Emeritus Professor of Politics, 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國
薩塞克斯大學
89. Terry Weidner, University of Montana 蒙塔納大學教授
90. Bienvenido Macario, MEG Macario Foundation, Managing Director
91. Jessica C. Teets, Associate Professor,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Middlebury College 趙娜,明德學院政治學副教授
92. Malcolm McKinnon,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新西蘭維
多利亞大學
93. Mark Zupan, president and economics professor, Alfred University 阿爾弗雷
德大學校長,經濟學教授
94. Pat LaCourse, Alfred University 阿爾弗雷德大學
95. Mark Sidel, Doyle-Bascom Professor of Law and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辛大學法律與公共事務教授
96. Michael W. Dowdle ,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aculty of Law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副教授
97. Andre Laliberte, Professor, School of politic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政治學教授
98. Nguyen Quang A, Civil Society Forum, Hanoi, Vietnam 越南公民社會論壇
99. Dao Tien Thi, Master of Art, Viet Nam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Viet
Nam 越南教育出版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