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經濟「半世紀來最慘」,為何不大撒幣紓困?《經濟學人》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4-20 11:57:09
中國經濟「半世紀來最慘」,為何不大撒幣紓困?《經濟學人》:向毛澤東學習持久戰
https://www.storm.mg/article/2538292
參考: https://reurl.cc/0o1X1k
鍾巧庭 2020-04-20 10:00
┌─────────────────────────────────────┐
│ 「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傾刻之間降臨中國與整個世界,但它留下的陰影, │
│ 還需要更長時間才會消失。」 │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 │
└─────────────────────────────────────┘
去年12月爆發的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直到今年4月初才暫告平息。但當
中國各地漸次解封復工,亟欲在國際舞台擦亮「抗疫有成」的大國招牌,疫情帶來的陰霾
仍如影隨形,甚至延緩北京當局「重啟」經濟的腳步。
在全國大封鎖、生產活動停擺的衝擊下,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
毛額(GDP),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挫6.8%,被視為1976年文革落幕後的最差表現,也是
1992年中國發表GDP季度數據以來,首度出現負成長,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下降近
16%。
大規模刺激計劃 多國激進中國保守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若這樣的經濟數據發生在過往,中國政府必定會
祭出結合「大規模基礎建設支出、刺激消費、放鬆房市管制」等要素的刺激經濟政策,但
截至目前為止,當局都尚未動用前述手段。
而在肺炎疫情之下,美、日、英等國陸續宣布鉅額刺激計劃挽救經濟,相較之下,中國的
反應顯得保守許多。舉例來說,日本的緊急經濟對策規模達108兆日元(約合新台幣30兆
元),相當於GDP的20%,財政支出約等同10%GDP。中國不但未如各國發布特別方案,「
大雜燴式」的政策合計可能僅達GDP的3%。
《經濟學人》指出,相較於歐美國家必須撥出數千億美元預算,作為企業紓困貸款或擔保
之用,中國在這些層面擁有制度上的「天然優勢」——高達8成的貸款資金流向國有企業
,形同享有國家的隱性擔保,企業也能獲國銀支持挹注,從而降低財務影響。
https://i.imgur.com/FcmhHpv.jpg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經濟復甦急不得 為持久戰做準備
但除了制度優勢及國家愈發沈重的債務負擔外,中國保持審慎態度的最重要因素在於——
現在開始全面推動經濟復甦仍為時過早。中國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近日撰文指出
,武漢肺炎疫情充滿未知數,意味著當前的經濟政策必定是錯誤的,延遲經濟反彈的風險
,總好過操之過急疫情捲土重來。
分析機構「CEBM」的經濟學家鍾正生則認為,當全球供應鏈恢復運作時,再實施刺激措施
亦為時不晚,更會比超前起跑收到更多效果,著名經濟學者余永定更直言:「直到大流行
疫情獲得控制前,首要目標都是生存下來。」
疫情復發的不確定性,影響常民生活各個層面,甚至包括是否要上館子用餐,也成為中國
經濟的日常壓力測試——為了鼓勵民眾恢復消費,江蘇省南京市政府3月份以抽籤方式發
放總額3.18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的消費券,分為餐飲、體育、圖書、資訊等4類,盼
能藉此帶動消費復甦。
但與此同時,南京市各處都能見到政府張貼的告示,呼籲民眾避免群聚、待在通風良好的
空間。當地一棟九層樓高的大型商場「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坐擁多不勝數的商店與餐廳
,甚至還有一座室內動物園,如今也得嘗試在戶外擺攤販售食物。
金鷹國際購物中心的主管指出,儘管商場動用促銷、送贈品等宣傳手段,但吸引顧客回籠
消費的效果有限,業績仍較平時縮水2成,「我們必須為『持久戰』做好準備。」
《論持久戰》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1938年出版的演講集,也為中國人民所熟悉,《經濟學
人》指出,保持耐心、一小步一小步地殲滅敵人的持久戰概念,恰巧也能用來詮釋中國政
府重振經濟的取徑——這將是場漫長而艱鉅的戰鬥,無法快速取得勝利。
https://i.imgur.com/KDMcL2h.jpg
武漢肺炎重挫中國經濟(A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