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聲浪四起》中共試圖讓「國族熱」退燒 《南華早報》:中國仍想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23024
簡恒宇 2020-05-11 14:33
https://i.imgur.com/7fBpLa2.jpg
解放軍。(美聯社)
中共中央黨校旗下《學習時報》5月初刊登文章〈清朝是如何統一台灣的〉,把清朝統一
台灣的模式作為日後中國統一台灣的樣本,提到康熙認定「主撫而不言武」不可取,但也
指出清朝當時面臨「信心和決心問題」,似乎是呼應中國空軍少將喬良日前說法,即現在
不是對台灣出兵的時機,《南華早報》10日報導引述消息稱,中國仍希望和平解決問題。
解放軍少將:復興大業最重要
《南華早報》表示,儘管中國從未放棄武力統一台灣,但面對近來武統聲音高漲,中國內
部似乎想要讓「國族熱」(nationalist fever)退燒,其中現任中國國防大學教授的喬
良,4日才在美國非營利組織「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下轄計畫「中美印象」
(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刊登文章,直言當下並非武統台灣的最佳時機,7日
再撰文稱,現在武統只會欲速則不達。
喬良寫道,不統一台灣就無法完成中國復興大業,因此要做就必須果斷出手,「畢全功於
一役,志在必得,但如眼下收台,可能欲速不達......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台灣問題
並非陸台兩家的內部事務,美國擺明要插手且有此實力」。他認為,等到中國在經濟和軍
事能與美國抗衡時,才會是統一台灣的時機,因此解決台灣問題的先決條件,就是先解決
中美實力對比。
清朝統一台灣靜待最佳時機
另外,《學習時報》4日也刊登中國歷史學家鄧濤的5000字文章〈清朝是如何統一台灣的
〉,開頭就說「清政府之所以能順利統一台灣,在於順應歷史大勢,展現國家統一不容置
疑的決心與力量」,並稱清朝在順治時就想統一台灣,但受制於內外局勢,暫無能力執行
,而康熙的統一策略並非純粹的武統,而是優先招撫,但也認同「主撫而不言武」不可取
。
文章亦稱,水師提督施琅深知「攻心向上」策略,「在主張武統台灣的同時,還提倡爭取
台灣民心,減少清軍統一台灣的障礙,降低雙方的戰爭傷亡」,並提到清朝當時不打算直
接進攻台灣本島,而是先拿下澎湖,以戰逼統,而作為清朝武統台灣的最佳時機,則是當
時台灣經歷三藩之亂,內部陷入困境,更在鄭經過世後內鬥加劇。
照著既定步調走 維持台灣穩定成要務
文章最後提到:「清朝統一台灣時,恩威並施、剿撫並用,善用人才,積極爭取台灣民心
,使得以較小代價實現對台灣的快速統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兩岸關係講師李氣虹(
Lee Chih-horng)告訴《南華早報》,鄧濤和喬良的文章均指出,中共想要照自訂的時間
表統一台灣,「隨著武統聲浪在社群平台竄起,且都太情緒化,領導高層認知到,必須冷
卻國族熱」。
李氣虹說:「如喬良所言,北京當局認知到還不是時候武統台灣,但(中國)國家主席習
近平最終會提出解決方案。」《南華早報》引述消息稱,中國想要和平解決,「維持台灣
在統一前後穩定繁榮,依然是優先事項」。另外,中國國防大學軍事教官房兵大校2018年
曾告訴中國央視,中國統一台灣進程既不會在中國國民黨掌權時放慢步驟,也不會在民主
進步黨執政時加快腳步。
附註:
統一台灣後的策略
澎湖之戰後,施琅駐紮澎湖期間,嚴格約束軍隊紀律,清軍紀律嚴明、並不擾民,「王者
之師」形象深入人心。同時,台灣的鄭氏政權,雖然曾武力抗拒統一,但澎湖之戰後他們
能夠順應歷史大勢而歸附清朝,使得雙方避免了更多死傷,所以清政府對他們採取了寬容
政策,甚至對於部分投降官員,給予信任而加以重用。此外,清政府統一台灣之後,通過
採取輕徭薄賦、穩定台灣人民生產、生活秩序等方式,實現了統一之後台灣地區的穩定和
安寧。
在施琅率軍正式進入台灣本島之前,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施琅向台灣兵民發布了「安撫輸
誠示」,提到:「軍紀素嚴,秋毫無犯……本提督言出金石,決不爾負。」施琅進入台灣
後,踐行了他的承諾。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在「諭台灣安民生示」中提到,此次清軍
入台,所有糧餉皆取自福建等內地,不用台灣百姓供應,只有日常食用的蔬菜需在台灣本
地採購,但「照依民價無虧,斷不許借稱官辦應用、一絲一毫侵取民間」。施琅還禁止台
灣百姓為清軍犒軍,「誠恐鄉社保甲沿襲故套,各自派辦勞軍之費,致擾民生」,併申明
如有地方官員敢籌辦犒軍,將嚴懲不貸。此外,施琅還規定:「官兵不許佔住民居,弁目
不許包贌鄉社……糖蔗民間物業,嚴禁兵丁混折。」確保了軍隊不擾民,與民相安,贏得
了民心。
澎湖之戰後,清軍兵不血刃地進入台灣。算上招撫時間,清政府共計耗時兩個月便統一了
台灣。這一局面的實現,除採取了正確的軍事和政治策略外,也同鄭氏政權當權者能順應
形勢、歸附清朝有關。鄭克塽、劉國軒、馮錫範等人沒有選擇在台灣本島負隅頑抗,避免
了更多的戰爭和犧牲,如劉國軒「決意傾心,以生死聽命於朝廷,免貽害生靈」。也因此
,清政府在統一台灣之後,對鄭氏政權官兵採取了優容的政策。清政府一方面命鄭氏家族
和鄭氏政權的權臣遷徙到北京,使他們安居;另一方面對於鄭氏政權四萬多普通士兵,施
琅建議讓他們願入伍或歸農,都各聽其便。此外,對逃至台灣的明朝朱姓宗室人員,清政
府也予以了安置,讓他們在附近各省安插墾荒。此後,清政府授鄭克塽公爵,授劉國軒、
馮錫范伯爵,而力主降清的劉國軒「更叨天津總兵之任」,成為一方大員,可見清政府對
他們的信任和寬容。
戰後善後之策,重在安民和休養生息。早在清軍攻克澎湖之時,施琅便出告示,規定澎湖
地區百姓「蠲三年徭稅、差役」,以恢復澎湖經濟。施琅率領的清軍入台之後,「其各鄉
社百姓以及土番,壼漿迎師,接踵而至」,之後,施琅賜給他們衣帽、布匹等物,台灣漢
人和少數民族「咸皆欣歡踴躍」。此後,施琅規定:「樵蘇採捕,載運米穀蔬菜,出入港
澳,均聽民便。」確保了台灣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此外,清政府還免除了台灣地區的
正賦和雜餉,有助於戰後民生的改善。統一台灣之後,清政府在台灣設府、設縣,並設一
萬綠營兵駐防颱灣本島和澎湖,標誌著清政府在台灣行政和軍事管理的體制化。在清政府
的治理下,台灣地區經濟繼續發展、民生繼續改善,即如乾隆、嘉慶時人所評價:「台灣
雄峙東海,橫亙千餘里,土田膏腴,家多殷實。」可見彼時台灣地區已為清朝的富庶之區
。到光緒朝日本侵占台灣之前,「台灣銀米尚不缺。且多富戶豪民」。
清朝統一台灣既是出於歷史原因,也是源於現實需要,避免了台灣被進一步割據化,也換
來了清代中國東南地區的安全穩定。同時,清前期國力強大、君臣團結以及台灣地區的內
耗為統一台灣創造了條件和契機。清政府在統一台灣時,恩威並施、剿撫並用,善用人才
,積極爭取台灣民心,使得以較小代價實現了對台灣的快速統一。此外,清政府還十分重
視統一台灣之後的善後工作,實現了駐軍同台灣民眾的和諧相處,妥善安置了台灣鄭氏政
權的投降勢力,促進了台灣地區生產、生活秩序的較快恢復,為此後台灣地區的持續發展
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