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李真有鬥? 爭場是"地攤"
https://is.gd/ngo35E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大力提倡“地攤經濟”,推出鼓勵失業人士做小販謀生的政策還
不足1周,昨日突然傳出遭中宣部下令封殺,不但媒體被要求全網查刪有關“地攤經濟”
的報道,就連中央文明辦有關“地攤經濟”的正式文件亦被作廢刪除。蘋果日報引述有指
,中央突然要“地攤經濟”降溫,不但因面子、經濟因素,還有權鬥。
據蘋果日報今天報道稱,習李鬥白熱化,李克強推“地攤經濟”遭中宣部禁宣傳,首都北
京向習表忠:擺攤違法。
消息說,李克強早前到山東煙台考察,提出“地攤經濟”,沒想到剛掀起熱潮就被中宣部
下令“降溫”。該報道稱,多位學者與專家對《蘋果》均表示,事件反映“習李鬥”白熱
化,李克強以鼓勵經濟民粹主義的發展,來對抗習近平的政治民粹主義,無奈國務院孤立
無援,最後被趕絕“收攤”。
該報道引據自由亞洲電台消息,中宣部是於周四晚下達禁令,嚴禁媒體再在報道中使用“
地攤經濟”一詞,原因是覺得“地攤經濟”一詞有損政府的面子。這如同一盤冷水,潑向
近日被內地媒體不斷吹噓的“地攤經濟”熱潮。
報道引述官媒新華社內部一名姓黃的工作人員表示,自周一(1日)李克強到山東煙台考
察期間指“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的講話曝光後,“地攤經濟”一
詞開始走紅,安徽合肥市城管局還公開發文,組織大批城管分局負責人去南京學習“地攤
經濟”管理。但到周四晚,有關地攤經濟的風向突變。中央級的官媒高層紛紛接到中宣部
網信辦的禁令,各家媒體均在查刪早前就宣傳“地攤經濟”的報道,就連中央文明辦也收
回了相應的文件。
網絡媒體從業者張棟偉,昨日亦在微博發文稱:“(中央)最新口徑下來了,不得提‘地
攤經濟’。”現時,三大官媒,包括新華社、央視以及《人民日報》,這兩天已無再用“
地攤經濟”一詞。
據該報道,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央除了要令媒體對“地攤經濟”宣傳極速降溫外,竟
還開始出手,打壓小販隨街擺檔的活動。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微博客戶端,
今日就以“權威發布”的方式,指北京城管執法部門,“將依法嚴格查處佔道擺攤設點的
違法行為”,理由是“市民(對小販佔道擺攤)反映(應)強烈”。報道又引述“市有關
部門負責人”強調,北京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游商滿街”不利樹立首都
和國家良好形象。至於網傳北京即將發布的“地攤地圖”,亦屬謠言。
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蘋果》訪問時指出,這次中央突然要“地攤經濟”急降溫,
背後涉及“習李鬥”。特別是武漢肺炎疫情相對穩定後,兩人對如何恢復經濟有些分歧,
習期望儘快恢復經濟生產活動,而李則認為要保民生保就業,雖然兩人的施政重點有少許
不同,但致力令社會穩定的目標其實是一致。不過,習近平對李克強一向有所忌憚,長期
刻意將對方的權力架空,不讓他有任何爭取民意或人心的機會,或借推動相關政策戴上政
治光環。而李克強也不是吃素的,過去亦一直“負隅頑抗”,這次先披露全國6億人月收
入僅一千元人民幣,接着大力推動“地攤經濟”,期望爭取民意來自保。
劉銳紹表示,所謂地攤經濟根本在內地一直存在,這是民間的活動,中央也管不了,予以
打壓只會引發民憤,甚至變成動亂之源。事件的關鍵其實是習近平的心魔,現時根本沒有
人能夠挑戰他的地位,但他仍不放心,要將李克強視為想像中的“政敵”,把他的個人影
響力完全排除,預計2022年下半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習近平出任第三屆國家主席,李克
強絕對沒可能跟他再“冧莊”,必定被踢出局。
“這實際上是中央對加強經濟控制,還是要放鬆經濟、給予人們經濟自由這個問題,在瘟
疫之後的大爆發”。內地獨立政治學者吳強接受《蘋果》電話專訪時指出,李克強上任至
今一直推動經濟自由,減少許可證審批、鬆綁市場等,但中央、習近平對經濟的控制一直
在插手加強,“這兩者一直相互矛盾,在過去8年嚴重、對立、激烈,在地攤上最終爆發
出來”。
吳強指,李在全國兩會閉幕的總理記者會上指,揭露中國6億人月收入僅一千元人民幣,
“實際上也在解構習過去八年的扶貧政策的失敗”,透過表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存在、瘟
疫造成潛在嚴重的大規模失業,然後以鼓勵地攤經濟、鼓勵經濟民粹主義的發展,來對抗
習近平的政治上的民粹主義,“背後也暴露了國務院處於孤立的狀態”。吳強又稱,地攤
經濟、6億人月均收入低,近日都引發內地大眾的同情與共鳴。而官方在一夜之間降溫地
攤經濟,改稱“夜經濟”,實際上是在淡化。“尤其是北京方面更不提,只是以加強市容
為出發點,把夜經濟作為補充性的東西”。
獨立經濟學者胡星鬥表示,地攤經濟實際上是最原始、最落後的市場經濟,給人感覺是倒
退、回到改革開放40年前,“所以現在存在爭論,甚至迅速降溫也是正常的”。但他認為
地攤經濟發達國家也有,並非不能做,但必須納入法治規範之內,需要規範、出台相關的
規定,不能像某些人所說“地攤經濟讓地溝油更有銷量了”。
據蘋果日報說有分析指,這次北京突封殺“地攤經濟”,不但有面子的因素,還有經濟的
因素。因為各地紛紛力推地攤經濟,導致那些投入鉅資購買鋪面的商人損失慘重,大量店
面經營者無力和低成本的地攤競爭,或會直接波及各商場和購物中心,並可能波及金融系
統。
不過,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對《蘋果》指出,小販地攤與商店或
購物中心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小販地攤商品的確是“鬥平”,卻沒有商店所提供舒適
的購物環境、額外服務、以及商品的品質保證。因此,很難說地攤經濟會削弱,甚至嚴重
打擊商店或購物中心的零售生意。據袁偉基又指,“地攤經濟”其實具有一定的柔韌性,
可解決失業問題,讓民眾能夠自行找到謀生出路,並同時讓經濟繼續運轉,讓市場需求來
作決定社會中的經濟活動。特別是武漢肺炎疫情讓全球經濟元氣大傷,中國不可能再靠出
口來推動經濟,惟有倚靠內需,在這段經濟轉型的時間裡,地攤經濟作為短暫緩衝的經濟
政策,確實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