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疫後的中國經濟是穩步復甦,還是畸形發展?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27 11:47:34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unsustainable-recovery/5598890.html
2020年9月27日01:44 蕭洵
華盛頓—
從中國官方近日發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已經從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下強勁復甦
。但是,一些經濟學家指出,這些數據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勢不可擋,實際上反映出
的是中國經濟的畸形和脆弱的複蘇。在北京「內循環」大戲拉開帷幕之際,這樣的供給側
復甦確是在唱著反調。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8月份統計數據時,也向外界傳遞出這樣的訊息:在習近平為
核心的中共領導下,面對疫情和汛情雙重壓力,經濟運行持續穩定復甦。
官方:經濟運行持續穩定復甦
這樣的語調看起來有著官方數據的支持: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
長5.6%;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收窄,8月環比增長4.18%;貿易順差高達4166億元,增幅
19.3%;而消費數據也相當引人矚目,雖然今年1月到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8.6%,但8月已經由負轉正,同比增長了0.5%。
儘管沒有明確提及外部壓力,8月的官方數據對於面臨外部重壓的中共當局顯然是正能量
——中國成為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全球主要經濟體。
但是,北京的正能量往往會催生外界的疑問。首當其衝的是經濟數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存
在水分甚至得到高層官員的證實。儘管近年來經濟統計數據質量得以改進,但仍有許多經
濟研究機構以異於中國官方的指標對中國經濟的運行進行獨立判斷。
中國官方發布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時,外界一方面對中國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嚴重程度感
到震驚,同時也對當局承認經濟收縮6.8%感到驚訝。二季度官方數據顯示經濟強力回彈,
同比增長3.2%。一些分析認為,中國經濟以年增長計,可望在第三季度達到超過5%的增幅。
章家敦:官方捏造經濟數據
從一季度收縮6.8%到二季度增長3.2,有觀察者對官方數據提出疑問。章家敦(Gordon
Chang)著有《中國即將崩潰》。他認為中國官方奇蹟般的6月數據令人生疑。他認為,北
京方面為避免第二季度繼續收縮而捏造了數據,因為那樣可以避免連續兩個季度經濟收縮
而成為技術上的衰退。
章家敦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所以,我們應該會有一些這樣的擔心。照我的想法是
6月份數據會有起色,但不至於到北京宣稱的那種程度。所以我認為他們其實是營造出了
一個複蘇,至少在數字上是那樣,為的是避免出現技術上的衰退。」
獨立經濟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近期對遍及中國所有省市34個產業門
類的3,300家國有和民營企業所做的一項調查,揭示出中國經濟兩個截然不同層面的複蘇
:以上海、北京和廣東為中心的三個區域的「企業精英」(the corporate elite)的產
出,在第三季度將好於第二季度,因而呈現出的是加速中的經濟;而對於大多數地區的大
多數企業,復甦的步伐是乏力的,尤其是地處偏遠的西藏、甘肅、青海和新疆,第三季度
產出比二季度反而更糟糕。
該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南華早報說,對於那些企業精英,即大
公司和那些位於三個沿海地區的企業,經濟是在加速中的,是北京希望呈現的複蘇,也是
大多數外國觀察者能看到的複蘇。
相對於上述調查顯示出的區域間復甦的差異,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則依靠該
機構編制的中國經濟活動替代指標(China Activities Proxy)衡量經濟增速。他們避免
依賴官方的GDP數據,以及最受關注的工業增加值和零售銷售額等數據,通過收集一些低
調、不具政治敏感性,也不太會被操弄的數據,包括貨運、海港集裝箱運輸、建築機械銷
售、乘客運輸、房地產和汽車銷量,以及服務業電力消耗量等。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恢復疫前增速
凱投宏觀的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在最近發出的中國經濟活動分析中寫道,該機構預計,在經過7月放緩後,中國復甦8月份
重啟勢頭,增速以年率計從3.9%升至4.8%,這意味著因疫情放緩的經濟增速已經全面得以
扭轉,增速略高於疫前水平。
該機構預計,儘管服務業仍然復甦羸弱,中國經濟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將會有更大範圍的
複蘇。
凱投宏觀的首席經濟學家尼爾·謝爾林(Neil Shearing)在通過電郵發出的一份分析中
寫道,對於中國經濟數據的疑問尤其合理原因。他說,該機構的替代指標顯示,在2012年
到2019年,中國官方的GDP數據不但不合情理的穩定,還往往誇大增長步伐。但是,他認
為中國官方今年發布的數據,看上去還算站得住腳,反映出中國經濟相較其他經濟表現要
更好。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麥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在其刊載於金融時報的一篇分析
中,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數據質量上,而是要外界看到,那些看上去很靚麗的數據並不意
味著中國疫後的複蘇是堅實並可持續的。
佩蒂斯:畸形和脆弱的疫後復甦
佩蒂斯指出,事實上,官方數據表明,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複蘇是畸形和脆弱的。
佩蒂斯看到,疫前中國零售增長速度略快於工業增加值增速,顯示中國經濟處於急需的再
平衡過程中,儘管步伐緩慢;但這種關係在2020年卻發生了逆轉,工業增加值增速已遠超
零售增速,對過去2、3年取得的有限度再平衡形成威脅。
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不是供給側受到抑制,即便北京當局也在過去10年裡公開承認,真正
受到製約的是需求側,尤其是內需,以及消費帶動的私營部門投資。
自世紀之交以來,中國的生產總量已經超過其可持續管理的水平。這迫使經濟產生巨額貿
易順差,或以過高的公共部門基礎設施支出來消化供需間的差距。
不可持續的供給側復甦
佩蒂斯指出,中國的經濟復甦需要的是以需求上的複蘇拉動供給側復甦,但事實上,北京
大力推動的是供給側,因為它必須盡快降低失業率,因而它是在以推動供給側拉動需求。
而這樣將會導致可持續需求和總供給間的差距加大,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快速提高中國貿易順差,那樣將會導致外部復甦乏力,迫使外國承負更多債務;另一
個辦法則是加快公共部門投資增長,但因其中大多已經不再具有生產效率,只能加大中國
的債務負擔。
而當前的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出的正是這番景象:固定資產投資升高是靠增長更快的公共部
門投資所帶動,中國貿易順差已經驟增到其GDP的4%到5%。佩蒂斯認為,中國的「復甦」
是北京當局長期所承認的問題的惡化,或換句話說,是一個急需擴大內需的經濟體的「供
給側」復甦。
與中國「供給側」(supply side)復甦不同,美國在應對危機時,對家庭提供了很多的
幫助。佩蒂斯指出,沒有實質性的經濟轉型,不可能有可持續的複蘇。他認為,北京當局
需要迅速對國內收入進行重新分配,但這樣做在政治上幾乎行不通。
榮大聶:政府乾預下的脆弱復甦
紐約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創建合夥人榮大聶(Daniel Rosen)近日
在一個美中直接投資狀況更新報告的視頻發布會上談到中國復甦時說:「我們所看到的復
甦有些脆弱。它並不是某種可持續的改革計劃的結果,而實際上完全相反,政府在危機期
間重新介入並控制經濟活動。」
榮大聶認為,北京當局對經濟的干預將無助於中國實現其需要達到的中期目標。
中共在今年夏天展示了一個以國內大循環為重心,通過推動改革擴大內需的「雙循環」經
濟發展策略。但習近平持續強化國有企業,並對民營企業加強政治管控,很難令人相信這
個將中共利益置於一切之上的領導人有推動改革的真正意願。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林和立(Willy Lam)認為,習近平之所以開始強調
內需、國內製造和國內經濟發展,是在一旦發生美中經濟脫鉤時有所應對。
林和立對美國之音說:「這也是(中共)黨對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都在加強控制的一個原
因。」
林和立說,中共對國有企業作出巨大的投入,國企已經成為經濟支柱,許多私營業主擔心
,從今以後,他們只能在國家控制和擁有的企業之後扮演次要角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