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朱新民:特朗普來臺會引戰 戰場就在臺灣

作者: AAAB   2020-10-17 12:06:55
距離美國11月3日大選,只剩下10多天,特朗普選前還會持續打「臺灣牌」嗎?國立政治
大學外交系教授朱新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不了解美方會做到什麼程度,但蔡英文總統
應認識到美國這次選舉過程中,對於臺灣因素操作過頭,甚至失控,反而可能犧牲臺灣利
益。如果選前特朗普真的要旋風訪臺,有可能臺灣就會是戰場,美國願意站在第一線嗎?
臺灣不應是特朗普說要來就讓他來,那美國要幫我們打仗嗎?特朗普來是導引戰爭,臺灣
人民受到傷亡跟損失。
朱新民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博士、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曾任兩屆國大代表、兩岸交流
遠景基金會大陸所所長、曾任韓國瑜2020大選的國政顧問團成員;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
系教授、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臺灣治理協會副理事長。
朱新民表示,對於美國的壓力或利益,蔡英文總統應該思考後再做選擇,不可全盤接受。
就算特朗普現在說要臺美建交,那也要有時間運作,不是馬上就能建交。當美國一再操作
臺灣因素,臺灣方面要表達自己的論述,不是誰的利益、幫忙都接受,而中國大陸方面需
要有戰略定力跟耐心,因為這有可能是美國的陷阱,大陸不要掉入美國選舉設下的臺海陷
阱,必須保持高度冷靜、理性。
至於特朗普、蓬佩奧可能在美大選前訪臺嗎?他表示,處理緊急事件要謀定而後動,臺灣
要思考假設特朗普真的來了,對於臺灣有什麼保障?美軍會跟著來嗎?要問美國要不要站
到最前線,「要不要承擔臺灣若發生戰爭的損失,因為有可能臺灣是戰場」,「美國會站
在第一線嗎?要先問美國這一些問題」,「不然特朗普來幹嘛」。他說,特朗普如果來一
趟臺灣,又沒選上,那來臺灣幹嘛,臺灣也不是說特朗普要來就讓他來,那美國要幫我們
打仗嗎?特朗普來是導引戰爭,臺灣人民受到傷亡跟損失,這方面美方要先說清楚。這種
情況下,美國強壓的事情不能都要接受,要有所選擇跟放棄,也呼籲大陸不要一開始就過
激反應。
朱新民也表示,應該全面性針對蔡英文總統雙十演說內容進行分析,不能只看到某些角度
、應通盤觀察,蔡英文總統對於大陸調子放軟,蔡是希望兩岸關係穩定和平的角度發展。
他指出,蔡英文總統雙十演說提到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聯合國的視訊演說公開內容:
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蔡演講去引述大陸領導人講話,這已經顯示
出蔡對於習言論重視跟觀點的肯定,這一點兩岸學者解讀時都沒有特別強調。
朱新民說,如果特朗普在白宮或是重要場合提到蔡英文總統講話,還給予肯定,那會引起
多大重視,但蔡雙十演講也是重要場合,並且在兩岸緊張情況下有這樣的勇氣引述,其實
是相當程度的善意,是對大陸遞出橄欖枝。他也強調,蔡英文總統其實已經認知到兩岸關
係非常緊張,現在著眼的是建構兩岸和平生存之道,強調和平價值穩定之外,也期待兩岸
共同努力實現兩岸和平。這段期間兩岸關係走偏又走遠,兩岸關係應該回到兩岸雙方手上
,兩岸共同的話語權應擺在兩岸當局或是兩岸社會中,但這一年來,外來勢力、美國因素
,變成兩岸關係是美國在說話,這是兩岸關係偏差失衡。
他表示,蔡英文總統雙十說話也很深意涵,蔡認為兩岸關係主導權、話語權,脫離兩岸當
局,由境外主導、美國主導並非健康、平衡,蔡希望兩岸關係走回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
朱新民指出,蔡英文總統雙十演說是想對兩岸關係走向有一個轉折,沒有特別談一國兩制
跟人權、香港等針對性議題,也沒有提到加入美國圍堵同盟,蔡政府保持一定程度冷靜,
對大陸是一定程度的善意,才能讓美中臺失衡狀態導正回來,
朱新民說,但觀察大陸回應,顯然對於蔡英文總統還是不信任、不接受的態度,但這也算
是正常反應。過去我們對大陸政策觀點、看法與作法,都聽其言、觀其行,目前呼籲不管
大陸或是臺灣可能在具體行動上、實際作法上,展現出具體善意,提出可降溫、和解的行
動出來。他表示,臺美關係提昇是大陸最不放心,但是相當程度是美國主動或是操縱臺灣
也好,都是考量美國自身國家利益,可以說是特朗普個人選舉利益下的作為。臺灣也沒有
全盤接受,蔡英文總統長期接觸兩岸關係,有分寸跟底線,前不久大家感覺到臺美關係升
高,像是要臺美建交的氛圍,但蔡看到升高的危機,可能會有危險,外交部長吳釗燮才會
有這樣的說法。
朱新民說,對於吳釗燮說法雖然錯愕,但是這代表蔡英文總統不願看到臺美關係,升溫到
脫離自己可以操控範圍,隨之而來的風險太高,危機可能也會跟著來,才會有降溫的作法
。由外交部長自己出來否認臺美關係升溫,這是很罕見的。
他指出,大陸對蔡英文總統有批評,可以理解他們立場,但是大陸也要理解蔡英文總統的
作法,這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他強調,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和平也不是一個演說就能定
案,當前應該有一些事情可以運用。
他表示,大陸之前舉行的海峽論壇是民間社會文化交流活動,臺灣不宜無限上綱到統戰,
讓民眾產生畏懼;但大陸最近不斷宣示臺諜案,某種程度鞏固大陸內部心防,但對於臺灣
民眾也產生寒蟬效應,兩邊把交流的正當性破壞,但這兩件事情也算是兩邊扯平了。蔡英
文總統是否可以在適當場合宣示,兩岸民間交流是必要的。蔡政府應告訴大家,兩岸經貿
還是相容,由相關單位說明兩岸民間社會、經貿互動還是必要,這對於當前兩岸官方高層
沒有開啟前,先從民間交流社會做起是很重要。雙方要表達善意從民間先和解。
朱新民也說,因為海峽論壇、大陸掀起臺諜案等,以前學界是最正常的交流,以後大家都
不敢去,雙方必須要度過這樣的尷尬時間,雙方要更加裡性。眼前要先度過11月3日美國
大選,避免美國因素的干擾,造成兩岸擦槍走火的風險。
朱新民舉例說,兩岸疫情掌控良好,這也是一個契機,大陸這段時間十一長假,人員大量
活動,臺灣方面也有兩次連假,人員頻繁活動,如果雙方假期都沒有造成疫情再度擴散,
那表示兩邊防疫都做的不錯,兩邊都可以互相觀察、理解、肯定,臺灣不應該只肯定自己
,但對於大陸疫情卻過於扭曲、不要抹煞大陸,兩岸對於疫情控制都是有成效的,兩邊都
做不錯,應該要互相肯定。他表示,後續的區域經濟、兩岸來往等,都完全要靠疫苗,雖
臺灣方面現在說不要大陸疫苗,但是大陸要把臺灣同胞當成自己人,第一時間若疫苗研發
成功量產,應該可以給臺灣,這也是拉攏臺灣的方式。「臺灣說不要,但中國大陸可以站
在至高點,一定可以獲得臺灣人民的肯定」。真正對臺灣同胞的重視,這才是關鍵時候,
應該要呼籲大陸決策當局要展現對臺政策的重視。
朱新民也說:「大陸疫苗出來,菲律賓都說很相信」,「臺灣高層不想打,但是臺灣人民
想打,這是健康問題」,大陸不要管臺灣高層怎麼說,以人道角度出發,才是符合兩岸對
臺政策,兩岸善意的累積還是有空間可以進行。他表示,疫苗是健康問題,怎麼可以由衛
福部長陳時中去選擇,應該讓人民選擇,陳時中現在也受到極大壓力,「萊克多巴胺美豬
這麼嚴重,人民不要,但蔡政府還是要開放;蔡政府說不要疫苗,但是人民要」。
http://www.crntt.tw/doc/1059/0/3/8/105903821.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