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solala (SOLA)》之銘言:
: 數位單眼在過去十年內可說是蓬勃發展,
: 以Canon家為例, 從獨尊APSC的17-55mm F2.8為攻頂鏡皇, 到現在的FF滿街跑,
: 當原廠鏡皇都沒人討論,
: 就更別提A16這當年的"副廠鏡皇"如今只剩5000元殘值,
: 這便宜價格讓新手都能無痛入手,
: 直接跳過18-55 原廠kit鏡階段 XD
: 而老鳥的話題也由推坑新手一次攻頂, 到現在討論工作機隨身機如何搭配。
: 至於婚攝就更別提了, 早就是紅海一片...
: 雖然預期接下來幾年內,
: 16-300mm F1.8這種神鏡仍不大可能問世,
: 輕便FF+完整且輕便的鏡頭群也還是問號,
: 但至少Sigma嘗試推出了 18-35mm F1.8
: SONY 也推出了A7系列,
: 這兩項產品都是最近一年裡讓人眼睛一亮的所謂"外星科技",
: 也讓鐵桿C/N粉絲不禁動搖跳家, (至少以C家為主力的我是動搖了...)
: 但這也讓人不禁思考,
: C/N 這兩家傳統老店在過去這幾年到底有那些讓人眼睛一亮的進步?
: 而DSLR的明天又會是怎麼樣的情勢?
: 會是風水輪流轉, C/N式微, 換成兩個S家引領潮流嗎?
: 大家來討論一下吧,
: 對於DSLR, 你有哪些期待, 怎麼樣的產品會是你願意買單的產品呢?
先說我不是經濟系或相關科系畢業,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主觀看法
如果有在關注DSC相關統計資料的會發現一個滿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2012(應該是這年份左右)開始,數位相機開始呈現衰退
一開始是DC,年衰退率都是很驚人的30~40%
然後是DSLR,印象中去年還有微幅成長,但成長幅度趨近於持平
今年,不管是DC或DSLR都呈現明顯衰退
且幅度都還不小
但!!!有趣的就是這個BUT!
很多文章報導都會跟你講出貨量大減、合併營收減少,但是合併盈益卻增加
依照我的理解,有幾個可能性:
1.炒股文,買股票就對了講這麼多
2.cost down,廠商集中火力在高單價的交換鏡頭機型,並cost down用料維持售價
3.囤貨,就DSC相關廠商出貨至大盤應該還算順利,但貨可能屯在小盤較多
因此數據在將來可能還更糟,且非線性的糟(可能將來出貨給大盤就不順利)
DSLR走勢方面
我覺得是有朝向FF和輕量化的趨勢,但腳步並沒有預期的快
也就是說,FF價格掉得不夠快,甚至有聞到刻意護盤的味道
APS-C的無反除了Sony的機身海
Canon出了個不痛不癢的eos-m II
富士則是推出高單價的X-TRANS的一些機子
Sigma的隨身DP系列我們就無視吧
也就是說,近二年來產品線各家變動我覺得都不大
感覺就是ㄍㄧㄥ在那邊,不管是價格或是規格都不敢大破大立
這可能是要維持廠商本身的純益,在大環境不景氣下的保守策略
問題是,我認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因為廠商不端牛肉,消費者當然沒理由換掉手上既有的機子或是購入較新型的機子
畢竟感光元件的製程和技術都差不多,換機需求當然就薄弱
原文有提到Sony很積極的開發A7系列
我覺得a7系列真的算是大破大立的產品了
問題是,它的總價格(機身+鏡頭)還是讓絕大部分的消費者裹足不前
除非你靠攝影吃飯,不然為了興趣要拿出這麼多錢還是很猶豫的
我對Sony大概只有售價有意見吧,其他的創新或是規格我覺得很ok
Nikon,最近FF一直出,但還是維持在高單價的機種
DF、D810之流的一般消費者應該買的也不多
d610雖然符合d600當時出的價格期待來到4萬多,但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信心也不同了
Nikon可以說是近二年最大的輸家,相對於C無腦的照賣和Sony在無反的斬獲
N真是自己砸了自己,本來它可以吃下很多份額的...
Canon,攝影界的Toyota,反正貼個牌無腦賣還是賣翻
但我覺得C也不是這麼穩啦,從eos-m拼命倒貨,再看出新機的速度遠不足於Sony和Nikon
甚至今年的750D都還沒出生,說好的一年一台呢?可以想見這家公司正在混吃等死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只要Sigma、Tokina之類的它廠可以支援Sony的E環時,Canon就是GG時
但Sony身為$ony,要期待它放開鏡頭的豐厚利潤,恩...
總之,現在DSC整個氣氛就是很詭異
就是風雨早就來了,但大家聞風不動,出貨量你掉你的,我照樣爽爽賺
規格放一邊,價格硬護盤
將來,我認為價格該下來的還是要下來,就等著誰開第一槍而已
多硬?
Sigma 17-50出來,N17-55和C17-55還不是調降
Sigma 35A 出來,35L和35G還不是要調降
Sigma 50A 出來,我等著看50L和N55調不調
但如果哪天Sigma開始Sony化,恩只能期待大家都可以年薪加倍再加倍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