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岔題岔的有點遠,版主不要鍘我,不是我開始的 [被群毆]
我用很通俗的名詞定義跟更通俗的解釋方法
可能有一些跟實際狀況有些許出入,不過有錯還是請鞭
三個名詞:網路延遲、頻寬、網路速度
(高興的話也可以把「網路」改成「傳輸」)
假設我們就考慮兩台電腦(或著說設備)直接連線
也就是不考慮什麼 routing 三小的問題(反正也不是所有網路都有 routing 機制)
也不考慮什麼大水管接到小水管之類的問題
而這兩台電腦沒有處理資料速度不足的問題
網路速度是頻寬跟網路延遲兩個條件綜合出來的人類感覺
所以,坦白說,用這個詞沒什麼意義...
網路延遲,是物理上的限制
可以單純地說,單一個波 / 能量,從電腦 A 到電腦 B 需要多久
而頻寬,則是單位時間當中可以同時傳多少個波 / 能量
用光來舉實際例子,光速每秒 30 萬公里
電腦 A 拿一個 power 超強但是開關機很慢需要 5 秒的手電筒
往 3 萬公里外的電腦 B 開個 5 秒再關掉
電腦 B 需要 0.1 秒之後才知道電腦 A 做了這件事情
這個 0.1 秒就是網路延遲
那麼頻寬是什麼呢?可以分兩個面向
一種是電腦 A 同時拿 10 個超強手電筒,有些開有些關的運作了 5 秒
那麼電腦 B 假設有 10 個眼睛分別對應那十個手電筒
就可以知道電腦 A 表達的十個「開/關」的資訊 / 資料 / bit
跟上面的例子來說,A 跟 B 之間的頻寬就大了 10 倍
另外一個是電腦 A 換超強手電筒二代,也是 1 隻
二代開機跟關機只需要 1 秒的時間
電腦 B 的眼睛也不是木眼,可以接受 1 秒的閃爍頻率
(註:人的眼睛大抵上每秒閃爍 30 次就會覺得沒閃爍)
那麼 A 跟 B 之間的頻寬跟一開始的例子就是大了 5 倍
所以,如果電腦 A 跟電腦 B 之間(相隔 3 萬公里)從一個超強手電筒
改成 20 隻超強手電筒二代
那麼他們之間的頻寬就擴大了 100 倍
不過,他們之間的網路延遲還是需要 0.1 秒
搞懂這點,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些主機代管商很強調他們的機房在哪裡
現在 internet 都是以 ms 為單位在拼速度
台灣到美國西岸就算 1 萬公里,一個來回就 2 萬公里,光速也要 67ms
那怕你有 100 條 1G 的海底光纖同時空著都只有你能用
你傳一張 1M 的圖片,最快還是需要 67ms
而如果機房是日本(大概 2000 公里),哪怕你只分到 10M 的海底光纖
你傳 1M 的圖片,還是會遠小於 67ms
大概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