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2入手兩年,累積的心得和照片應該撐得起一篇心得文了。
(分幾次寫,所以分幾次po)
我在2014年中入手M8.2的時候,Leica的全幅二代機M240已經發表了年餘,
並且維持著2009年發表的全幅初代機M9(洨改版成M-9P續命),
黑白機MM和閹割機ME在產線上。
相對於M9家族的長青不衰,試做品M8與試做改良品M8.2早早停產。
M8系的短命,說明了它是一個實驗性質的過渡產品。
會入手試做品M8.2而不是完成品M240,第一個理由是沒錢,
沒錢認命是人畜通用的道理。
第二個理由是買到本體,那個RF對焦機構,有爽到就好,
這是得自Leica M底片機用久以後滋生的情節。
一、Leica M 完全不同於單眼(SLR) 和Mirrorless系統
單眼相機和數位時代的Mirrorless,讓攝影師「所見即所得」,
但使用旁軸的Leica M卻是「所見仿所得」。
單眼與Mirrorless觀景窗/LCD裡的視野,隨著換裝鏡頭而改變,
攝影師看到的是鏡頭光圈全開拍到的畫面(有淺景深);
但Leica M觀景窗的視野是固定的,
換裝鏡頭只會在一樣的視野裡跳出不同的框線框住拍攝區域,而且總是全景清楚。
大中小框線對應的是廣角、中景、望遠鏡頭,框裡的就是拍到的(但不準),
框外的是拍不到的。
若不好理解,請向前平舉雙手,用你雙手的食指姆指合成一個四方框。
這個框內大約是75mm左右(135片幅)的鏡頭拍攝到的畫面。
雙手的框向身體逐漸靠近,你會陸續看到50mm, 35mm, 21mm的視野。
Leica M就是這樣的東西,你可以同時看到框內與框外。
那麼廣角鏡爆觀景窗,望遠鏡框太小怎麼辦?
沒怎麼辦,就外插一個對應鏡頭焦段的觀景窗在熱靴上。
因為是旁軸,這樣的框和鏡頭實拍到的畫面,一定有誤差。
而且,這樣的外接觀景窗當然無法用肉眼判斷合焦與否。(註)
這種天生不完美的設計允許的誤差,逼得使用者在按下快門前必須「腦補」預見畫面。
但這也是Leica M真正迷人的地方:腦補之所在,是想像力發揮的起點。
隨著用手上的Leica M愈久,這種腦補也愈得心應手。
也就是說,依賴腦補的Leica M導出完全不同的攝影思維。
單眼傾向專注特寫,講究細節再現;
Leica M傾向情境敘說,講究擺弄符號。
前者通過鏡頭觀察,是單焦點的,是實證性的,求真,像S. McCurry;
後者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是多焦點的(single focus vs. multi-focus),
是詮釋性的,求意義豐富(因而更容易倒向批判性或諷刺性的),
像Alex Webb、Elliott Ewritt、植田正治。
視野率接近100%的旁軸觀景窗,像是Leica M3,
甚至可以讓攝影師張開雙眼流暢地拍照。
題外話,這也就是為什麼富士堅持要下重本在Pro系列上加裝旁軸光學觀景窗 ,
因為那就是不同於用LCD觀察世界的方法(e.g. D. A. Harvey with XPro2)。
那些從來不用觀景窗的X-Pro用家證明了,用旁軸觀景窗拍和LCD拍完全是兩件事。
所以為什麼官方說新上市的二代閹割機M262拿掉live view機能,
是「回歸純粹的攝影」。
註:
Leica是一種天生容許誤差的機構。
除了旁軸框不準之外,RF用肉眼作patch對焦精度有限(必須用更長的基線去換),
鏡頭上的對焦尺僅供參考,而機器用久自然走針(包括快門與對焦機構)。
所以那種Summilux, Noct鏡頭的用家愛用100%放大檢視照片然後靠腰說很難對準,
或自稱不懂後製愛拿JPG直出圖秀下限的,只能說搞不清楚自已在用的是什麼系統。
不用LCD對比對焦的Leica M,對不準框不準(底片時代還有曝光不準)很意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