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閒聊(?
光影之美這本書被我像聖經一樣貢在書架上多年,這番話在我心裡也放了許久
過去大多數的場合,我自己都是 A (Av) 模式跟 M 模式交替著使用
當自然光充足,又多光影變化的時候,會使用 A 模式搭配點測光
當光線穩定,或是使用閃燈的時候,就會調整成 M 模式,讓整個場景的光線固定
這種做法維持了很久,直到去年某天開始,就再也沒有轉過 M 以外的模式。
並不是因為用 M 模式比較厲害,或是其它緣故,很單純的就是
「其實相機並不懂我在想什麼」,而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相機可以測光,可以加減 ev,但那都是有限度的調整
想像一下,身為一個肥宅如我偶爾一時興起想要在星巴克裝一下文青
接近中午的時候,大片的落地窗有很強的逆光,你看到店外有個正妹正
要踏入店內,然後
你要選擇讓戶外的曝光是正確的?但這樣店裡會很暗,而且他的臉一定全黑
還是要讓店內維持一定的曝光程度,但這樣店外會過曝,
或者讓窗戶的比例少一點?
還是乾脆拍個像原爆現場,讓人臉的曝光正確,外面過曝的一塌糊塗算了?
你的內心戲只有你懂,於是你做好決定後,調整 ISO、光圈、快門
利落地按下快門,然後隔壁的婆媽大喊「有人在偷拍」
接著你就進到警局了,由於是在店內,算是有點模糊的公共空間,可能會很麻煩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M 模式對現在的我而言,是一個比較容易忠實去反應想法的方式
當然,我相信這樣的基礎是對於曝光足夠熟悉,看到環境大概可以猜出參數
不然光調整的時間可能就失去畫面了
以一個陽光很強的午後來說,照到陽光的參數可能是 1/2000, ISO100, f4
在陰影下正確曝光的參數可能是 1/250, f2.8, ISO200
這樣的差距絕對不是條一下 ev 可以解決,同時如果使用 A 模式快門會拖得太慢
有太多的不方便,導致現在的我反而會不去使用各種自動模式
何況也許你要補個閃燈,也許你讓 model 站在陰影下你不想吃到自然光
但背景整個亮到一塌糊塗
這些都是相機無法理解的狀況
練習用肉眼計算曝光是一件需要花上許多時間跟經驗的事情,我不否認一開始很難
以前都覺得那些前輩用看的就知道曝光很唬爛,但事實上,經過了七八年的時間
其實大致上站在現場就可以猜得出每個物件上的曝光
如此一來依照你腦中想要的畫面,該使用什麼參數組合,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但在經驗足夠之前,的確得花掉更多的試誤時間
好像沒講什麼重點,突然一時興起 XD
※ 引述《D600dust (一世六百塵)》之銘言:
: 借樓上b大簽名檔一用
: 「不過呢,告訴你,如果你只使用手動曝光模式,(我偶爾會遇到這樣的人)
: 就表示你"不相信"你自己的相機,或者說不相信相機上的測光表,
: 那麼你充其量不過像是開著法拉利上教堂的老太太一樣.
: ~Joe McNally 光影之美」
: 其實我個人是只使用m模式拍照的,包括閃燈都是手動決定出力不曾交給電腦判斷
: 當然這樣的選擇就好像任何你對於攝影或修圖的哲學一樣,嚴格說來也沒什麼對錯
: 問題來了,事出必有因,怕草繩也是因為十年前被蛇咬過,我想和各位老太太聊聊
: 如果你像我一樣,比起方便的sa模式,堅守在m模式甚至連iso都要看到整數
: 如果你像我一樣,理論上最精準的測光表,拍完還是要看看頗不準確的機背LCD
: 或者、你曾經是這樣的人,但是終於棄暗投明,懂得和相機共處而不再試圖凌駕它
: 有沒有人願意談談相關的心路歷程呢?
: 享譽世界的燈神,就一定就是對的嗎?
: 「嘿!我告訴你!這裡得用上36隻閃燈!反正看到光線不夠、補燈下去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