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5d3 vs a7ii

作者: susiseptem (..)   2017-11-17 16:49:04
需求 : 1.出外旅遊輕便 2.懷念c家拍出的人像 3.畫質
預算: 50k-65k 3.想要升級6d的對焦能力(暗部對焦真的沒話說)
不過只能使用中央對焦點有點可惜
目前遇到的問題:
1.已有6d+24-105L F4.0 +50 F1.8,雖然夠用,但有想要升級外加能在輕便點更好。
但矛盾的是若直接升級5d3,就沒有小小鏡頭的包袱。
2.不過若出國走馬看花,犧牲一點c家的人像是可以接受,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鏡頭
包袱。
3.網路上做功課評估,a7ii基本上就動態捕捉的能力<5d3 動態捕捉的機會是偏低
以景或靜態人像為主。 其餘a7ii的表現均不遜色5d3(當然發色是看人XD)
想請教板上大大,應該怎麼抉擇比較好,感謝各位QQ
作者: york1115 (Rev34)   2017-11-18 08:27:00
文組是惹到你哪裡啦 嗆個毛
作者: sheng912 (聽‧雨聲)   2017-11-18 07:47:00
好像每一篇討論便攜的文章都有出現幾公克幾公克一樣google就有的東西,你要不要拿一樣標準去看其他文章?不佔用原PO版面了,純粹覺得回個文要被針對覺得莫名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11-18 10:38:00
整篇怎麼沒人提到攜具? 是PD背帶大側背還是手腕帶就差很多還有側背包、後背包等攜帶方式,討論這些比較實用吧?出外旅遊的相機包要另外帶還是跟背包整合?先從原po那搞清楚這點,才能推薦出真正合用的建議.
作者: marksky (123)   2017-11-18 09:32:00
A7系,要啥自己配,転接副場很多鏡頭
作者: Lionhot (好熱...)   2017-11-17 16:53:00
要輕便的話不考慮6d2嗎?
作者: LabaK (唬爛伯)   2017-11-17 17:21:00
6D2是輕到哪去?
作者: sheng912 (聽‧雨聲)   2017-11-17 17:26:00
A7系列加鏡頭也佔不到太多優勢就是…
作者: aw7517 (Arsenal)   2017-11-17 17:29:00
a7系列 + 25f2 +55f1.8 輕便好用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聽了..)   2017-11-17 17:48:00
如果都挑小+輕的鏡頭 無反優勢就滿大的畢竟少了反光鏡空間跟2公分的法蘭距
作者: leochen0410 (leochen0410)   2017-11-17 18:02:00
接受二手的話可以把6D賣了~買5D3+a7ii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作者: fosa (阿盛)   2017-11-17 18:03:00
A7系列會有配重問題喔,機身太輕鏡頭太重,建議找實機來把玩甚至借來拍照,先前在sony展售會拿了半小時手就在酸了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17 18:34:00
朋友說要輕便選a7ii 結果現在2470gm 85gm 70200F2.8L
作者: badaseases (BADA)   2017-11-17 18:35:00
24105配上小痰盂,好像也不算什麼包袱呀
作者: unaa1246 (該怎麼留住妳Q_Q)   2017-11-17 18:36:00
就使用過的狀況a7ii轉接canon鏡會有canon發色的趨勢
作者: badaseases (BADA)   2017-11-17 18:36:00
5d3手感不錯,a72快門鈕跟轉盤超難用…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17 18:37:00
整組比我D750 3鏡出門還重 XD
作者: Demaciaaaaa (藍策欸區)   2017-11-17 18:54:00
a7II+FE24105+50=1405g ----- 5d3+24105L+50=1780g但可以預想新的FE24105畫質可能會不錯假如FE50換成55z畫質提升 剛好1500g如果是a7II+2470z+55z=1266 感受就真的有差了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19:02:00
A7M2 和 5D3 其實不是同一個機身等級,頂多電子性能可以相提並論,另外保留了輕便的可能性。不要老諷刺GM 鏡甚麼的;系統相機頭就是讓你看場合出裝。你出副本硬要穿 PK 裝怪誰?....:P
作者: caferacer59 (Caferacer)   2017-11-17 19:14:00
依你的需求選6d2很適合,5d3確實比6d/2重,而如果你要的不是動態對焦跟快速的實體按鍵等需求,6d2的其他表現不會比5d3差,dapf加觸控翻轉螢幕對旅行來說才是最有升級感的
作者: DJZwei (DJ.Z)   2017-11-17 19:47:00
6D2
作者: anonymous07 ( 石頭撞剪刀)   2017-11-17 20:28:00
推a7ii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0:35:00
每次講A7就有人要酸一下GM,要輕便拿F4不行逆?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7-11-17 21:39:00
一直整天在那邊嘴佔不到"太多"優勢真的很好笑就很像微積分考40分一直嗆考59分的反正你也不及格當時無反出來就被糾正到現在的事情還一直掛在嘴邊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7-11-17 21:56:00
要輕便又要畫質只能折衷選GFX了買八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2:02:00
要輕便全幅,A7+定焦+神牛TT350是還不錯的組合,你又要GM/Bigma ART的畫值,又要輕便根本是癡人說夢啊
作者: Demaciaaaaa (藍策欸區)   2017-11-17 22:02:00
沒看到有人酸GM啊QQ..不過配重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22:02:00
A7 系列掛個正常點的定焦,跟老底片機沒有兩樣,當然有體積優勢。GM 或 Art 那些頭只是讓你有個選擇要大戰三百回合的時候挺得起來。不是要你天天裝著它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2:05:00
正常點的定焦XD,新出的400F2.8顯然不是太正常
作者: Demaciaaaaa (藍策欸區)   2017-11-17 22:07:00
我比較好奇 機身輕鏡頭重..為何是個"問題"?然後機身重鏡頭也重 再來嫌不輕便..這樣嗎? XDDD其實會用無反的人早就都能接受鏡頭的光學限制了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22:18:00
是有配重和平衡的問題,所以必須每天裝 100-400這種用戶,我覺得還是 1DX、D5、D850 這種機身好點。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7-11-17 22:28:00
需要承受光學限制的不是只有無反 單反也有一樣的問題只是很多人用機身較重來掩飾這問題這跟"無反鏡頭就要做比較小"的偏見是一樣的無反輕量化不是最終的目標 而是縮短法蘭距之後 鏡頭設計增加的彈性造成的結果
作者: Demaciaaaaa (藍策欸區)   2017-11-17 23:10:00
我自己常常裝MC11+70300,重心是在鏡頭根部,這樣拿起來反而快活(因為拿相機我習慣握著鏡頭,右手只是輔助)不過每個人習慣不一樣就是了~
作者: sheng912 (聽‧雨聲)   2017-11-17 23:11:00
本來就是鏡頭的組合搭配 差幾百克也是看人接受程度何必這麼激動
作者: penny31029 (~快樂跳恰恰~)   2017-11-17 23:40:00
不管怎樣,就是握住重心拍照不是嗎? 難道機身重就可以只握住機身嗎?
作者: Lionhot (好熱...)   2017-11-17 23:44:00
當然,支點不一樣啊。我記得文組高一也要學理化吧??多少有學過三力平衡吧??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7-11-18 00:33:00
你接受的程度也不一定是別人接受的程度啊器材版本來就是規格攤出來討論 多重就是多重 提供足夠資訊給原po自己判斷 劈頭就說差不多重 最後也像這篇其他推文淪為口水之爭而已不然每個人在那邊XX器材(多/少)那(幾千塊/幾公克/幾吋片幅/幾檔光圈/幾秒對焦)也佔不到太多優勢那DSLR版還要討論嗎L大是要說"槓桿原理"嗎?干三力平衡啥事?這種水準也要嗆人文組是有事嗎?
作者: louis8520 (歐麻麻)   2017-11-18 23:25:00
1635GM畫質媲美定焦鏡,也沒有太重的問題啊
作者: pete3 (留學計畫中)   2017-11-19 00:11:00
A7
作者: Jmoe (Rin0moe)   2017-11-19 01:11:00
看需求 感覺6D2蠻適合的耶
作者: nickname1o1 (小資BOY)   2017-11-19 12:19:00
6D2 鏡頭沿用阿,sony鏡頭貴的勒
作者: Demaciaaaaa (藍策欸區)   2017-11-19 16:00:00
sony鏡頭貴純粹是夠新 二手流通較少 跟其他家一開始的價格比較就知道了.. 但我也覺得貴QQ
作者: pork6631 (政大乖孩子)   2017-11-24 14:53:00
看到有人嘴文組就不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