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2018 回顧 [A73][A9]

作者: pooldodo (破渡渡)   2019-01-03 10:28:29
教學照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SZfriiOpc&t=205s
*因為是用影片來呈現,所以如果在上班/上課等不方便開啟影片的場合記得不要點
-
2018 對我自己來說,無論在婚紗的拍攝,或是在婚禮紀錄上,都有不小的轉變
比起過去會運用各種人造光線來彌補光線的不足,今年降低了用燈的比例
盡量學習如合與自然光共處,在非必要的前提下,利用構圖跟想法
來更妥善的運用自然光。
與過去的相比,今年的作品幾乎沒有透過軟體來調整畫面中亮度的比例,
單純靠著場景的選擇,以及現場光線的運用來控制每一個畫面,
也算是我給自己的課題,如果對於裡面照片很有興趣的話,
我再來看看怎麼分享心得比較好,畢竟數量有點多一下不知從何講起。
當然一部分就如我之前提過,因為身處在觀經窗也有 liveview 的電子世代
對於我們這種對光線較不敏感的人,也能在拍攝的當下看清楚畫面中光線的路徑。
我想這也是我很推薦新手可以直接考慮無反光鏡機種的原因。
前陣子在臉書上看到了一位商業攝影師,寫了一篇對於婚禮攝影師亂象的批判,
提及現在有太多半吊子因為拍了幾場婚禮,就認為自己是個「攝影師」的人,
而這些人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不懂打光,整天只會拍一樣的東西,
根本沒有資格稱作攝影師。
當然我尊重業界前輩的看法,也明白自身的不足,但對於這樣的論點我持保留態度,
我一直都認為婚禮紀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拍攝題材,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同樣的婚紗也是。
當然,如果你只用著一套解法去面對所有的環境,膩了、倦了也在所難免,
但在我認識了 navi patel、jonas peterson 等人後,
像是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這些人的作品,即便在我不認識那些拍攝的對象
看完作品後依然深深的被感動。
打不打光是其次,如何透過自己的觀點把故事說好,我覺得才是重要的。
我無意反駁任何人,但我也堅信自己可以稱得上一位攝影師。
2018 年對我來說,我覺得我找到了一個新的浮板,讓我得以在汪洋中多往前一些,
也希望接下來的這一年,能夠持續生產出像那些偉大攝影師般的作品。
也祝各位新年快樂
破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