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qwer0309 (qqwer0309)》之銘言:
: 首先感謝原作者無私跟大家分享這麼多資訊,但是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懷疑文章中部分log使用知識的正確性(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弄錯xdd)所以想來這邊分享一下小弟我對log的認知。
: Log Profile 之所以會被應用在數位影像上的原因是因為Video Codec(編碼)上的限制。大部分的Video codec為了讓一般使用者在記錄動態影像時儲存空間不會那麼快爆掉,所以只提供8bit的影像深度,再搭配上Inter frame等等其他的壓縮技術,可以大大減少一般使用者儲存空間的負擔,但其實感光元件上能記錄下的bit-depth遠遠超過8-bit。
: 拿板友常常推的A73來舉例,相機在拍攝靜態影像時最多可以記錄到14 bit(raw)的深度,但是在紀錄影片時卻只能記錄下8 bit的深度。這是因為相機的處理器在拿到每個感光元件顆粒送出14 bit的資訊後,會透過壓縮的方式,把資訊量壓縮到只剩8 bit。
: 當相機要把感光元件上每個顆粒所記錄的14 bit資訊的壓縮到8 bit時,必定會丟失許多的資訊量。
: 原本一個顆粒可以記錄下2^14種不同的亮度,但儲存動態影像時卻限制他只能用2^8種數值去表現原本2^14種的亮度,這樣的壓縮過程會導致影像只能保存感光元件所讀取到64分之1的資訊量。
: 假設要在8bit中完全保留動態範圍,可以選擇用等間距的方式採樣:
: 2^14跟2^8差了64倍,所以我們用64當一個間距做採樣,把原本2^14中0~63的資訊全部塞到2^8的0裡面去,而原本64~127的數值塞到2^8的1裡面去,以此類推我們就可以把原本2^14的動態範圍完整的用2^8空間記錄下來,但是原本的亮度中細節會被我們捨棄掉,原本0~63之間的差異會被捨棄掉,全部被當成0來看,也就是全部變成黑色。這樣的採樣方式我們雖然可以獲得完整的動態範圍,但是影像會因為捨棄太多重要的細微差異而失真。
...引言太長恕刪。
前天我朋友轉載並跟我分享後,我也有提出類似的疑問和建議,也得到原PO正面的回覆
和該文章部分修正(某張圖片有註記)(雖然我認為意思還是差那麼一些)
以下是我對原文的討論:
1.拍攝RAW檔,理論上不需要LOG,就能很好的調整對比。
對於原篇作者提出的說法
"通常各家廠商會....他們的編碼過程中已經將Raw檔限制在特定對比度....限定的範圍內
做調整" 這部分說法我持懷疑態度。我認為可以確定的是每一種相機描述檔,
必定帶有特定的gamma/OTEF曲線,而在如Lightroom等修編軟體必定是此曲線上
再做進一步的修整。
我的意思就是,理論上要獲得最大的資訊量來做的修編,其實你要的是完全線性的曲線。
LOG畢竟只是一個形式,甚至有好多種版本,其用意誠如原文描述的歷史脈絡,
是在資訊量與大小之間取得平衡點。
當你已經以RAW形式記錄時,就已經脫離上述的脈絡,
套上LOG後,其實只是如"相機描述檔"作用相同,
只是此時的相機的轉換函數是LOG取樣。
2.但我同意,實際上能以線性搭配的調色工具不會比LOG來的多,
電影產業上LOG使用太廣泛的,光是Lightroom要找到一整套線性輸入/輸出的工作流程
都有困難(LR輸入RAW檔肯定是使用線性來處理,但輸出目前只能靠OCIO外掛)~
如果是LOG則是滿滿的資源包可以套用。
btw,裡面關於"版本處理 相機校正"部分,如果撇除美感上的調整,實際上
是可以透過拍攝色板對色的方式來達到正確的色彩對應關係;
意思是連同對比度,也能一併在比對過程中確定下來...但這一切都是理論計算上,
跟實際觀看的感受和個人美感調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