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圖這件事,過去攝影的歷史源流演變裡,一直都存在著這個過程。
特別是你提到的風景攝影。
到了現代,許多沒歷經過「再拍一次照」這件事的人們,
總是覺得「相機在場,一次拍完」才叫做真功夫。
我對上一句話並不排斥,因為能夠現場將所有光線條件完全掌握,
並同時將自己想要的色澤與表現,在數位機身上表現出來的人。
真的非常地強大,除了現場光線的運用之外,還要瞭解數位機身本身的極限。
以上,我在這裡不深入討論。
而是回到最原始的初衷,去看看修圖這件事,
而且先撇開「合成」與「繪畫」這兩件事。
「修圖,目的是什麼?」
當我們的目的不同時,不會有相同答案的。
有些人喜歡直出在螢幕上看;
有些人會把整體攝影流程思考進來,甚至沖洗或印刷出來;
更有些人喜歡濃烈的色彩、或相反只喜歡黑白....
個人的喜好,決定了「修圖」這件事情的樣貌。
以我個人來說,修圖就有幾個方向。
在這裡先放大絕,我在各種攝影分享場合裡,時常如此說道:
「攝影沒有對錯」
「作品沒有對錯,只有作者自己想要什麼,而同時能表達給他人知曉。」
從先前提到的目的做為終點來看,以下分享我數年來常用的幾種思維,
也做一點簡單的說明,不然文章真的會太長,應該會換來太多的 [End] 鍵.....
1.自己認為的「還原原貌」,從色彩到階調,讓整張看起來非常自然。
這裡我得強調是我自己認為這個概念,因為同一個場景在不同人的腦中,
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加上每個人對色彩演譯能力的不同,
「自然」反而是特別主觀的一件事,為了修整照片能夠自然又同時有張力,
在現場時的工作就會花去很大精力,特別是為了大景而去等待時。
要環原原貌?那還是自以為的原貌罷了。
2.想要「加強影像中的重點」,這裡泛指各種參數與可控與不可控內容,
這時,在拍攝時為了能夠達到調整最方便的狀態,曝光一定要和自己未來後製作時
的猜想接近,甚至帶回RAW檔再來修整。整體看是要加強的是對比、色澤或是其他...
除了特別的主題外,生活中的隨拍也常常使用這樣的想法去操作。
3.「嘗試不同的風貌」,拍攝時只是被眼前的事物吸引,留下影像。回頭看這些
照片的當下,又有不同的感覺與想法,於是就大刀闊斧地鑿刻下去,讓影像超脫
「像現場的照片」,例如:火燒雲能夠真正看起來在燒,但又不錯過任何細節...
這例子可是需要硬底子的「前製到後製」全方位知識才有可能達成。
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目的,像是不同的商品、人像...等等主題的照片,還有我是
安排照片在網路上被看?要印成書籍?輸出明信片?還是在戶外大圖做廣告?.....
都會影響到我修圖的想法和手法。對我來說,沒有絕對的答案。
回歸到最初按下快門當下的心情,修圖可以用來加分,也可以用來炫技,更可以
化腐朽為神奇,同時也可以完全不去管它,連修都不修。就看我們擺的重點是在哪裡?
對於新手來說,是我在帶的話,我會先要求拍照當下就能夠做好許多的準備,
先熟悉幾次整理的影像製作流程,把曝光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之後初階的修整目的就是回到「修真如真」,也就是還原現場,
要知道,我們以為的藍都比眼睛看到的還要藍,以為的黃也比自己認為的還要黃,
這是人腦與照片不同的地方,當我們想要分享「當初現場的感動」時,
同時就得回到當時的印象裡。這時候真的「修真如真」?問問大腦吧~
在之後的各種修圖能力,當然是為了幫助我們取得「自己想要的影像」,
當自己還嫩、沒有任何想法的時候,參考別人的修整過程與結果,
又何嘗不是很棒的一些練習與經驗累積呢?
修圖不是原罪,從底片時代自己沖片、曬相...,那「暗房」就已經許多的修整技術
與內容,只是在現代數位化盛行的時代裡,有太多的.......認為,那些,就不在這次
我想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對我來說,裁裁切、加減色、改對比...這些,就已經是後製修圖的範圍了,
因為它們不就是影像取得後的「後期製作」、簡稱「後製」嗎?
與其被這「修圖」、「後製」兩字鎖死,還不如回頭想想自己想要的影像,
在製作出來後,別人從中能看出多少我們的想法與表達,
這才是該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吧?
※ 引述《SenouNatsuru (名津流)》之銘言:
: 我是今年年中剛入坑的新手,對於風景攝影這方面比較有興趣。
: 一開始不知道要去哪裡拍,所以就是去找芭樂點來練習。
最後分享一下自己的 IG
裡面一半有後製,一半沒後製,看看各位的眼睛看得出來哪些是後製的嗎?
https://www.instagram.com/iam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