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yanl ( )
2022-02-22 13:06:22DPReview
https://youtu.be/U5mRGBK8LpM
19:12處喜聞樂見的每次都說突飛猛進, 實際上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的DFD對焦測試.
https://youtu.be/U5mRGBK8LpM?t=1152
"對焦"這個的動作本身比起上一個世代(GH5/G9)的確快很多,
但"持續對焦"就依然是那個DFD.
大致上提到的跟上週的早洩影片差不多,
上週的影片中沒有提到的東西裡比較值得注意的大概就兩點:
1. 正面有錄影狀態指示燈
2. PIP對焦輔助在錄影中也可以隨時開啟
*以前錄影中是沒有作用的, 只有開始錄影前能用.
這兩週M43的新機發表, 我的感想大概是這樣:
OM-1是攝錄兩方面大概都有2022當下主流水準的補完版
GH6則是完全針對錄影工作者特化, 與一般使用者關係不大的新機.
看完Gerald Undone 結論一樣DFD仍然自動抽搐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22-02-22 15:00:00drboost mode還不錯,動態範圍大概只落後S1H一些,手持高解析有100MP或50MP,處理時間蠻久的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22-02-22 15:29:00辣個DR boost有讓我驚艷到
作者: kimsman (南台李敏鎬) 2022-02-22 15:53:00
松下對這個先進的 DFD 系統到底有什麼堅持 QQ
研發PDAF是另一條路吧,CAF走到底就是,這樣對感光元件的表現比較好?深信未來運算能力能讓CAF追上PDAF之類
PDAF需要研發嗎? 我以為這個是很成熟的技術...
作者: allen911007 (蔡小語) 2022-02-22 16:16:00
但重點是對不準 就像手錶不準時 其他功能都是雞肋
對不準還是相位缺點,哪個影響畫面比較大?我相信松下早知道,只是硬頭皮幹下去罷了DFD就很吃算力跟讀檢測速度,就算你用上最強的處理器,檢測速度還是卡在sony手上
同樣是PDAF有些相機就是可以做得比CDAF還糟,不需要研發嗎?
就算這兩項指標都達標,他是不是就變成一台吃電怪獸?現有的可行技術不用,就硬要做DFD的烏托邦,都幾年了
事到如今,我看比較像是加上PDAF sensor的製程不給產能,只能硬著頭皮繼續CDAF。至於DPAF/QPAF sensor readout speed應該還沒辦法像GH6這片這麼快
mobile每秒可以算多少數據,吃多少瓦,算力天花板都有實例了,松下技術人員難道不用跟老闆交代嗎?而且2x2 ocl機種都要出來了,松下那套影響畫質的牛皮都快吹破了
這絕對不是技術人員的問題,是決策端與現實面的問題。松下有類DPAF的專利,而且時間在2018年以前
我不曉得DFD開發人員,是怎麼跟老闆畫大餅的,抑或他們跟本不在乎這種損失,一直要圓夢DFD為止
好吧,你認為是技術人員的鍋就是,以業界經驗來說技術人員的權限沒大到這種程度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22-02-22 17:12:00有人敢大破大立砍掉已經發展許久自家的東西?萬一後續一樣沒起色,下場會很慘吧,頭都洗了,只能繼續幹下去,另個可能是,其實高官沉浸在DFD逐步進化的榮光,根本不覺得方向是錯的
我沒說是技術人員的鍋,我只是想像我是開發主管的話要怎麼交代這種成果
樓上k大講的還比較有可能,但現實面是現在想做拿不到所需製程的產能的可能性更大,別家就做不完了誰會理市占了不起10%的廠但C大你都講成是開發人員跟老闆畫大餅了,誰看都覺得你在怪技術人員
而且這些現像都是量產前就知道了,可能他們真的覺得暫時落後沒關係吧
拿不到產能你想也沒用,空的東西就是空的而且沒辦法簽拉貨保證的廠沒人敢給產能,CNO至少在日本都有一定的出貨保證反倒Fuji很厲害的點是不碰FF,避免跟別家競爭產能
誰的鍋我其實不是很在意,我只覺得我是開發人員的話一定很灰心
之前傳聞會有PDAF我認為不是誤傳,而是某些原因最後沒放
作者:
xoy (XerXes)
2022-02-22 18:26:00Tony的影片有講他問原廠的結果是GH6的開發時程開始時來不及做PDAF,所以影片說或許之後會有
有時颶風有說松下老哥有說一個可以改善對焦的方法還沒實現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2-02-22 20:12:00我覺得要等全幅下一代S2才有可能改善對焦了
說真的Panasonic的機種就剩下AF這點需要克服了,疫情前玩了一陣子升級韌體後的S1還蠻訝異這台的錄影能耐,更訝異它的二手價如此之低…
作者:
whe84311 (Rainsa)
2022-02-22 20:46:00傳家寶不可棄
作者:
vuncent (萌~)
2022-02-22 21:04:00還是想買……
作者:
NEX4036 (Ryotsu)
2022-02-23 00:20:00拍片都用跟焦器 沒差XD
作者: StevenRogers (美國隊長) 2022-02-23 10:09:00
事實P家就是對焦問題解決 就香爆了 樓樓上酸什麼
以錄影用途來說,有兩個主要在意的項目:Codec/散熱,兩個Nice to have:IBIS/AF。目前場上沒有四拍子球員存在,P家已經俱備了三項只差一步,所以大眾對AF的期待與失望是難免的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22-02-23 12:36:00可惜om-1沒趕上錄影規格腳步
不過這樣看來P家越來越往錄影歪了,感覺我只拿來拍照的狀況下一台選O家好了
看dpreview GH6拍照起來也很強 尤其手持HHHR可拍動態
作者:
vuncent (萌~)
2022-02-23 16:27:00台灣開賣是不是要很久
作者:
xoy (XerXes)
2022-02-23 16:45:00GH6的IBIS跟手持高解析很多評測都說不輸OLYMPUS,要是同樣技術做一台偏拍照的機器還是有吸引力的,P家可以雙重防手震的鏡頭比O家多很多
一堆人不懂P家對焦特性只會怪對焦太慢問題大,有錯嗎?
p家對焦最大問題是反覆尋找焦點時候邊緣會抽動...
作者:
xoy (XerXes)
2022-02-24 07:32:00It's Not a Bug, It's a Feature.
應該說近期幾台感覺還是比較著重在錄影上面吧,畢竟這是台相機,總覺得哪邊怪怪的
其實這幾台的英文名稱是Hybrid mirrorless camera,本來就不是定位成靜態為主的相機
作者: kimsman (南台李敏鎬) 2022-02-24 11:21:00
很多網紅都討論這台的對焦,所以大家都不了解P家的特性 QQ某C最懂P家的話
我沒有那麼好酸啦,只要有以前看過的人就會懂而且會記得,而且az大也提過了,不記得或沒看過的人自己去找囉
https://digicame-info.com/2022/02/gh6-14.html看一下這篇,主要還是說畫質優先於對焦所以還是DFD,其實我覺得DFD最困擾的就是他會抽搐要用DFD,就要忍受他又慢又抽搐,不然就乾脆手動我就一直覺得松下的邏輯很矛盾 對於無法忍受抽搐的人來說 他乾脆手動不需要DFD 對於需要AF的人來說DFD就只適用於拍靜物 但問題拍靜物幹嘛需要AF手動還比較省電另一個更矛盾的邏輯是 如果要畫質優先 那麼S1系列為何要用sony sensor 難道有沒相位點的松下特製版?以前因為沒有穩定器跟單兵作戰的觀念 所以依賴手動對焦+圖傳是很OK的 現在是大感光元件+大光圈 景深越來越淺 還有單兵作戰的內容難道還請個跟焦員?有些很了解DFD特性的高手確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拍攝現場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 很多人大概都不想為DFD再多花什麼力氣 畢竟越來越多友商有較好的解方能夠好好的佈光線/設場景/與Model溝通/抓拍/換鏡頭我為什麼還要去煩心DFD的特性要怎樣才能夠對上焦卡滿了沒/電池帶幾個/下一個flow是啥 太多要操心了如果松下還滿意在以前的成果 那就太迂腐了 如果他們已經認清事實 那就是不甘心DFD投資打水漂在嘴硬而已
據說GH6在GH5發布的時候,就已經在開發了,所以要PDAF,大概只有期待GH7了
相位點要另外加,預設都是沒有的。不然你怎麼會看到一堆用同一片sensor的相機卻有不同的相位點數?加了相位點就是直接讓該位置變成dead pixel所以,是加了相位點的才是客製化,沒加的才是公版
作者:
vuncent (萌~)
2022-02-24 18:09:00如果是對焦遠處 抽風應該就不影響了嗎?
P家以前就用S製感光,而且從2012年的GH3就開始用用誰家的感光跟有沒有放PDAF是兩回事
所以 EM-1 / OM-1 的相位點是課製化出來的呀?
當然,而且相位點是另外一道製程,並不限定要跟sensor同一個廠另外,GH6的sensor據說不是Sony的還是強調一下,On-sensor PDAF的料件裡,Image sensor與相位點是分開的兩個料件。像Canon的Dual pixel AF才是Image sensor與相位點做在一起,當然代價是該片Imagesensor無法當公版對外販賣
作者:
vuncent (萌~)
2022-02-27 18:43:00怪機絲粉專說要五月,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