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很多 ”很多人覺得”...有嗎 哈哈
※ 引述《louiswei1986 (禪寶寶)》之銘言
: 很多人都覺得拍攝長焦選APSC就對了,
: 但我認為APSC不過是一種裁圖罷了,
但裁切後有效畫素將會變低
並不會比直接拿更高像素的APS-C拍攝還要好
至少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是這樣
只能說是求個方便
更高像素的APS-C畫面將會更銳利
除非比較的條件是
一樣的視角配上一樣的畫素
那大片幅才有絕對的優勢
: 即同樣的鏡頭透過FF或是APSC拍攝到的品質是一樣的,
不一定
鏡頭通常為中心比邊緣銳利
如果拍攝不裁切畫面的情況下
都用全片幅的鏡頭
APS-C或較小感光元件剛好可以接收到
鏡頭靠中心位置的畫面
故能讓整個畫面都使用到更好的畫質部分
舉個簡單例子:像是口徑蝕就會少很多
: 差異只有在兩者感光元件及轉換的部分,
: 但這部分實際上根本不涉及鏡頭的物性。
: 等效焦距很多人有迷思,APSC可以乘1.5或1.6,
: 那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APSC的50mm鏡頭不直接標75mm好了?
: 但你實際用過APSC鏡頭接過FF就知道會有很明顯的暗角甚至黑圈,
: 原因就在於APSC由於感光元件較小,鏡頭不用做那麼大,
: 但本質上50mm就是50mm,不同片幅只是視角不同,不是改變焦段。
鏡頭的數字是 焦距
「透鏡中心至焦點的長度距離」
https://jth.ooo/ehlwke.jpg
不管它接上什麼相機都不會改變
: 標準鏡之所以為標準鏡是因為它在FF的視角最符合人眼,
50mm只能說在全片幅下
是類人類單眼的視角
而不是所謂的50mm視角最符合人眼
: 但到了APSC其實就不是這個視角了,50mm已經是望遠了。
: 總之,如果是因為APSC可以乘等效焦距的朋友可以重新思考一下,
: 沒有預算限制還是建議購買FF,至少你還有機會選擇裁圖,
: 感光元件尺寸造成的品質也一定有些差異,
: 當然,如果初學者預算少一些買APSC也沒問題,
: 只是想掃除一些迷思。
當然沒有預算的情況下
花的錢跟畫質幾乎能成正比
但如果要討論沒有預算就不用討論了XD
買最貴的就對了哈哈
==============================
推文中有提到片幅跟景深的關係
我四年前的文章有提到這部分
#1SPlcYeS (DSLR)
影響景深主要為三大要素
「焦距」 「與被攝物距離」 「光圈」
跟片幅無關
不把「模糊圓」加入計算是因為
討論景深通常以相同視角做討論
(不然畫面都不一樣了是要比什麼)
但若想改變「模糊圓」(感光元件大小)
那「與被攝物距離」必定會改變
無法固定「視角」即無法做有效的比較
也可以說是把「模糊圓」算入「與被攝物距離」(也被低消掉了)
==============================
推文中也有提到
「大片幅對於雜訊的控制能有所提升」
但其實不完全正確
因為真正影響雜訊的是「單位感光面積」
並不是因為片幅的大小
如1200萬畫素的APS-C對雜訊的控制就能比3300萬畫素的FF好
32um>26um
因雜訊產生原理是單位感光接受光訊號的時候
只要光訊號能量低於ISO增益帶來的雜訊
就可能使訊號被淹沒 產生雜訊
單位感光面積越大能接受到的光訊號越強
故雜訊越少
所以a7s系列都只有1200畫素
並且能在極高ISO碾壓其他人
==============================
老話一句
攝影真的沒有什麼絕對優勢的東西
都是一直去取捨各種因素
換來的主觀最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