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 Z, R 系統推出的長焦鏡端倪未來專業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2:32:07
本篇主要是透過目前至今也超過五年歲月,究竟 Canon R & Nikon Z 新接環帶來了哪些超
過 300 端的鏡頭,如此的佈局是否暗示未來專業相機的出路勢必只能往中長焦發展?也歡
迎各位先進發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價格參考B&H網站的產品未折扣前之原價)
以下是 Nikon Z 系統長焦超過(含) 300 端的鏡頭:
1. ($1297, 725g). Nikon Z 28-400mm F4-8 VR
2. ($4796, 1390g). Nikon Z 600mm F6.3 VR S
3. ($1896, 1955g). Nikon Z 180-600mm F5.6-6.3 VR
4. ($15496, 3260g). Nikon Z 600mm F4 TC VR S
5. ($3246, 1160g). Nikon Z 400mm F4.5 VR S
6. ($6496, 2385g). Nikon Z 800mm F6.3 VR S
7. ($13996, 2950g). Nikon Z 400mm F2.8 TC VR S
8. ($2696, 1435g). Nikon Z 100-400mm F4.5-5.6 VR S
由上至下代表新至舊。看到上面這些鏡頭,說真的,我想至少有一半以上鏡頭您應該是
至今尚未知曉。原因很明顯,就是太不平易近人啦。
相對來說,佳能跑的似乎就比較踏實或說平價許多,如下,畢竟從f11這類產品切入真的令
人感到驚奇:
1. ($1899, 2050g). Canon RF 200-800mm F6.3-9 IS USM
2. ($9499, 2590g). Canon RF 100-300mm F2.8L IS USM
3. ($19999, 3340g). Canon RF 1200mm F8L IS USM
4. ($16999, 3140g). Canon RF 800mm F5.6L IS USM
5. ($649, 635g). Canon RF 100-400mm F5.6-8 IS USM
6. ($12999, 3090g). Canon RF 600mm F4L IS USM
7. ($11999, 2890g). Canon RF 400mm F2.8L IS USM
8. ($999, 1260g). Canon RF 800mm F11 IS STM
9. ($799, 930g). Canon RF 600mm F11 IS STM
10. ($2899, 1370g). Canon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看起來f11這類超小光圈產品只要公司願意開發,我想消費者都能夠買單,而這也是目前尼
康和佳能的最大差異,超小光圈雖然犧牲掉的是感光度,不過這恰好也可以彌補大感光元件
先天的優勢,相較於手機的1吋感光元件。
另外,大家也可以留意到的是,這些部署的產品,目前廣角端最廣的也只有一顆到28,其餘
都是從100開始,這是否也再次說明未來專業相機的出路(?)
未來大手機時代,感光元件的大小或許會因為軟體突破將此先天體質優勢拉近,但遠在天邊
的木星等等拍攝物,或許就是各位我們未來新開闢的戰場。
而決定這個戰場的不是你我,而是早已慢慢部署這篇市場的大公司。
20年前或許當你的專業相機洞悉整個月球表面,身旁好友無不為你感到驕傲,20年後或許人
人要比的是誰能夠拍到那個...未見的外星生命!?
總之,AI帶給手機的軟體優勢,專業相機總有一天能同樣擁有時,還是可以想見未來玩相機
的樂趣就是。
作者: heero0333 (hero)   2025-01-28 12:37:00
以後直接 deepseek給我一張圖 這樣就有圖惹 不用去拍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1-28 13:13:00
除了28-400有搞頭 其他鏡頭真的還好覺得一般使用者用到300就差不多了不如來一隻輕量小光圈的28-300 還有恆定f2.8的中長焦段當然輕量大光圈的28-300也不錯 但應該頗難
作者: tweisun (TWS)   2025-01-28 14:04:00
感覺發文者是c用戶,我N家的都認識,c家f11的超陌生另外,沒有附上價格的比較,沒感覺到那裡平易了
作者: NLC1996 (NLC)   2025-01-28 14:27:00
N家遠攝一半不知曉?喜歡N家的人不會看rumors 或是新聞嗎?價格原本就都不是問題有也是我口袋的問題 還有canon出F11的鏡頭就是搖讓用戶有更多選擇 或是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吸引用戶買長焦鏡頭 Nikon 就你列的幾乎都S line鏡頭 本來就不是以這個目標去造鏡頭 還有100一下的鏡頭光圈更大的鏡頭都有怎麼不說 跟相機只能往長焦段發展什麼關係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4:32:00
本篇沒有完全黑N or C,兩家也都有,但以長焦部分可入手的真的只有C
作者: whizz (澄)   2025-01-28 14:47:00
deepseek給我一張64坦克壓人圖......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5-01-28 14:55:00
Nikon 863明明就神鏡,什麼叫只有28-400可入手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1-28 15:01:00
沒有說其他鏡頭不好 是回應大手機時代如果是長焦部分863我當然知道神 但如果是大手機突破路線之一肯定是平價中長焦和大範圍變焦鏡 但是超長焦太侷限了不適合多數使用者
作者: a5150219 (.......)   2025-01-28 15:30:00
長焦不是我這種業餘人士會用的東西,我也不覺得這會是顯學,畢竟適用場景太少我覺得平價輕量大光圈標準鏡頭對我的吸引力比較大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25-01-28 15:38:00
我有nikon 663PF 我希望廠商多出一點這種輕巧的超長焦
作者: qss05 (minami)   2025-01-28 15:49:00
現在旗艦主要也是賽事或生態用,所以說長焦是專業的戰場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中短的大部分都是藝術類的,有些可以後製或重現,就算用過時的機器也沒關係,現在相館還一堆還在用D80咧,反正燈打夠剩下進電腦處理就好
作者: wolfjk (一介凡狼)   2025-01-28 16:10:00
舉例失敗,sony銷量最好也沒有推一堆小光圈長焦,這路線圖只能說明canon不想走跟S、N一樣的路線而已。預算敏感型消費者反而會拿旗艦手機或旅遊鏡應付長焦。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6:24:00
本人目前沒玩索尼,不了解那片光景,但單純從EF, FX到R, Z發現,似乎R, Z接環是為了長焦鏡頭埋的伏筆,畢竟從未改過的尼康大大,可是第一次改
作者: ddkkz2003 (eyebear)   2025-01-28 16:27:00
覺得RF還有像 N的663 863一樣出中階超望遠定焦的空間可以作為EF500 F4的繼承者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8 16:51:00
為什麼不討論Sony,你看不起我們Sony嗎?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6:52:00
有點類似為了平衡重量體積,於是進行光圈和焦段二選一的遊戲,看起來大家目前選的都是焦段,原因或許是軟體的進步!?抑或是未來有沒有可能不玩全片幅,而往上發展中片幅,直接底大壓死人@@?沒有看不起Sony, 都開放討論, 因為索尼在微單市場已久, 看不出來轉變的趨勢, 相對尼康佳能, 當然如果有人可以特別針對索尼近五年開發的鏡頭做分析, 或許也會看到有一些痕跡猜測中片幅是這樣說,意思是有沒有可能有些目前的FF鏡頭實際上也已經可以裝在中片幅的感光元件做拍攝,似乎從未看到有人質疑
作者: kiyoshi520 (大叔)   2025-01-28 17:12:00
看不懂這文要表達什麼。而且要比也該把副廠的納入吧。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7:22:00
從EF, FX接環到R,Z新接環近五年的鏡頭變化帶來的意義
作者: dnawars (銃康挑作樂工坊創意總監)   2025-01-28 17:26:00
我不同意樓主的看法 但沒必要戰品牌 肯學攝影並揹器材出門 不是摸摸黨 換換病 問問哥之流的器材愛好者 就值得尊敬攝影愛好器材的遠比研究怎麼拍好照片的多出許多 走到這步的也只是補貼大家便宜買二手的分母人而已 分攤研發量產費用
作者: nathan2000 (風間仁)   2025-01-28 17:30:00
3C玩家各有需求的點,你的需求目前就是砸大錢背火箭筒,而且是沒有捷徑那種,AI猜圖的效果有多爛光學鏡組就能多貴.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7:35:00
更準確來說是,未來是否100mm以內的拍攝,只需要使用手機加上腳步往前移動和一顆100-600mm的輕便小光圈鏡頭加上腳步往後移動,以達到所有拍攝任務
作者: tweisun (TWS)   2025-01-28 17:59:00
我沒有要黑誰但是c超牛B的意思。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18:05:00
未來或許是「二機一鏡」時代,而非過往「一機二鏡」,因為有一機肯定是手機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8 19:46:00
你為什麼忽視我Sony家,你是不是討厭我Sony
作者: slategray (青灰)   2025-01-28 20:02:00
你要不要直接講自己用過哪隻有什麼心得實在看不懂你在使用什麼角度做比較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21:21:00
已經新增Sony, Sigma, Tamron無反時代的長焦供參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8 21:47:00
那麼富士呢?Olympus呢?難道小底沒人權嗎?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22:41:00
富士並沒有底小,相對的,上面回覆也有提及,若未來Z9, R1後續機改採用中片幅的話,屆時可以想見全片幅和m43恐成....但以上也都是猜測,所以這邊單純還是先以大眾市場為主做討論端倪未來專業市場相對手機來說的優勢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8 22:46:00
多分析一點其他廠牌啊,我覺得你講的很好,獲益良多,版上的人也一定都這樣覺得,這樣的高見我們大家都洗耳恭聽,比看新年特別綜藝節目好多了!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5-01-28 22:47:00
有點看不太懂 你的論述是:因為c家提供且佈局了平價長焦所以未來基本上相機出路只剩下中長焦了 而且因為相機廠商的佈局出來的市場 未來大部分人比較沒有什麼興趣拍什麼日常生活 大部分比較想拍超長焦 甚至會開始流行想拍深空攝影 以尋找未曾發現的星體甚至外星生物為攝影新戰場? 至於Sony/tamron/sigma家比較沒有這樣的視野去佈局平價長焦所以註定會被時代淘汰?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8 22:49:00
另外,基本上發文也已經還蠻明示手邊的器材是哪幾顆了,如果你還不清楚C800f11 C100-400兩隻便宜大碗的話,可以也先來試試看,後續可能會以C100-500為志,如上述回覆的內文也已經提示,但還是得觀望二手市場的動向倒也不是認為其他廠牌會被淘汰,反倒是認為佳能的佈局應該會是未來最佳解但這一切也都是猜測,所以才想說聽聽各位先進想法哈已標示所有建議售價美金供參。Sigma 60-600 看起來的確為索尼帶來更多精彩可能,如果沒有原廠情節的話。看起來光圈和焦距都完美,但S60-600重量部分就是硬傷了,和C100-500的重量差了1kg...
作者: JYHuang (夏天到了,冷不起來了說)   2025-01-29 00:21:00
前兩週去亞太看統一春訓,看到好多拿RF100-400的球迷現場只有我帶200-800,去年還有看到兩管RF100-500(都女生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00:25:00
100-500比200-800輕近700g的關係(?
作者: JYHuang (夏天到了,冷不起來了說)   2025-01-29 00:27:00
100-500比較好買到(無誤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00:32:00
這兩顆的推出的時間的確差很久第一顆和最近的一顆
作者: JYHuang (夏天到了,冷不起來了說)   2025-01-29 00:35:00
RF APS-C + RF 100-400相對親民的價格,算是好入門的組合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00:45:00
總得來說,我個人感覺尼康的鏡頭技術或許是最強的之只是不太跟著一般世俗走,可以從C 800 f5.6 和 N800 f6.3 的建議售價(MSRP)看出其潛力
作者: flyinsky1988 (Karthus)   2025-01-29 02:06:00
z卡口的663、445根本平易近人,再不濟也還有F卡口的556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07:07:00
加入重量來看後,N的4.5, 6.3光圈鏡頭真的有點變態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9 09:42:00
富士呢?都說富士了,那Olympus呢?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11:11:00
M43:O可以看到近幾年有明顯針對長焦鏡頭做佈局,P則沒太多動作如果想要玩長焦4k錄影的朋友,我覺得M43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9 12:21:00
可以列一下手動老鏡嗎?我也是一位手動老鏡愛好者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14:00:00
http://camera-wiki.org/wiki/Nikon_F_mount_lenses已簡易提供N家老鏡300端以上供參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9 16:56:00
你真厲害,可以列一下DSLR時代的canon鏡頭供比較嗎?畢竟有些人有預算考量,而且現在轉接環品質都很好,可以讓高cp值的EF鏡在新時代的機身復活
作者: rinkai (玉串)   2025-01-29 17:59:00
olympus現在研發鏡頭的能力有待驗證,之前出的都是sigma用剩的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18:21:00
抱歉,cwc大大,你問的問題太多了,恕我實在無力回覆單一帳號這麼多內容https://i.imgur.com/WH9FFgB.jpeg
作者: helixc (@_2;)   2025-01-29 20:19:00
想說的太多 就發了兩篇文(掩面)
作者: cwc5566 (張無忌5566)   2025-01-29 21:12:00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22:56:00
為了不想要生出第三篇文章而已如果有稿費拿,我可以盡量讓您問
作者: helixc (@_2;)   2025-01-29 23:36:00
樓主整理那麼多器材型號很佛心啦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29 23:54:00
謝謝支持
作者: callmeshan (Lawrence)   2025-01-30 08:08:00
某人在無意義的刁難而已啦 別在意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2025-01-30 09:09:00
另外大家也可以留意,未來會不會出現所謂的底小壓死人的另類佳話,意思是,800mm端上2倍增距鏡後,佳能的1.6倍APSC,硬是會比其他廠多出那個160mm,雖然說2560mm和2400mm理應看不太出來就是@@格式內容看起來一直會跑我可能不要再編輯文章好了,各位就先將就一下
作者: dddaiel (開心先生)   2025-01-30 15:04:00
又要人家一直加,不知道是在做啥,那你不會整理嗎?樓主真的有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