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正義逆位》社會派警察程序本格推理

作者: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5-08-17 18:54:04
※ [本文轉錄自 MysteryStory 看板 #1LqRqpaV ]
作者: geniusleuth (相信台灣,堅持本格) 看板: MysteryStory
標題: [心得]《正義逆位》社會派警察程序本格推理
時間: Mon Aug 17 18:53:09 2015
原文發表網址(附書籍圖片和超連結)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3621746
知言首度在推理界嶄露頭角,是她以警察程序懸疑類型的短篇〈Absinthe〉榮
獲第六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那年我剛進協會,也首度參與評審事
務,但老實說,我不大喜歡〈Absinthe〉這篇作品,因為通篇解謎成分不算太
高(至少跟其他入圍作相比,在四篇之中解謎性較低)。
即便〈Absinthe〉得不到我的喜愛,但我還是很樂見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總算出現一篇風格迥異於本格推理的首獎作品(前幾屆都是本格推理獲獎)。
睽違多年,知言總算推出她的首部長篇力作《正義逆位》。
本來我還在想《正義逆位》是不是也走〈Absinthe〉的警察程序懸疑路線,但
當我閱讀到中段的時候,解謎的元素持續浮現出來,即便外殼是不折不扣的警
察程序小說,但內裡卻是依舊遵循著本格推理的調性,相當能滿足我這類鍾情
本格的推理迷。
對我而言,除了剛開始講人類生物資料庫和檢體銷毀的橋段資料化情報過多太
硬不易消化之外,故事一進入到警察李明克辦案的過程,就開始變得順暢好讀
,而故事中後段的發展與轉折也相當精采,推論堪稱嚴謹,劇情更不時緊扣著
「正義」這個主題,讓這部作品也蘊藏著社會派的人性關懷。
以首部長篇作品的標準評判,《正義逆位》無庸置疑拿到了高分,就算不以處
女作的標準來看,《正義逆位》也絕對算得上是佳作,尤其是我在閱讀的過程
中,發現書中的若干情節竟然巧妙地預言現今某些時事,這更提高了我對此作
的評價。
像是書中某女角高佩芬的所作所為及其遭遇,就讓我聯想到柯文哲醫師在2014
年競選台北市長時,面臨到對手陣營提出器官摘除和器官移植的指控;由於這
些指控很可能會影響國內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意願,因此引發醫界大肆抨擊那
些政治人物竟為了一時的選舉,作出不實的指控,導致器官捐贈制度崩毀的可
能性發生。
當時,就有人提出這樣的說法:倘若真的演變到最壞的局面,那麼那些為了一
時的選舉利益、不惜提出不實指控抹黑對手的政客都不擔心自己或自己家屬哪
天可能需要移植的器官,卻因為大眾對於器官摘除移植的疑慮而放棄器官捐贈
,導致無捐贈的器官可用?──這樣的情形豈不跟書中的情節相符?但本書早
在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前就已經完成,這個幾近精準命中社會現象的預言式
情節讓我忍不住驚呼「這真是太神奇啦!」
講完《正義逆位》的優點,來講講幾個我個人不大滿意的地方,首先是犯案過
程的簡化,除了第一件案子作者將兇手的犯案經過寫出之外,其餘的案件都是
由(兇手和被害人之外的)第三者轉述,省略了兇手犯案的經過。
當然,要解釋成由警方角度來看這起連續殺人案也不是不可,但我卻覺得少了
些許臨場感(此外,書中某女角謝淑芬我一開始還想說此人是誰,往前翻才知
道她是謝姓婦人,我想如果將兇手犯案的過程寫出來,那麼多少可以增強讀者
對這個角色的記憶)。更何況作者在第一件案子寫出兇手犯案的經過,後幾件
若比照辦理,也不會有不協調的情況發生。(反過來說,所有的案件皆寫出犯
案過程才有一致性,這算是我個人的偏好啦,有點近似推理作家范達因覺得19
這個數字不好、硬湊「推理20誡」那樣的偏執)
其次,是台語的使用,書中不少字句用了諧音擬聲,像是「阿洗瞎郎欸?」這
句話,我一時之間無法意會過來,必須得直接念出才知道這句的意思是「啊那
是誰的?」(但令我納悶的是,書中某些字句卻又採用了台語文書寫,像是對
話中曾出現「冇」這個字)
只要文中涉及台語的書寫,我一向不大喜歡諧音擬聲,一方面是這樣沒有比較
好理解,另一方面是這樣的寫法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十個作家用諧音擬聲寫
一句話,可能會出現十種答案。(不過我倒是可以接受一些已經被網友大量使
用導致近乎約定俗成的詞彙,比方說「哭爸/靠北」、「啥洨/三小」)
最正確的寫法自然是使用台語文的書寫系統,但我卻也不覺得該這麼作,畢竟
台灣懂得台語文書寫的人不多,就算你能寫,卻也不多人能讀。(這點真的拜
KMT所賜)
那麼涉及台語的書寫究竟該怎麼作才好呢?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純粹以我個
人的喜好來說,我蠻偏好推理作家李柏青的寫法,幾個關鍵字句採用台語的寫
法,但大多數字句還是沿用國語的寫法。(是說即便柏青的寫法有時也不大好
理解,像是〈換帖〉裡曾出現「咬洨」一詞,我就不大懂是啥意思,根據小說
前後文,我猜「咬洨」應該指的是「叫小賀」的「叫小」吧XD)
儘管我挑剔地從書中找了幾處讓我不大滿意的地方,但整體而言,《正義逆位
》還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期待知言能夠繼續利用她臨床醫學的專業,在未
來持續推出新作,也許我們親眼見證台灣的「史卡佩塔」活躍在本土推理小說
當中的日子就快要到來了。
作者: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5-08-18 21:21:00
更正一下,<換帖>裡的"咬洨"是推理雜誌版本,但作者的部落格刊登卻是"教洨",因此應是台語"膽量"的意思http://blog.udn.com/Kea0111/38234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