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公案已經討論到爛了巴
再囉嗦一下發文表達小弟的看法
我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某作家的blog對這件事表達看法
他現在是認為:兩人各自發明,並非抄襲
根據是他個人後來的創作經驗
他某本作品中的絕妙詭計,意外地跟天樹征丸的探偵學園Q某本一樣
因為他本人事先不知道探偵學園Q那本, 詭計也是自己想的,
所以他認為是英雄所見略同巴
認為就那個分屍詭計那件公案來說 應該也是天樹征丸本人發明的,並非抄襲.
其實這種詭計撞到的情形 應該很多推理前輩都遇過
鮎川哲也 也有在創作手記提過詭計撞梗的問題,後續再說這點
對我而言
這毫無疑問 就是抄襲! 而且是無恥的抄襲!
因為不只是分屍詭計,另一個密室也是一模一樣,
一共抄了兩個詭計
以年代來說
島田莊司的那一本是1981年
而且是推理界鼎鼎大名的作品,更被認為是新本格的開山之作
天樹征丸 那本是1992年 相隔了整整十年
這邊回顧一下鯰川哲也的創作手記
鮎川氏是說日本國內有兩本傑出的推理小說,不幸詭計已經被國外作家寫過
在鯰川氏寫那篇手記的年代(戰後50-60s),
日本在戰時一度禁止推理小說,戰後引介翻譯歐美推理小說的進度不夠快,
以至於日本國內推理作家在不知曉的情形寫出一模一樣的詭計
可是
對天樹征丸來說,島田的作品這沒有國別語言翻譯的年代隔閡
不像大部分台灣人要看日系推理小說,要等個5-10年才有翻譯
對於想要創作推理漫畫的原作的人而言,
一個日本人怎麼會沒看過島田莊司的那一本
而且天樹征丸還是早稻田大學名校畢業的...又不是住深山封閉村莊
第二點 其實是思考林氏提到的那點
英雄所見略同,高手想的剛好一樣?
的確.就我們的生活經驗來說的確都會發生
你想到,我想到,他也想到
上述鮎川氏提到的,就是在時空隔閡下,日本推理作家創作了跟歐美一樣的詭計的例子
可是呢
我最想要表達的是
不是所有idea, 你我他都可以想到的
有的idea是專屬於個人的,
每個人的生活接觸到的人地事時物不同,每個人性格與興趣也會不同,
因此會有專屬你個人的想像力,別人不會想到
例如 很實際的體驗 : 男人不懂女人心
或許我的文字表達不清楚
用舉例的好了 最直接
克嬸的ABC 羅傑 東方快車 尼羅河
這四本如果克嬸當初沒寫,未來100年內,一定會有人寫出來
因為這是屬於只要認真想詭計的推理作家,都會想到的架構
只是克嬸先寫出來而已
還有一個例子是 克嬸自選最愛的其中一本,居然是跟昆恩兄弟某本最經典代表作撞梗的
兩個黃金時期的天王天后,居然都想到同樣藏兇手的方法
這就是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但是呢
這個藏兇手的方法,如果克嬸和昆恩兄弟當初不寫的話
未來50年,肯定會有人寫出同樣的詭計
因為這個藏兇手的方法不難想, 大概好一點的本格推理作家應該會想到
用不準確的話大概就是人類的"普世性"
或者理性去分析哪些架構哪些兇手類型哪些模式還沒被寫出來,用消去法
大概就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然後去創作
可是我們來看 島田莊司 那個分屍詭計
這真的是人人都可以想到的詭計嗎?
我覺得不是
至少阿加莎不會想到這個詭計
這是很專屬島田莊司個人性格與趣味的詭計,應該只有他才想得到
而且島田莊司應該也不是一想就想到的,他應該就如同占星術那本書中的偵探
看到那些紙張無意間"發現"的這個現象的
這個詭計如果島田不寫,可能一直都不會有人寫出來
因為這個詭計實在太特別了,而且是一個有很具體操作方式的手法
這應該是很屬於個人獨創的詭計,並非任一作家想要就想得到
我覺得所有的創作甚至學術研究都一樣
都有兩種
1.人人都想得到,看誰先研究,先寫出來
2.每個人都有其特殊性,只有某人才想得到寫得出來
島田那個分屍詭計,應該是2
天樹征丸在創作金田一一,設定他是金田一耕助的孫子
這也是沒有事先跟橫溝家屬取得同意,以至於之後橫溝家屬不滿這個設定
有這種不尊重原創作者的前例,
那麼天樹征丸抄襲島田莊司根本就不意外
除了分屍詭計,另外一個密室詭計也以一摸一樣,
同一本漫畫抄了同一本書的兩個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