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簡單的邏輯

作者: dayend (神無月)   2014-06-13 01:39:54
其實關於那些,也都很容易被理解,很奇妙地。
就像小三他們從不會覺得自己是小三,總以為自己是被愛的那一個。
噗嗤!但怎麼可能,如果對方愛你,怎麼可能讓你有機會被別人當小三?
別傻了!如果是愛,不管曾經經歷過什麼,都絕對會讓自己和對方在乾乾
淨淨的身分下站在對方面前,那才是一個正確正當並且會有善終的開始。
而那些人就是這樣,特定的一類人都很類似。他們早就套上婚戒,但在苦惱
著另一個貪歡的慾念,某些社會事件指標事件爆發後就開始自我安慰並且抓
回慣有的膽小,重新自我放棄並安慰地說著類似的話,說著類似那句最近最
經典的插畫女王之言:「以後不能再見面了嗎?」好哀怨地。
真是嘔心瀝血,自己憂鬱得像什麼一樣,疏不知背後刺傷了一大片無辜的人,
好一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就是膽小鬼」、「我就是害怕失去」
,如果承認自己不夠完美就可以傷害別人如此理所當然,這個世界究竟要法
律和警察做什麼?
我們受教育學會尊重與文明又要做什麼?
又要婚姻幹嘛?
其實也蠻好笑的,就是這一點,光是這一點我明白了不同;我們腦袋很清楚,
清楚知道連說個「順其自然」的資格都沒有,我們只能接受勇敢地放棄愛或勇
敢承擔自己選擇後的對錯;不為別的,僅僅因為最簡單的「善良」兩個字,
確實沒有別的,就因為我們堅持要「善良」。
愛從來都連帶著責任,不是拿來當作傷人工具的;婚姻本身就是一種不離不棄
的承諾;怎麼樣的人會帶著和別人的婚戒好委屈的說「我也愛你」怎麼辦?
我想就是自私並膽小的人吧!
而他們竟然也往往毫不避諱地承認著這些特點,這很奇妙。
膽小於不敢選擇所以把所有選擇都怪給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也因為膽小於選擇
了又無法勇敢堅持,他們總是讓我在回想起事務所那段日子歸納出這些人的特
質,也憐憫起那些心甘情願的小王或小三;終歸於一個很簡單的疑問、一個人
性的陷阱,我常常想問問這些小三和小王
「一個結婚的人如果會因為你而捨不得又念念不忘地精神式出軌,
你真的還這麼相信這個人會全心全意的愛你?你還敢相信啊?
一個連婚姻和誓言都可以推翻的人,你真能相信?
難道這些人不就是很自私地愛著自己並在嘗試滿足他想要的一切?
他們如果真愛你,會離婚之後再回來找你,不是嗎?」
在愛裡不理智的人總是以為自己非常特別,
但,即便在愛情裡,也往往沒有人無法被任何人取代;
除非你用一個絕對忠誠的婚姻,或者一個一輩子的孤單證明你再沒有別人,
那還稍稍可信。
人類發明婚姻某種程度是為了證明愛的無可替代性,卻沒有想到因為架構了婚
姻制度反而證實了伴侶時常可以被取代,於是世界有了一些新的選擇;有些人
非另一些人不可,當下無法再一起後來也並不互相綑綁,就算仍愛卻來不及
互訂終身,在不違反社會風俗也寧可對自己誠實的情況下,他們就單身著,
一輩子。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單身,為什麼要選擇一個人?
我會告訴你,我並不是要選擇「一個人」,而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
種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比較坦然、心安理得,不用只是因為需要陪伴所以找個人
一起生活但不那麼愛,那對自己也能活得很好的我來說沒有意義;如果不能跟
那個確定的愛廝守,我可以也寧願就這樣生活著,很開心愉快地,
至少無愧於人與己。
我的選擇,我全然承擔後果並不想其他可能傷害他人的可能性。
這類單身者並沒有可笑地想要證明什麼,但某種程度在愛情上確實就是
「經過了這些人之後,我也並沒有再想要其他人了,
我尊重社會所以也不去成為第三者或者隨便找個不討厭的人成親。
也許我們更重視婚姻,所以才選擇不去猥褻婚姻的一切。」
而這跟鰥夫或守寡的人也沒有什麼差別,需要伴侶的人會再度去尋找享樂的樂
趣,而有群人就是可以帶著回憶很自在地繼續行走人間,且不介意與失去的與
回憶共處。
###
讓你當小三或小王的人不愛你,他們有沒有告訴過你,他們讓你在世人面前連
傷心的資格都沒有?
很可悲地說,這虛偽的人間道德包袱下,哀愁也有正當性似的,管太多的世人
連小三和小王的道德也管得一蹋糊塗,彷彿他們連傷心的正當性都沒有。
當然應該要哀傷,哀傷於一個不負責任者的膽怯。
讓你成為小三或小王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連你最基本喜怒哀樂的情緒正當理
由都剝奪的人,不管你願不願意,這世界的道德觀會取消掉你所有感情上情緒
的理由;即便是你心愛的人死去,可能都無權掉淚或去說聲再見,人們用一句
「你憑什麼哭、憑什來上香、你憑什麼」將你再度傷害得不成人型,你才發現
一直都是你愛他而不是他愛你,你才檢討起小三和小王這兩個字根根本本地就
不是一個關於「被愛」的稱呼,從不。
當你意識到這,你的人生也已回不去某個簡單的時代了。
###
人是不斷改變的,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有些人在時間的流裡會從適合變成不那
麼適合,而另一些會從不適合慢慢地變適合,重點永遠在於,懂不懂得尊重和
珍惜。
結婚只保障這些懂得尊重與珍惜者的幸福與快樂!
這完全沒有半點假話,婚姻會考驗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讓這個人的高貴或低
劣,聰慧和駑鈍隨著時間展現出來。
當歲月將原本適合的變得不那麼適合或變得沒那麼激情,愚劣者便開始懷念起
外頭曾經存在的美好激情;他們會說著多好聽的話「那才是真愛、是愛啊!」
然後呢......一大堆烏鴉飛過天空。
歐!那帶著你的婚戒那個不是愛嗎?還是叫以前的愛?
懂愛的人不把愛情分為現在或以後,因為假設能這樣區隔,那麼世界將沒有恆
常的愛,就都是一段時間、一段時間的喜歡罷了!
如此說來,結婚如果不是因為相信愛不會變質或是值得長久廝守扶持相伴下去
的,那幹嘛要有婚姻?要婚姻幹嘛?
愛是連帶責任的,是思考未來的,不被時間切割分段的;愛是能在平淡中追求
同步學習讓彼此更加適合的,而不是被動地等對方來配合或讓自己喜歡,愛從
不是該被那樣消極對待,任其變淡、變習慣的。
戒指,是在讓手指戒掉不斷想要牽住別人的手這件事的;它在告訴你從此以後
你的牽手就是那個戴上跟你成對婚戒的人,連說跟第三者的愛情掙扎就「順其
自然」的權利都沒有,戴上婚戒就無權讓婚姻有第三人介入;要是有人套上戒
指後還說這樣的話,那想必不是還沒學會責任就是完全不懂愛與婚姻。
那麼,跟馬卡茸總統想必有腦殘的立場一致:先結婚嘛!不適合再離啊!
那到底跟談戀愛有什麼不一樣?如果可以因為不適合就離的話,還是要增加律
師群們的收入?呵呵!
離婚可以是一種人生的調整,但調整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自己不聰明」。
對於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敢勇於簽約的狀態,就是婚姻本身的特性;沒有人會在
不確定將來種種的時候為自己的未來綁約,但婚姻就是在做這件事。
也只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吸引力法則就是,物以類聚罷了!
###
在多角關係裡,如果你是混亂事件造成的關鍵主因,
那麼,我能說的唯一一句就是~
厚道,就是你承擔起自己該的責任;而不是放著擺爛或等它順其自然。
曾經處理過各式各樣的婚姻官司,我也僅能得出那樣的結論而已,很久沒碰條
文也不願意再碰,實在也是因為體認到那些不願意懂的人,說再多也
是永遠不會想要改變的。
人生說難也不難,都可以簡簡單單可以定位自己,仔細看看你自己身邊的朋友
都是哪類人、怎麼說話、說怎樣的話,也大概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
作者: icanstill (雷特__楓飄)   2014-06-13 14:59:00
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