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第一位假新聞受害者!呂秋遠用這段歷史的前車之鑑,道出亂造謠的代價有多大
假新聞,古代稱之為謠言。中國最古老的謠言,來自於褒姒,這個女人是周幽王的王后,
她得了一種不喜歡笑的病,但據說她笑起來很好看,周幽王於是納了虢石父之議,舉烽火
召集諸侯於驪山前,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並非外患,只見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飲酒作樂
,只好狼狽地退走,褒姒終於開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後來周幽王的前岳父申侯聯絡
鄫侯、犬戎入寇,大舉進攻鎬京,此時周幽王正與褒姒縱情享樂,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
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戎兵於是滅掉西周。
這是國王為了讓老婆笑,而製造的假新聞,並且導致亡國。可見,假新聞在中國古代就已
經盛行,甚至可以滅掉一個朝代。假新聞並沒有在現代比較多,只是因為網路媒體過於發
達,因此傳播速度更快,這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分析,如何分辨假新聞。
有必要分析,如何分辨假新聞。
1.你必須要少一點顏色:沒有顏色是很難的,在台灣這個社會裡,越是強調自己是中壢客
倌,越是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偏好的政黨或政治人物,這並不丟臉。只不過,假新聞與顏
色無關,你可以討厭謝長廷或柯文哲,但是不能把他沒有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塞到他們
的嘴巴裡。如果因為顏色,而一概相信所有的顏色媒體報導,不知不覺就會成為假新聞的
推波助瀾者。
2.要慎選閱聽的媒體,不是大的就不會出錯:有些媒體為了搶快,可能會直接從PTT或臉
書擷取文章,但是不做查證。有些媒體則是斷章取義,把前後文去頭去尾,以抓取讀者的
眼球。有些媒體,則是為了某些老闆的政治目的或金主的特殊要求,直接製造虛假的訊息
。基本上我們都知道是哪些媒體,這裡就不用多說了。至於來自某些特定國家的IP散佈的
新聞,可信度就偏低,根據英國研究顯示,這個應該不用解釋。
3.可以注意新聞裡是否具名報導:如果是「本報綜合報導」,這部分可能會帶有太多主觀
意見,或是編輯擷取自己喜歡的內容,天馬行空亂說一通。第一線的採訪記者,與大後方
的編輯,很多時候都會有落差,一個負責任的記者,原則上不會讓自己與假新聞掛上等號
,也不會讓編輯任意更改他的稿件。
4.分清楚評論與報導:評論,偏向主觀。報導,偏向客觀。所以看到媒體上的文字或影音
,自己要能夠分辨哪些是撰文者的主觀看法,哪些是較為客觀的事實。報導為假的可能性
比較低,但至少有真假可言。評論則沒有真假,只有善意與否而已。有些惡意的評論,不
稱之為假新聞,但是盡量不要點進去看,以免傷眼傷心。
5.標題殺人法:有些人會被標題吸引,因此讓撰文者賺到點閱率。有些人則是只會以標題
作為已讀的依據,認為自己看完標題等於看完新聞,這也是假新聞四處流竄的原因。但是
請記得,從來沒有幾個字的標題,就可以說明一件事實,所以請記得要把全文看完,看完
以後,才能「初步」分清楚是報導還是評論。不過,這只是初步,即便是報導,裡面也有
可能有虛構的事實,基本上有「引號」的說法,在新聞倫理上都是引用當事人原文,比較
可以參考,但還是要參照前後文,才能看出當事人的脈絡。
6.政論少看,血壓不亂:政論節目與延禧攻略,我寧願你選擇後者。雖然延禧也是虛構的
,至少幾十分鐘內,你還可以看到想像中傅恆的帥。但是一小時的政論節目,只有血壓升
高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他們不是當事人,如何把真相說得跟天橋下說書的一樣?
7.通常很離譜的事,一定要靜觀其變:當你看到某些圖片,覺得很訝異,請相信你的直覺
,有可能是假的。當你看到某些言行,覺得很離譜,請靜待事情變化,其中必定有詐。基
本上,越是高層的政治人物,他們出錯的機率不會太高,通常講沒用的幹話會有,但是言
行激怒選民的機率低。請不要看到某則新聞、照片,就急著轉貼或是出言譏諷,基本上,
以後打臉自己的機會很高。
8.如果有,盡量看原文:通常總會有一些報導,會把當事人所說的話,原原本本的說明清
楚。如果是國外報導,就盡量看原文,畢竟有些編輯的英文不太理想。如果是國內報導,
就盡量把當事人當時發言的紀錄找出來,仔細看完發言的脈絡。對於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會明確很多。
9.要使用你的腦袋分析:腦袋、腦袋、腦袋。腦袋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燉的。對於任
何人(包括我)的評論照單全收,對於任何媒體的發佈的消息全盤接收,只會讓自己的腦
袋變成半獸人,要不斷思考、判斷,建構自己的價值觀,這才是分辨假新聞的重要方式。
10.不要動氣:最後,你可以難過,但不要失望。你可以無奈,但不要動氣。民主政治的
可貴之處,在於開放的環境引來許多假新聞,但都有機會澄清。而封閉的社會裡,最大的
假新聞來源,往往就是政府。善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在選舉的時候
,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這樣就夠了。
至於褒姒,她實在很倒楣。因為西周末年,根本沒有烽火臺,烽火臺是漢朝以後的事情。
而且周幽王的前岳父,也沒有攻打鎬京,是周幽王自己去攻打前岳父,前岳父才聯合犬戎
反擊。看起來,褒姒才是中國第一位假新聞的受害者,男人編著的歷史,就是喜歡把滅國
亡朝的責任,丟給女人,如此而已。
噓...
呂秋遠大大
那個...
但近代考古研究發現另一說法,李峰《西周的滅亡》一書認為沒有證據能說明先秦已有烽
火台的設施,目前發現的烽火台遺跡全是漢代所留。況且此事最早的記錄是出自呂氏春秋
,寫的是"擊鼓戲諸侯",然史記卻記是"烽火戲諸侯",二者差異甚大有疑義。
2012年初,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
戲諸侯」相左。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后外家申國,申
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
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
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呂秋遠大大 你說 假新聞要小心 可是你也被騙囉
為什麼呢
看到 "烽火台全都是漢代所留"
然後呢
史記誰編的
司馬遷 西漢人
OK
為什麼 他要這樣子講
中華民族 講究正統正宗
"幽王三年,美女褒姒入宮,得到幽王寵愛,不久懷孕,生下一個兒子伯服。於是幽王廢其
正室申后與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
司馬遷的老闆 漢武帝 劉徹
前元四年(前153年),劉徹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膠東王。同年,景帝的長子、他的異母
長兄劉榮獲封為太子。前元六年(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第二年(
前150年)春正月,廢栗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為皇后,丁巳,
劉徹被立為太子。
大家都知道 漢武帝 是個愛面子 好大喜功的人物嘛
所以 把祖宗的資源
(劉邦開始 為了讓生民喘口氣 所以 採取黃老道家的 無為而治 因而創造了文景之治)
全拿去打匈奴了
因此...
他會喜歡司馬遷這麼說他嗎?
司馬遷獲罪
早在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漢武帝翻閱《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後,
認為司馬遷的敍述有意貶損自己,不禁勃然大怒,命人削去了書簡上的字,並把這些書簡
扔掉了,可見當時漢武帝對司馬遷已經甚為不滿。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
敗被俘,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叛降,全家當誅。而在這時,身為太史令的司
馬遷卻爲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兵敗投降是因為「矢盡道窮,救兵不至」,而且李陵
是希望「欲得其當而報漢」。李陵雖然兵敗,但是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所摧
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
司馬遷這番表述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理解,漢武帝認為他是藉李陵之功,詆毀這場戰爭的
主帥李廣利(此人為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進而批評自己用人不當,造成軍事失利
,再加上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內容有意貶損漢武帝的心結,在大怒下將司馬遷投入牢獄
,以「誣罔」(欺騙皇帝)的罪名判處死刑。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種是
「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另一種是按照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法律「死罪欲
腐者,許之」,處以腐刑(閹割)。由於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司馬遷只得接受
腐刑。對此他曾表示過「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
。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
懂了吧
大家都知道 史記 是在他被宮刑後 在牢獄中著作的
試問一下 聰明人都知道 皇帝多不爽你了
那你會小心避免 要不然 皇帝一下令 你的傳世之作 將會全部消失
(就像 華陀 把他的精華所學給獄卒後 接著就沒有下文了
因此 敏感的地方都會修改
今天 你敢下筆說 周幽王 因為愛一個女人 所以 直接把太子給廢了 換人
(在當時的封建制度下 對於諸候是多大的打擊
(WHY?
(封建制度能維持 是建立在 國家宗法的制度上
(你今天 會因為女人
(直接隨便把太子給廢了 改天 會不會 也把我 直接隨便給廢了 領主換人做!?
進而 導致 諸候冷眼旁觀
就活生生地讓西周滅亡
看看前面
劉徹
好大喜功 愛面子
他允許司馬遷如此做嗎?
啊~ 你是不是用西周滅亡的例子(廢長立幼 違反宗法 進而導致 封建制度 分崩離析)
來噹老子!? 來暗諷老子!? 找死嗎?
因此
司馬遷才改成如此下筆
要不然 史記早就被劉徹給燒了吧
(聰明人都知道 一旦得罪好大喜功的人 以後 一根毛 都當成一把劍了 對吧
想想看
看看 大陸
連文革 原本課本上是負面評語
現在都改成 正面 或是中性評言了
(因為習大大 要捧毛澤東嘛
對吧
總而言之
人啊~ 思維要廣 要大啦
因此...
史大大
我笑了
噓...
沒人知道
一個人 想用歷史中的假新聞事件來開頭 並說明 如何 分析真假
結果 他反而用的是這個事件 本身就是假的
有種聰明 反被聰明誤的感覺吧
自己栽在自己的手上之感覺吧
哈
我笑了
噓...
應該沒人會注意吧
人家可是台灣知名人士 意見領袖呢
低調...
要不然 這個包太明顯了
哈
喵=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