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庫

作者: tzboy (tzboy)   2022-06-07 19:28:01
參考書目:財祿因果論
第五章  財庫大小知多少
財神比干 降
中華民國100年7月17日 歲次辛卯年六月十七日
詩曰:
尋幽漫步菊飄香,
翠柳戲堤燕雀忙,
試問人間何處有,
念移興至即仙鄉。
亘古以來,常有句【性相近,習相遠】的名言留傳,所以世人多少可知人的天性
相差不遠。不過,之所以產生了差距,是後天【習】的功夫下了多少,才有日後的分野。
這個道理,人我皆知,只是實踐的過程實在困難重重。
降生在不同的環境,是夙世累積的善惡結果。但是命雖天註,總還有突破的空間。
比如:活佛轉世,縱然具足慧根,倘若不加上後天的學習,根器猶然無法啓發。
誠如此理,世人降世都有一個使命—不是還債,就是報恩—所以,天生我材自有我用,
斷然不可妄自菲薄。尤其受雇於人,應當盡忠盡責,以爲雇主奉獻。
因爲一輛日行千里的汽車,還是從一個個螺絲組成,所以,應發揮自己的才能,
不管職位高低貴賤,只要認真以赴,身爲服務生也有許多可以學習的技能。
人的成長及歷煉,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由淺至深,由小至大,都是成長的定律,
從來沒有生下來就知道未來的種種。因此,學習如何將見識增廣、變深,
便是考驗人的心志。
比如《逍遙遊》提到【小知不及大知】。雀鳥譏諷鵬鳥的志向,是因爲缺乏遠大理想。
而鵬鳥因爲格局較雀鳥大,視野不同,雖然一時間遭受諷刺,但長遠觀之,
獲勝的仍是鵬鳥。
財庫大小知多少,是因爲格局的大小而定論財庫。比如:命相師時時論斷世人之財庫
貧乏,但以另一觀點論之,財庫有多大,而財帛又有多少?以量化計數,
如果財庫是十甲大,而財帛是其中的一甲,以比例觀之,當然貧乏,
但一甲的財帛卻可讓世人享受一生榮華富貴了。
所以,世人對於財庫大小總有迷思,乃致於頻補財庫,卻不知將行事格局放大,
從中努力,所以時常哭窮鬧貧,其來是有脈絡可以依循的。
心理有個健全的發展,透過不斷的學習,而將格局放大,再輔以功德轉化補其財帛,
才是求財的正道。盼世人悟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