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 嗯

作者: htx9 (螞蟻)   2022-08-16 21:18:51
看完一本書《曼哈頓名醫的萬能健康法》,這本書主要講維持較高體溫的重要性。
體溫降低1度C,免疫力會下降30%; 但體溫上升1度C,免疫力則增加500~600%。
一般人體溫在36.5~37.1度之間,Google看是正常口溫(耳溫)36℃ - 37.4℃。
不過不同測量方式(口溫、耳溫、腋溫、額溫)可能有不同範圍,不管如何,本書指明低體
溫會造成罹患各種疾病的機率大增,因此我們要將體溫維持在正常水準以上,每天至少一
次讓體溫提升1度C(如透過泡澡),將可以提高免疫力、自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穩定
、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症狀等等的好處。而提升平均體溫最好的方式就是鍛鍊肌肉。
造成低體溫的原因有許多,壓力、作息不正常、多食少動、長期吹冷氣、時常吃冰涼飲
料食物等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壓力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血液流動不順暢。
低體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細胞養分攝取不足、免疫系統降低自然會造成許多疾病,包
括癌細胞也會藉此生長。以前也看過泡熱水澡有助於抗癌的資訊,不過家裡沒有浴缸只能
沖澡,沖熱水澡又會產生許多三鹵甲烷,有研究指出吸入太多三鹵甲烷會致癌,不過也有
研究反駁這種論點。不管如何,避免自己時常處在低體溫的狀態下,也許對身體真的比較
有益處。因為我也沒有去查詢這方面的研究,網路上也看到有人在駁斥這種研究,反而認
為體溫高反而死亡率更高,所以體溫還是低一點比較好。
究竟體溫高一點比較好還是低一點比較好? 窩不知道。不過適當地鍛鍊肌肉對身體有益
應該是肯定的。鍛鍊肌肉可以提升基礎代謝率、促進生長激素、肌肉激素分泌、預防新陳
代謝症候群等效用。鍛鍊肌肉再加上有氧運動和伸展運動是每個還能正常活動的成年人
應當養成的習慣,當然沒必要要求自己每天做,而是按照自己的體力、肌力、需求和時間
來做適當的運動。運動的好處好比吃藥,也是緩解壓力的好方法,當然太超過對身體也不
好。
本書還有提及一些概念:
(1) 止痛退燒藥、類固醇、安眠藥、抗癌劑等藥物不可濫用。藥物不可濫用我想大家都
知道,不過我們還是常常在生病時依靠藥物緩解我們的症狀,卻沒有治療疾病的根源,
有時會導致體溫或免疫力降低。
(2) 男性的更年期障礙常因為睪固酮急速下降而引起憂鬱、新陳代謝症候群、性慾和性功
能下降、肌肉和骨骼流失等症狀,如果能夠讓體溫上升,就能夠增加睪固酮的分泌。
所以為了預防各種慢性疾病,我們還是要適當地鍛鍊身體。
(3) 錯誤瘦身方式會造成肌肉量減少,反而會變成易胖體質。想要使身體變成即使多吃也
不易發胖的體質,就是要增加基礎代謝率。
(4) 有氧運動減少脂肪,無氧運動鍛鍊肌肉。可以先做無氧運動提升生長激素的分泌,
再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更有效地燃燒脂肪。當然運動前要好好地熱身避免運動傷害。
(5) 防止老年痴呆,肌肉訓練優於頭腦訓練。運動本身預防失智症的效果比頭腦訓練還有
效,至於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哪個比較有效窩不知道。可能一邊運動一邊用腦比較有效吧

(6) 在鍛鍊肌肉前攝取胺基酸,在鍛鍊肌肉後攝取蛋白質都有助於肌肉的修復和生長。
(7) 適當地照陽光和補充鈣質有助於骨骼強壯,避免骨質疏鬆。現代人很多長時間待在室
內,營養攝取又不均衡充足,又缺少運動,很容易造成骨質流失。
(8) 晚上泡熱水澡有助於入睡,不過體溫太高也不易入睡,泡完後隔一陣子再睡。
書中是說泡澡前可以做一下肌肉訓練,不過也有資訊表示晚上不要從事激烈運動,不然會
影響晚上的睡眠。睡前三、四個小時內也不要吃東西不然會妨礙睡眠。睡覺時最好關燈讓
褪黑激素能夠正常分泌。生活作息也應當有規律,早睡早起身體好。
(9) 適當喝溫熱開水或用暖暖包也有助於暫時提高身體體溫。
(10) 不管在坐著、站立或者走路的時候都應該維持正確的姿勢,避免核心肌群負擔過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