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 2017劇場小回顧

作者: IJS (分清客套、禮貌與真誠)   2018-02-11 20:34:41
感謝劇場人的辛苦, 讓我度過了充實美好的一年.
看戲第二年, 想要的, 是大浪掏沙, 知道自己喜歡些甚麼, 欣賞些甚麼, 找到自己想要的
. 布蘭卡有言: 看戲是種很私人的事情. 強迫自己每部戲都要給個分數, 寫點感想, 在這
一年過去, 我還滿清楚自己的評分標準, 看得懂就八十起跳, 看不懂就七十起跳, 再依照
有沒有亮點而加減分.
在看[夜鶯之戀]的時候, 我怎麼樣都覺得這部很糟糕, 但是… 我還滿喜歡他那四重結構:
劇中演員看著劇中劇演員, 舞台上休息的演員看著演出劇的演員們, 而坐在舞台下的我,
在看著這一切; 或許, 對於已經見識過類似手法的人而言, 這部戲只有小鮮肉可以看, 但
, 對我而言, 這種手法, 讓我感嘆~~ 或許, 我活著也不過是在演戲給誰看罷了…
看完[泰源事件 SIRO HEROes]還有前年的[歐洲連結], 我真的不喜歡那種我稱之為[廣播
劇]形式的劇, 就是那種你閉上眼睛跟睜開眼睛感覺一樣, 舞台劇用的是語言魅力… 而很
少的肢體語言; 我想提的是[柏林德意志劇院]的[等待果陀], 我看滿多人都很有好評, 但
我卻像[等待果陀]初登場般的觀眾一樣, 非常的不耐煩.. 我還是比較喜歡[明日和合]版
本的[等待果陀], 那個版本真的讓我覺得人生的荒謬, 得要做出某些對自己有益的選擇,
繼續或是放棄, 都是選擇…
台灣大學戲劇系VS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對初學者的我而言, 是兩種極端, 前者在搞
藝術, 我很不懂為何要不時地舞動著, 無意義的動作, 卻被王導大力推薦, 心中的感想就
是… 明年我一定要看懂舞蹈… 否則有不少好戲都會被錯過; 後者成為了我的最愛, 好接
地氣, 先是看懂, 然後就是品味劇本的魅力, 演員的演技~~ 我真的很期待, 國立台北藝
術大學又能介紹我去認識那個劇本. 沒有基礎知識, [狂起][1984][櫻桃園2024]根本無從
欣賞.
關於歌仔戲:
[美男子竇蓮魁]讓我見識歌仔戲迷的瘋狂, 那種下戲後, 老奶奶們相約要去排握手簽名,
凡偶像出場, 必定鼓掌致意, 真的, 這些瘋狂粉絲, 可能是從明星們還未成年, 就開始追
起他們的戲, 能夠看一個明星從小到大的所有演出, 是種幸福; 也因此,除了日本, 新加
坡, 我看了[李梓楊]今年所有的戲, 從沒有印象的[向左走向右走], 到有記憶點的[曾經
未曾]… 能夠像歌仔戲迷般, 看著演員從生澀到成熟, 從配角到主角, 真的是種幸福. 題
外話, [告白劇場]那個也很可怕, 從大一追演員到畢業公演…
因為[吳定謙]跑去看[螢姬物語], [唐美雲]令我欽佩, 她還是演出了這部, 藉由輪迴轉世
, 說明了同性婚姻, 這種風骨, 令我佩服萬分; 歌仔戲團, 真的很包容萬象, 與日俱進…
… 她沒有想像中的古板, 它嶄新的讓我訝異.
我喜歡傳統戲曲的創新, 但我討厭他的保守. 我想要去理解它, 但我卻無法接受愚忠愚孝
, 君要臣死, 臣不的不死, 的那些傳統觀念, 那讓我整個從心態上就很排斥; [大稻埕戲
苑青年戲曲藝術節]真的頗符合我的需求, 不過又或者說, 子團們都有可能符合我的需求
, [明華園黃字戲劇團]的[龍五饕餮], 我看的還滿愉快的, 但[人間盜]我真的鼓不起勇氣
去買票阿.
[請聽我說], 30版真的演的比20版好, 但我比較喜歡年輕版; 因為30版使用了太多技巧,
讓我看的眼花撩亂, 沒有主軸; 想要記憶起演員的一切, 但卻迷失了自己… 找不到看戲
的樂趣. 有的時候, 不是戲不好, 演員不好, 而是單純的我的段數不夠高, 瞬間塞入太多
的訊息, 我真的腦袋就是爆炸!!! 理解不能.
我依然很期待[明日和合], 每次他們的演出, 都在更新我的評分標準, 似乎在教導我, 世
界很大, 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嘗試; [尚未指稱]接觸[解謎]; [等待果陀]讓我開始預先看劇
本, 多做點功課; [恥的子彈]讓我主動去理解發生些甚麼.
[吳言凜]演出的[過氣英雄傳][還陽記][熱炒99], 都給我[周星馳]電影的感覺, 開開心心
快快樂樂, 但是餘味卻又有著一點. 還好他沒被[黑特劇場]擊垮, 我還滿期待他接下來的
演出.
2017, 我給了七部滿分!! [馬可白][神作][以身體為名][服妖之鑑][過氣英雄傳][前進吧
!方舟][小三與小王].
我大概知道我最愛那種風格了; 舞台劇本身就是一個在限制重重的產物, 有限的預算, 連
續的時光, 在有限內提供無限的想像; [馬可白][服妖之鑑][過氣英雄傳][前進吧!方舟]
都是那種看著看著, 你知道, 他們用的一切都很簡單, 理論上你可以輕易的複製, 但你打
從心底知道, 就是要這個組合, 才能有這種魅力!! 並不是單純的砸錢, 而是一種各方面
完美的整合, 讓你忽略了所有的簡陋, 只留下那種享受劇場魅力的心情.
[神作]開演沒多久, 我就著迷了, 整個善用人多的優勢, 創造了一種氛圍; 她讓非本科系
的我, 能夠理解我單純看會睡死的劇本, 情節單純,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 讓我目不轉睛;
怎麼說, 給我一種蓬勃大氣的感覺.
[小三與小王]除了戲本身的完整, 我欣賞導演用了兩個演員[邱澤]跟[王敬], 前者應該吸
引了全場五分之一的新觀眾吧; 而後者, 我還記的上次看他, 是[神作]的前台, 而這次他
的戲分之重, 讓我想到[方芳]說, 她很希望導演能找到新的人來演岳母, 否則依照她的年
紀, 真的越演越吃力; 總是要給新演員空間, 而不是老是那些組合反反覆覆…
自從看完[全景賦格], 我就一直很想看懂舞蹈, 但沒人引進門, 總是困難; 看了[以身體
為名], 我才恍然大悟, 或許, 我應該從學生畢業公演開始入門, 每三到五分鐘就換一種
花樣, 看熱鬧看基本… 這樣子的入門, 比起直接看所謂的大作, 好太多了!! 題外話,
FOCA我一直錯過, 希望2018有機會能看到.
[芝加哥]我打了120, 2017最高分. 理由是太完整了; 那是個在健全產業下, 才能產生的
戲碼; 講述黑暗面, 但卻又擁有著光明; 每個人應該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投影, 典獄長
唱的那首[格調], 讓整部脫離了吹捧不政治正確的氛圍; 這部的翻譯真的很有梗.
看[櫻桃園2047]的時候, 腦中突然閃過, 如果我把她當成畫來欣賞, 那應該分數會很高吧
; 每個導演的風格, 如果用文學類比, 那麼, 詩, 畫, 小說, 漫畫, 散文… 很多時候,
不喜歡這個導演, 或許只因為她的風格, 是我不喜歡的形式; 漫畫裡面, 我最推的是[王
牌酒保]跟[料理仙姬], 我的品味應該跟很多人不同. 台新藝術, 對我而言是反指標.
我很珍惜看戲第二年的我, 因為才看沒多久, 很多東西覺得很新鮮; 看完[飛人集社]的[
天堂動物園], 在看[巧虎的極光之旅]的時候, 我發覺我看了半場就忍耐不下去了. 是否
, 以後的我, 會越來越難去欣賞不同的內涵, 因為老是拿心中的第一名, 來做比較……
那樣很容易會錯過很多啊.
作者: gentlism (aha)   2018-02-11 20:46:00
台北市立藝術大學? 我猜你說的應該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