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righthead (brighthead)》之銘言:
: 這部戲最大缺點一樣是沒有字幕
: 唱歌時除了一再重覆的片段沒問題外
: 其餘會有聽不懂在唱什麼的狀況
: 不過跟之前木蘭少女音量問題不同
: 飲食男女蠻多對唱合唱互飆
: 強強對抗之下,變成歌詞被模糊
: 雖然手冊有歌詞,但於事無補
(底下文長)
雖然我還沒看《飲食男女》,但想來談談關於音樂劇字幕這件事情。
底下是我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大家討論。
關於字幕,可以從兩方面的看:
1. 為什麼會聽不懂歌詞?
對我來說,音樂劇的歌詞必須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被聽懂,這樣才對。
至於觀眾為什麼會聽不懂歌詞,有三種可能:
- 演員沒唱好
- 詞曲搭配沒寫好
- 觀眾看到睡著了搞不清楚唱到哪了
然而,不同語系的音樂劇歌詞寫法與唱法一定不同。
印象中瘋戲樂的王希文說過,中文難在有四聲與輕聲,
所以當唱到二聲字時,如果音樂是往下沉的,那絕對會讓觀眾誤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原諒 = ㄩㄢˊ ㄌㄧㄤˋ
如果音樂此時重音往下,就會變成ㄩㄢˋㄌㄧㄤˋ了,自然就不知道是哪個詞兒了。
2. 為什麼要聽懂歌詞?
這句似乎是廢話,畢竟音樂劇的歌詞就是文本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它承載著劇情的行進,提供腳色的動機與接下來的動作。
扣除掉完全聽不懂的情形,觀眾是否會需要完全聽懂歌詞才有辦法看懂戲?
其實並不必然。
音樂劇是歌舞戲三者並存與互相融合的劇場藝術,
即便是在國外看演出,我可能只知道大綱,也可能僅能聽懂約莫6~8成的英文,
對我來說依舊不影響劇情理解,更何況,有時候字幕反而會影響演出。
(遙想我2018年底到首爾看新戲《瑪麗居禮》,
雖然完全不懂韓文,也大抵能猜出他在演什麼)
在這裡說一個不是音樂劇的例子,是舞蹈的例子:
2018 TIFA 的舞蹈節目《愛與痛的練習曲》,因為作品裡有不少代表舞者內心的聲音,
當時有針對這些聲音打上字幕。
雖然這些台詞的英文並不困難,詳細內容我忘了,但大抵像是底下的喃喃自語:
(影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lYdVh6PE8)
...Why am I here? 我為什麼在這裡?
...I feel sad and... 我感覺難過
...Is it true? 這是真的嗎?
我自己百分之百用聽的可以聽懂這些英文,但人的習慣就是會情不自禁地往字幕區跑。
後來有同樣看過這檔演出的朋友問,為什麼這檔演出的評論多半著重在這些台詞故事,
而非舞蹈本身呢?(當然評論的方向沒有ㄧ定跟對錯)
這就回到台灣人的觀賞習慣了,像是電影有字幕、電視劇有字幕,
所以我們很自然而然的在「觀賞」這件事情上需要字幕。
又大家有所謂的資訊恐慌 (其實我也是),深怕漏掉了些什麼蛛絲馬跡而讓自己看不懂。
後來想想,應該鮮少有劇組會把重要的東西藏得又深又隱晦,還覺得自己很厲害的?
因為這只會搞死自己跟搞死觀眾。
劇場是台上台下需要共同完成的,
觀眾能不能get到演出,雖然很多時候取決於觀眾的人生經驗,
但劇組說故事的能力與鋪陳的方式也很重要。
要是真的無法得到它,那就let it be吧~
最後是關於有位推文的朋友提到聽損,這就不是單純音樂劇上不上字幕的問題,
而是文化平權議題了!
除了相對上比較常見的口述影像與手語解說外,
其實國外演出有所謂的 Relaxed Performance。
以英國國家劇院為例:
演出時觀眾席內燈光不會太暗,也允許在演出中有部分聲音發出等等。
https://www.nationaltheatre.org.uk/your-visit/access/relaxed-performances
這裡有段舞台劇哈利波特做的文化平權場,因為觀眾是孤獨症(俗稱自閉症)的孩童,
對於外在刺激比較敏感,所以演出直接將觀眾席人數減少,也特別降低燈光音效的刺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T03dYWZpM
文化平權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很困難,到底是要照顧到那些少數族群也很困難,
但至少持續有在做,大夥兒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所有觀眾都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演出。
相較於電視電影音樂畫作雕刻文學等,劇場是少數人可以直接接觸到人的藝術形式,
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直接碰觸與彼此激盪的溫度,才讓劇場如此讓人愛不釋手。
如何在保持劇場初衷與精神的情況下,又可以透過不同的通用設計來完成平權觀賞,
的確考驗著大家的智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