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anzerleader (卡廷1940)》之銘言:
: 韓信與漢尼拔都是西元前三世紀
: 的超級怪物級名將,
: 韓信為漢高祖打下大半天下,
: 無論平三秦.滅魏.攻代.伐趙.奇襲齊國.全殲楚軍主力於垓下.
: 漢尼拔接二連三的取得對羅馬的勝利,
: 坎尼會戰更是包圍殲滅戰的經典
: 在義大利半島橫行十多年才被迫返回本土,
: 最後敗於札馬.
: 要是這兩個世界級名將能一決勝負,
: 不知誰勝誰負?
: 韓信曾統領各諸侯軍達六十萬人,
先不論是否灌水,這個數字應該包含了大量雜魚,
當然光是能指揮這麼多人就很強了
: 漢尼拔最高僅統領十萬,
: 但是由各地傭兵組成的混雜隊伍,
: 能以這支混雜隊伍血戰十多年,
: 其統御力也很強了,
確實很強,迦太基幾乎沒有其他將領這麼能駕馭傭兵,
畢竟這些傭兵幾乎是缺軍餉就會想要叛變
: 不知兩者相較會多精彩?
: 說實在,
: 個人認為韓信與二戰德軍名將波克非常相似,
: 兩人都是貴族出身(韓信是韓國王族之後,波克是普魯士貴族),
: 擅長打包圍殲滅戰,
: 指揮大兵團作戰得心應手,
: 個性都心高氣傲不好伺候,
: 手下都有擅長機動作戰的將才(韓信有灌英與曹參,波克有古德林與霍斯),
: 在幕僚勸其謀反時都嚴詞拒絕(韓信拒絕蒯徹三分天下之策,波克在崔斯考建議其
: 反對希特勒時吼道:我不允許有人反對元首),
: 下場都很悲慘可憐,都是家破人亡(韓信被呂后抄家滅族,波克與其妻女皆死於英軍
: 空襲).
問題是,要怎麼比?
這種比較很容易流於毫無意義的爭論,因為環境很明顯不同。
關於兵力
第二次布匿克戰爭時,古羅馬共和的潛在兵力高達七八十萬,
卻是以輪調制度維持十幾二十萬的常備軍,而不會傾全力動員青壯男丁,
迦太基的人力較少,但畢竟也是一方之雄,可以雇用大量傭兵,
兩雄交鋒,竟從未發生雙方各投入十萬以上兵力的決戰;
相較之下,楚漢相爭時,項羽、劉邦的總兵力也是數十萬,
卻能動輒幾乎全軍集結一處決戰,搞不好連老弱和少年都拉上陣。
這和地形、交通難易度有關,影響到體制和戰略。
關於戰術
有些人很喜歡宣揚中國的陣型變化,但是在環境與思考方式不同之下,
其實並沒有優劣關係。
根據戰略戰術兵器系列的古中國篇,中國步兵是弓弩、長矛、戟三層布陣,
另外還有戰車和騎兵等編制,
對比之下,從地中海東側的各繼業者、義大利的羅馬、北非的迦太基,直到西側的蠻族,
也是有輕步兵、重步兵、騎兵...等各兵種編制和配合戰術,
只不過為了適應地形和資源限制而有些許不同罷了,
像是中國將領布陣偏於鬆散彈性,西方則偏向密集對抗。
簡單來說,我認為很難比較,除非訂下規則,
當然規則也不可能完全公平,但是至少可以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