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光緒沒被慈禧毒死的話

作者: saisai9230 (小為)   2016-04-25 12:15:07
※ 引述《snaredrum (好聽木琴)》之銘言:
: 光緒被開棺檢驗 確實是被毒死。敢毒死皇帝這誅九族大罪,在當時慈禧是最大嫌疑犯。
: 一如梁啟超 保皇派所言 革命黨若成功推翻滿清,天下必定大亂30年。
: 梁公客氣了,事實上是大亂38年~ 1912-1949,中國是軍閥割據 各地亂打一通
: 什麼直奉戰爭 北伐成功 八年抗戰。國家沒有什麼建設,人民也苦於戰亂。
: 根本沒辦法好好發展。
: 光緒如果沒被弄死,以當時38歲英年,加上善用人才的話(梁啟超, 張之洞 etc)
: 好好一統中國,也許中國會比現在強盛多了! 也不會有文革 摧毀一代中國人
: 不會有目前中共的腐敗。
: 大家覺得呢?
: 慈禧真的可惡 都要死了,還把光緒毒死。三歲的宣統繼位,根本就是要大清滅國。
: 中國還是需要一個共主。光緒當頭,也比袁世凱當頭好。老袁馬上就被屬下抗議了。
: 說慈禧對大清有貢獻我一點都不相信。權力鬥爭倒是第一名! 歡度六十歲大壽也是 第一名。
慈禧之所以害怕光緒皇帝即位,會讓她的身後事出問題,
就像就推文所說的慈禧太后可能死後會被光緒皇帝廢成庶人,
不得入原本她蓋好的慈禧陵,所以慈禧太后毒死光緒皇帝勢在必行。
: ※ 引述《snaredrum (好聽木琴)》之銘言:
: : 回到我原本的問題,如果光緒還在,由他一統大局,願意廣納人才,
: : 一如康有為到死都還感謝皇帝知遇之恩。 善用梁啟超 張之洞 顧維鈞等等賢能之人,
: : 當時也多的是腹腔熱血的救國青年!(寫與妻訣別書的林覺民!,或一堆留日 留英美的人才)
: : 包括 清廷通緝的孫中山,搞不好直接納入朝廷重用!
: : (是說革命黨人當年 炸傷出國訪查的立憲五大臣,還有痛毆立憲派 梁啟超於日本,
: : 真的跟流氓一樣! 大家不都是為了中國好)
: : 而且要是光緒皇帝在,輪到的袁世凱出頭嗎? 光緒早把他踩下。袁世凱野心家,
: : 利用革命黨與自己軍權逼寡母獨子退位,自己當頭難道有辦法搞定一切嗎?
: : 我看重的重點是,滿清一解散 中國只有動盪不堪 軍閥混戰。當年革命黨 滿腔熱血要救中
: : 國! 以事後諸葛來看,他們真的有拯救到中國嗎? 黃花崗72列士血流的值得嗎?
: : 我看到的只有軍閥亂鬥數十年,最後由大獨裁家(老蔣,老毛)來統一收拾殘局。
: : 說難聽點,還不都是土皇帝!?
: : 如果光緒沒被毒死 中國是否能富強更快! 慈禧死時候光緒38歲,沒被毒死也正是壯年,
: : 不是戊戌變法時候的小毛頭急躁。以中國共主的身分實施君主立憲。一如梁啟超說的
: : 和平變法,和平轉移。是最省成本的政治改革!當然立憲內閣大多皇權這件事情引起很大
: : 不滿,但是也發生了吳祿貞的灤州兵諫。滿清鐵定是要走向改革的。一旦立憲 內閣制度
: : 完成。清朝如日本君主立憲那樣,只是名義上共主,但逐漸沒有政治實權。似猜想中國
: : 會富強得更快。
我想空想歷史就是一點改變,其它盡量不變,光緒若沒有被毒死的話,可能的後果如下:
1.重用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立憲
維新派和立憲派以及洋務派就不會去支持革命派。光緒皇帝會重用梁啟超,
張之洞就別說了,隔一年(1908年)就掛掉了,而且他的洋務辦的不算好。
2.招安革命派
可能會招安革命派讓他們變另外一黨。這是中國政治傳統,
可能蔣介石、毛澤東就不會出頭天了。
3.處理袁世凱
會讓以袁世凱為首的組黨,當然袁世凱不是被處死或者發配新疆,
最好的下場就是免職回家。不然袁世凱可能會進行政變或者舉軍反叛,
政變的可能性雖然非常的低了,而且他自己找不到其他的神主牌。
由於清政府的武衛軍只剩他的武衛右軍可以打仗,
在中國北方清政府除了袁世凱的軍隊沒有軍隊,其他軍隊都是很糟糕的狀態。
所以舉軍反叛的可能性還是比政變高了許多。但是如果一般的政變,
過往辛酉政變、戊戌政變、或者庚子事變的保守派、后黨與維新派、帝黨內鬥,
南方的地方勢力都是擁兵自重,所以這次如果政變也是一樣作法。
但是如果是袁世凱舉軍反叛,那麼南方地方勢力一定打爆袁世凱。
※ 引述《Kunluns (觀海聽濤)》之銘言:
: 僅憑清朝是蠻夷入關這一條,清朝的君憲就不可能成功。
: 除非他的君憲徒有虛名,實質還是皇帝乾綱獨斷,掌握實權,
4.走向君主實權立憲制(德日走向)
如果有看過相關戊戌政變和庚子新政的資料,
就會知道滿清皇室一開始就是屬意德國、日本那種君主實權的立憲體制。
假如光緒皇帝活著,搞得一定是君主實權立憲制。
但是會讓下面的洋務派(漢人總督巡撫)得到實權,並且讓他們加入內閣,
並且會設法平衡「滿漢官僚」、「中央和地方」的比例。
即使沒有那麼好,也絕對不會搞出一堆不太出北京的「皇族內閣」。
5.滿人在中國社會擁有特殊地位
如果成功實現了君主實權立憲制,滿清皇室就會被保留下來,
那麼滿人的特殊地位也會保留下來,那麼滿漢矛盾也會繼續留在現代中國之中。
接著,我不清楚清代從光緒皇帝死後過後還會不會繼續君主實權立憲制,
我只敢說在光緒皇帝死前一定都是君主實權立憲制。如果光緒皇帝死後,
滿清皇室還是一樣腦殘的話,可能會搞出像是1688年的英國光榮革命,
從君主實權立憲制變成君主虛權立憲制。所以如果光緒皇帝繼續活著,
中國不一定會富強起來,但是就不可能發生軍閥混戰的事情,
中國也不用非常糟糕的狀態面對日本的入侵。假如光緒皇帝又活著長的話,
可能領導抗日戰爭可能就是他了,不然就是他的兒子。
: 否則君憲帶來的民權伸張必定會導致清廷覆滅。
: 越真實的君憲越容易導致君憲失敗。
: 一場大亂仍然不可避免。
: 本來,清廷會君憲,就是國家出了大問題,接近山窮水盡,
: 換了君憲,生產力並不會顯著增長,而利益分配沒那麼容易讓各方滿意,
雖然我不清楚您為什麼明明在講君主立憲後,後面敘述卻變成滿漢矛盾。
的確在晚清政治改革中,滿漢矛盾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從太平天國以後就變成一群滿人加上部分漢人為上層結構,漢人為中下層結構,
沒有能力的王爺、皇室就養著他們,但是有能力的滿族就外派,像是恩銘和端方那樣。
所以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很多年,但是宣統年間那些滿清皇族就搞砸了。
原本有政治實務的滿清皇室像是慈安、慈禧、恭清王奕訢等人都知道,
就算想要重用滿人,但是也要這些滿人爭氣,才能扶他們坐上高位。
你再不喜歡重用漢人,但是很多漢人官僚,既忠心滿清皇室,辦事能力又好,
事情總是要讓有能力的人來做才會做的好啊。
在晚清重要官僚的位置大家都想要,會讓總督巡撫或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推舉,
所以大家就是你推舉XXX,我推舉OOO,他推舉YYY,
最後由光緒皇帝或者是兩宮太后圈選,所以至少有一個派系的人吃的到,
到最後大家雖然不爽自己推舉的人沒上,但是也就算了,下次大家再努力點,
總會輪到我們的派系的。所以你我至少都還可以接受這樣體制所造成的結果。
可是1911年慶清王奕劻所組的內閣,地方漢人總督巡撫都不爽,都是你們滿人整碗端去,
而且都是中央的皇親國戚,這些人有沒有能力不清楚,
但是政治歷練或者資歷都是相對來說不高的,像是度支部度支大臣:鎮國公載澤,
他幹過什麼實務?他只當過各國考察政治大臣,其他地方都沒有去歷練過,
當然地方漢人總督巡撫甚至比他認真的滿族官僚當然會不服。
因此不僅僅是皇族內閣問題,而是「沒有政治歷練、不知道民間疾苦的皇族內閣」,
所以以袁世凱為首的洋務派、地方總督巡撫反正我們也得到好處,
當然就裝死不願意幫忙滿清皇室。
以梁啟超為首的立憲派,自從光緒皇帝死後,已經近乎絕望,就有意無意去支持革命。
看到「皇族內閣」,大概就對君主立憲完全絕望了,所以後來梁啟超完全轉換立場,
所以到後面他面對袁世凱稱帝一事,則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反對袁世凱稱帝。
在張勛復辟,反對復辟。
所以清朝被推翻重點不單單是滿漢矛盾,而要再加上政治利益分配不均所導致的結果。
: 所以鬥爭是必然的。
: 最現實的一張牌就是歷史。
: 滿清入關,屠城甚多,薙髮易服,以夷變夏,
: 凡此種種,擢髮難數。
: 對照台灣,一個228就讓國民黨永遠背負罵名,
: 清廷的罪惡,萬倍於在台灣的國名黨,
: 豈能輕鬆過關?
: 清朝的民進黨絕不會放過這麼好的鬥爭武器不用。
: 要知道滿人的人口比例還低於台灣的外省人,
: 要逃過歷史罪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用空想了。
: 越是經濟發展不順,越有政治鬥爭的需要,
: 以1900至1930的外部環境,清廷被議會推翻是必然的。
: 推翻以後,誰當老大?
: 當然就是回復到我們熟悉的“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
: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告訴我們,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一治一亂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 妄圖跳過亂世,是不可能成功的。
: 欽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