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推 m82: 流行病學會告訴你能夠快速屠殺宿主的病毒很難大規模傳播 07/11 11:54
: ^^^^^^^^^^^^^^^^^^^^^^^^^^^^^^^^^^^^
: : 推 kira925: 太快速致死傳不快 傳的廣的不太會死人 07/11 12:09
: ^^^^^^^^^^^^^^^^^^^^^^^^^^^^^^^^^^^^
: : → kuma660224: 所以要傳播超快,但發病很慢,致死率超高 07/11 12:23
: ^^^^^^^^^^^^^^^^^^^^^^^^^^^^^^^^?
其實這類架空疾病的病源設定,通常弄錯了一件事(或者是因為「設定」而不得
不如此),那就是病原體的感染宿主的目的,並不是要殺死宿主,而是要傳播病
原自己的遺傳物質(DNA或RNA)。所以自然界的病毒,通常會在演化過程中,減
緩自身對宿主的殺傷力,以求能多利用宿主的活細胞多複製一些病毒體。快速殺
死宿主的病毒,不利於病毒本身的存在繁衍。
以狂犬病來講,病毒要騙過免疫系統是因為侵入中樞神經系統需要時間,病毒要
侵入中樞神經是為了使宿主具攻擊性,會去咬其他可能宿主,好讓病毒能隨唾液
傳播到下一個宿主,最後致死很可能只是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帶來的副作用。
對狂犬病毒而言,最有利的其實是電影中的殭屍型態,也就是宿主被感染後,不
但能持續咬其他人,並且不會輕易因為受到攻擊而受傷/死亡不能移動。
單以病毒這類寄生在活細胞裡的東西而言,最成功的「病毒」,很可能是存在所
有真核生物細胞內,又保有自身DNA的粒腺體。現在也有假說,認為真核生物細
胞內其他胞器,也是這樣寄生/共生的外來物,只是這些胞器的DNA已經混雜入
真核細胞的染色體,不像粒腺體的DNA還單獨存在粒腺體內。
像這類設定文明因某病毒造成大規模人口銳減而衰退的小說,其實在自然界很不
容易發生。鼠疫在史上大規模傳染只發生三次,以鼠疫桿菌的生活週期來說,幾
千年才有三次大流行,真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