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但滿清入關後,或許為迎合漢人承襲舊制
這也不是為了迎合漢人,只為了一個簡單的原因,地主地再大生產力也有個限度
商業可不然,商人若不壓制,很快就會變得「富可敵國」,統治者怎睡得安穩?
旁邊有很多國家競爭的時候,不得已為了提升國力不被滅國只好發展商業
旁邊沒啥威脅的時候,專制統治者一定會想打壓商業
: 並致力提升商人地位(甚至積極招攬鄭芝龍!?)
: 那麼,面對之後西方的帝國主義
: 能否應付的比史實還好?
其實史實上到了清末,商人地位就有顯著的提升了
各省響應時帶頭的主要仕紳(地方最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很多都是商人
那跟西方應對有沒有比較好,很明顯的有
只要比較八國聯軍時慈禧的決策,跟東南互保(受到仕紳影響很大),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