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9-01-08 12:26:32我觀明末局勢
往往是明朝剿匪快要成功時,清兵就繞過山海關防線入侵明朝
然後朝廷就只好趕快把剿匪軍調回來勤王
但是我很疑惑,滿清入侵其實只是為了搶東西,並不打算攻城掠地,山海關沒拿下來,就算攻下來也守不住的
而且明朝軍隊也都不敢打仗,只是在旁邊恭迎恭送清兵而已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調?
反正一來明軍又不敢打,二來清兵也不可能攻城掠地,那就直接讓剿匪軍繼續剿匪
清兵搶劫就放給他們搶啊
等到流寇徹底剿滅,再回頭打滿清就好
而不是那樣兩邊跑,兩頭空
如果明朝不調兵勤王,而是讓軍隊繼續剿匪,放任清兵作亂,會不會比較好?
王公權貴朝臣的產業被掠奪,怎麼可能放任?而且輕易讓清軍掠奪越久越廣,等於不斷放血明軍的反民變所需錢糧資源也會更衰竭你說的應該是守勢地方部隊與野戰機動隊差異清軍是來取貨的,其實也不想刻意打大仗,
只要政治控制力不夠 匪會一直冒出來 但明的稅制已崩壞
作者:
hit0123 (@@")
2019-01-08 12:52:00匪是永遠剿不完的 因為明政府自己就是民匪製造廠
你不調兵?第一皇帝大臣不敢冒這個險,第二,你不調兵守備力量不足,後金決定仿效英宗先例帶崇禎去關外玩玩怎辦
你講的調動十幾萬只有盧部在打,細節不明可能有誤會,當初是盧象升獨斷出擊慘敗甚至導致清軍無人抗衡,得以突入山東鬧大才遠調平亂的洪承濤孫傳庭以大兵力來圍事遠處兵力來時,清軍已搶很久搶夠了正要北返所以也沒有明顯大戰.也應該不是洪部與孫部孬種不敢打敵人要走你也很難追上.但朝廷沒有維基百科外掛,哪知道清軍啥時走當時河北主戰派敗掉可牽制的兵力反而讓清軍創下擄掠河北山東55城最佳戰果到底是打還是龜,比較有效,蠻難判斷但至少知道每次攔阻失敗,清軍掠奪範圍更廣朝廷嚇呆了,只能調更多兵馬來亡羊補牢其實可以參考羅馬費邊戰術....野戰老打不贏漢尼拔,沒關係,就逃避決戰不斷拖住牽制漢尼拔....使它被拘束掠奪範圍你打你的,我牽制我的,不決戰就不會輸但費邊被拉下來,也證明軍事跟政治分不開無論你意圖是牽制或避戰,朝廷沒人挺元老院或朝廷必定希望有積極作為明廷問題是戰或和猶豫不決,兵力不足敗了才慌亂遠調無法快速到達的外地部隊但敵人已帶戰果北返長城,援軍來也沒用沒有事先補給準備,不可能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