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改掉一些地方:
1.本土人口調高到550萬
2.遷都先取消 首都依然在承天府明京 之後再看要不要遷
以下開始
: 呂宋戰爭是東寧國策的轉捩點,
: 此後二十多年,
: 東寧多次介入列強在亞洲的事務,
: 除了號召極東各民族向列強的抗爭外,
: 也在這樣的行動中為自己謀求利益,
: 為了在新帝國主義時代維持獨立,
: 反倒進行著擴張,於夾縫中求生存。
1883年,2艘巨大鐵甲艦開進打狗港,
這兩艘戰艦由英國的造船公司製造,並且賣給了帝國海軍,
而為它們命名的事宜,促成海軍頒布了艦艇命名準則。
戰列艦:下水月份別稱、季節特色;
巡洋艦:府縣名稱或市街庄的名稱;
驅逐艦:山岳、河流的名稱或動物名字。
而因為為艦艇命名會用到許多地名,而當時東寧許多地名用字不夠「體面」,
因此國會便通過一筆預算來進行地名「雅化」運動,
原住民地名的漢譯過去相當隨意,而現在則是要著手進行修改,
以「取二、三名,必選佳音、擇佳字」為原則,
將原本的音譯名變成發音接近、字面更為優雅的名稱。
https://imgur.com/ZJkWVpp 地名改變後的行政區圖
而最後兩艘鐵甲艦,依冬天的特色命名為冷雪號和瑞雪號。
汪洋的彼岸,在同一年的冬天,曠日長久的越南問題演變成戰爭,
法軍對越南紅河三角洲的清軍進行了攻擊,是清法戰爭的開始,
而東寧介入國際事務已有先例,並且長期都主張反對列強侵略亞洲,
這點讓法國相當頭痛,適應了新戰法的清越聯軍使法軍苦戰,
如果訓練有素的東軍再參戰的話,恐怕就此關閉了東洋的大門。
然而對他們來說,天賜的禮物就這樣掉下來了,
1884年1月5日,對東寧人來說是年假結束、開市的一天,
政府便立刻發表了聲明,表示不會介入清法事務,
因為目前東寧面對新的問題:蘭芳問題。
過去荷蘭就有多次侵擾蘭芳共和國的先例,
而在清法戰爭爆發之後,荷蘭更是不再忌憚滿清,決定征服蘭芳,
蘭芳共和國總長劉阿生將求救對象轉為東寧,
寄來國書盼望高璃皇帝能夠介入調停。
然而當時亞洲複雜的國際局勢,卻讓自民黨的相國張修澄望而卻步,
害怕若介入戰局,會被清法戰爭掃到颱風尾,被扯進全面性衝突,
在2月出發前往蘭芳共和國首都坤甸,主導雙方談和,
但是談出來的條件卻是要蘭芳割讓大半國土,
相國帶著條約回國,從旗津下船後帶著笑容走進街區。
這份對荷蘭的姑息,導致了菲律賓民眾走上街頭,
他們認為張修澄欺騙了將東寧奉為解放者的菲律賓人民,
而本土民眾也對張修澄的政治手法相當不認同,
帝國日報便刊登社論,痛批政府的行為是在羞辱200年前驅逐荷蘭人的太祖鄭成功。
最後張修澄在一個月後被倒閣,改由君民黨的林仁燮上任,
林仁燮上任後,公開撕毀了《坤甸條款》,向荷蘭宣戰,
而荷蘭也沒有放棄侵略野心,開始向蘭芳共和國進行侵略,
為此,東寧派遣海軍名將李尊希率領艦隊前往蘭芳,佔領巴塘島,
當天他立刻發表聲明,表示東軍將會是蘭芳國民反抗荷蘭的後盾,
會長久守護這個南洋的貿易夥伴,協助他們向侵略者進行抗爭,
1884年4月25日打響了婆羅洲戰役的第一砲,
東寧和荷蘭的戰爭持續了四個月之久,最後在極度炎熱的夏天,
從海陸包圍了荷蘭在婆羅洲的根據地巴里巴伴,製造決定性勝利,
界親王鄭高璦在10月前往雅加達受降,簽訂東荷新約,確保蘭芳獨立,
隔年蘭芳進一步成為東寧保護國,東寧的觸角正式深入南洋,
但也就此為止,此後開始逐漸強大的日本又讓東寧將眼界放回北方,
進行了第三個五年船政計畫,試圖建立更強大的海軍,
從各殖民地試圖取得更多資源和人力,與日本展開軍備競賽。
東寧打贏了蘭芳戰爭的同時,清國卻浪費了戰術上的勝利,
白白讓越南成為了法國的保護國,這更讓東寧社會對清國無比唾棄,
原本東寧學者們認為清國會在學習先進技術後搖身一變成為強國,
然而清法戰爭中清國的表現讓東寧啟蒙學家鄭士才痛批,
這個垃圾國家根本沒有在數十年的巨變中學到教訓,
督促政府應該徹底拋棄扶持這種一無是處的弱國的想法,
然而帝國卻反其道而行,外交部不斷在越南奔走,希望重新對清國進行裁決,
雖然最後並沒有太大成果,卻讓清國決定重新與東寧交好。
時隔兩百年,荷蘭人又再一次被延平王打敗、再一次向鄭家的人投降,
好巧不巧,2014年FIFA,荷蘭代表隊與東寧代表隊對壘,
一路連勝的荷蘭隊竟被東寧隊以3比0擊敗,這個350年魔咒似乎至今都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