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哥薩克人自行征服西伯利亞

作者: sam09 (柊鏡)   2022-06-05 03:27:45
※ 引述《leon4287 (芝加哥的芭樂栩栩如生)》之銘言:
: 帝俄向東擴張
: 幾乎是靠著哥薩克人進行開闢
: 好像只花60年的時間就從烏拉爾山殺到太平洋岸邊
60年只是從烏拉山走到太平洋海岸,真正的征服從1581年遠征西伯利亞汗國到1779年
壓制楚科奇人為止,大約耗時200年吧。
: 如果沒有歐俄本土的政權無意或無力向東擴張
: 那麼單靠哥薩克人自己是否能夠征服西伯利亞?
: 例如某哥薩克首領篡奪了西伯利亞汗國,成為白可汗
: 然後招募東歐哥薩克,不斷的向東征服,直至太平洋
: 並掌控皮毛貿易的路線,以此獲利
: 不過因為地幅廣闊,白可汗只有效控制西伯利亞平原
: 以東的區域形成軍閥,或著貿易路線沿線小城鎮、堡壘城邦化
: 這樣是否有可行性?
假設劇本A:
金帳汗國在15世紀末解體,形成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米亞、西伯利亞、哈薩克等
一系列汗國,中間穿插著巴什基爾、諾蓋等較小的遊牧族群。然而,羅斯諸公國並未因
韃靼人衰弱而走向統一,反而繼續割據混戰。
俄羅斯勢力越過烏拉山的背景除了毛皮貿易需求之外,另一個關鍵是1552年攻破喀山
汗國,打通伏爾加河──卡馬河水路,縮短了前往彼爾姆的路程,在此之前,俄羅商人
必須從北邊的維切格達河或維亞特卡河上溯,才能抵達卡馬河上游。換句話說,控制喀
山是進入西伯利亞的必要條件。
喀山在那一堆汗國中實力僅次於有土耳其撐腰的克里米亞,儘管他們在16世紀初開始
衰弱,但莫斯科仍耗費了整整50年才攻破這個國家。若是羅斯諸公國沒有成功整合,控
制喀山的難度只會變得更高,就算得到哥薩克協助也不會太容易。
雖然有喀山汗國擋著,但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商人依然有辦法翻過烏拉山,除了前面提
到的維亞特卡河和維切格達河,更北方的伯朝拉河──烏薩河流域也有諾夫哥羅德商人
的蹤跡,他們甚至從北冰洋進入鄂畢河流域,和當地的原住民展開毛皮貿易,只是規模
沒有後來那麼大。
若是毛皮的需求依然不減,諾夫哥羅德或許會考慮在烏拉山以東建立永久殖民地,或
是直接出兵征服當地的部落公國(歷史上有嘗試過,但失敗了),但由於距離之故,殖民
地的營運成本將會非常高昂,對於人力和糧食有限的諾夫哥羅德及東北羅斯諸國而言未
必有利可圖。
假設劇本A-1:
羅斯諸公國決定暫時放下歧見,拉上哥薩克等勢力一鼓作氣解決喀山,鞏固通往彼爾
姆的通道,並開始滲入烏拉山西側。
解決喀山汗國後,俄羅斯人在烏拉山地區遇上的對手是西伯利亞汗國,以及臣屬於西
伯利亞的原住民沃古爾人、奧斯恰克人,南烏拉爾的諾蓋人、巴什基爾人也與俄羅斯為
敵。歷史上,俄羅斯在這一帶的擴張主要藉由史特羅加諾夫家族之手,他們是來自諾夫
哥羅德的富商,透過與莫斯科的關係取得在烏拉山開墾殖民的特權,葉爾馬克也是他們
找來的。
若是莫斯科沒有崛起,史特羅加諾夫家族恐怕也不會來到烏拉山,而是留在北方的根
據地索里維切戈爾斯克,繼續從北方商路的貿易獲利;若英國人如期來到白海,他們也
許會搭上這條商路。
既然史特羅加諾夫家族沒有開拓烏拉山,葉爾馬克大概只會是位普通的哥薩克頭領,
缺乏史特羅加諾夫的武力支持和政治護航,規模較小的哥薩克集團不太可能跋山涉水去
遠征西伯利亞,頂多在卡馬河流域騷擾路過商隊,偶爾襲掠缺乏防禦的聚落之類。葉爾
馬克當年帶了800餘名士兵遠征,其中約500人是哥薩克,其餘是被抓來充軍的波蘭、瑞
典戰俘,裝備全由史特羅加諾夫家族提供。
在這種情況下,西伯利亞汗國若能保持與羅斯諸公國的穩定關係,便有機會從毛皮貿
易中獲利,將國祚延續到準噶爾汗國興起為止。
假設劇本A-2:
西伯利亞汗國如史實陷入內亂,其中一方引入哥薩克傭兵,但傭兵們卻反過來奪取了
政權,其領袖葉爾馬克仍以西伯利亞汗自稱。
先不管葉爾馬克如何處理這支部隊的裝備來源和後勤問題,總之現在大約有一千名哥
薩克佔領了西伯利亞首都卡什里克,這支部隊裝備火槍及輕型火砲,隊伍中也有能夠製
造槍砲火藥的工匠;西伯利亞汗國殘部及其盟友絕大多數只有冷兵器,他們為數眾多且
占據地利,然而隊伍分散各處,首領彼此相互猜忌。
史實中,卡什里克(現在的托博爾斯克)易攻難守,西伯利亞軍隊幾度反攻雖然都被擊
退,但也給哥薩克帶來非常慘重的損失,並讓他們難以離城收集資源;而卡什里克距離
彼爾姆的直線距離足足700公里,伊凡四世雖然願意支援,但援兵光是要走到這兒就得花
上半年,更別說假設劇本中並不存在一個夠強的俄羅斯勢力。
在如此局面下,葉爾馬克勢必得和西伯利亞汗國妥協,小心地利用韃靼貴族之間的矛
盾,並向家鄉招募更多哥薩克同伴和俄羅斯冒險者,這需要耗費時間和機運,至少得在
17世紀上半準噶爾人實力增強前完成。
為了符合假設劇本,葉爾馬克汗大約在1600年鞏固了哥薩克對西伯利亞汗國的支配,
建立一個哥薩克──韃靼汗國,以現在的秋明州中部為核心,北面是原住民沃古爾人、
奧斯恰克人,他們的威脅性較小;南面的草原地帶有哈薩克人,這算相對好應付,真正
的大敵是從額爾濟斯河上游步步進逼的衛拉特人,他們很快就會打垮哈薩克人,將勢力
範圍推進到草原與森林的邊界線。
即便是歷史上的俄國也無法應付全盛時期的準噶爾汗國,西伯利亞的哥薩克大概也辦
不到,但準噶爾人對北方森林的控制力有限,主要還是在草原地帶擴張,大概會要求西
伯利亞哥薩克納貢換取和平。
這時哥薩克已從毛皮貿易中嚐得甜頭,更多哥薩克來到西伯利亞,如史實般沿著河流
四處搜刮毛皮,並從原住民手中收取實物稅(牙薩克)。葉尼塞河與勒拿河流域的森林部
落規模太小且武力薄弱,很難抵擋裝備火器的哥薩克,恐怕很難躲過被征服的命運。
但在南邊的草原邊界處,吉爾吉斯人和布里雅特人得到準噶爾汗國的援助,擋住了哥
薩克的推進;在這個劇本中的哥薩克沒有俄國撐腰,實力差了一截,對米努辛斯克盆地
和貝加爾湖地區的滲透只會更晚發生,但他們應該還是有能力在17世紀結束前抵達鄂霍
茨克海岸,不過當地原住民科里亞克人、堪察加人和楚科奇人十分頑強,抵抗也比森林
中的通古斯人要來得更激烈且持久。
由於缺乏俄國的支援,不會有農奴、戰俘、駐軍被強制移入西伯利亞,這兒的人口會
比史實中少得多,建立的城鎮數量也會更少更稀疏。以哥薩克崇尚自由(難管)的特質來
看,這一系列城鎮,鄂畢多爾斯克、蘇爾古特、托木斯克、庫茲涅茨克、曼加澤亞、葉
尼塞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布拉茨克、雅庫茨克以及鄂霍茨克也許真的會變成半獨
立的哥薩克城邦,統治著周邊的原住民聚落,遙奉托博爾斯克的白可汗/蓋特曼為領袖,
實際上各行其政,彼此爭奪著越來越少的毛皮資源。
西伯利亞的哥薩克時代何時會落幕?毛皮資源在18世紀上半已經逐漸減產,北美洲成
為新的主要產地,西伯利亞的人口增長率也隨之下滑,這將會是西伯利亞哥薩克面臨的
主要危機。
至於是否會有外來勢力介入?羅斯諸公國如果繼續戰成一團,大概會被波蘭、瑞典或
土耳其打爆,這會直接影響哥薩克的人力來源和外交取向。南邊的草原汗國即便再強也
不太會往森林推進,準噶爾滅亡後,中亞草原大概會變成大清的勢力範圍;而大清也沒
有往北征服的動機,可能還是會維持在貝加爾湖到外興安嶺一線,哥薩克的力量無法進
入阿穆爾河流域。太平洋海岸的部分,日本也許會吃下庫頁島和千島,但那是很晚之後
的事了;英國人跑來插點的可能性還高一些。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2-06-05 06:02:00
原來如此
作者: leon4287 (左邊的一陣風)   2022-06-05 11:36:00
詳細推
作者: l81311i   2022-06-05 13:2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