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年,附庸於葡萄牙的吉打蘇丹國被亞齊蘇丹國征服。而在該年底,他的叔父鄭思顯過
世,鄭文生以合資的方式與鄭思顯的兒子—鄭芳揚成立了文芳商號,順理成章地將他叔父
的勢力全數納入麾下。不過鄭文昇並沒有因此獲得喘息機會,麻六甲海峽依然動盪不安。
由於經年征戰,鄭文昇決定為了文芳商號另闢商貿路線,他看上了位於馬來半島東側的登
嘉樓地區,他擴張登嘉樓地區的商隊,並且再沿著登嘉樓到吉隆坡一帶設立多間站點,如
此一來,便可以將商品從登嘉樓運往吉隆坡,再沿著巴生河一路向西進入印度洋。在這項
路線完成後,鄭文昇成為少數能夠將中國商品運往印度洋區域的商貿公司。加上手上握有
的大量錫礦,鄭文昇的勢力如今已不容小覷。此時的文芳商號擁有近千艘大小船隻,同時
手握將近兩萬軍力。
隨著葡萄牙勢力逐漸萎縮,鄭文昇開始思考與亞齊蘇丹國合作的機會。首先他以出資贖回
吉打蘇丹的名義,開始探聽是否能與亞齊蘇丹合作。亞齊蘇丹早已有意與鄭文昇合作,雙
方一拍即合,並於1620年會盟於柔佛蘇丹國的舊都—巴荅沙瓦。雙方達成共識,文芳商號
將為亞其蘇丹國提供中國商品,如茶葉、生絲,而亞齊蘇丹國則不會攻擊文芳商號旗下船
隻與勢力範圍。
然而締結會盟不過一年,亞齊蘇丹國便對文芳商號北邊的霹靂蘇丹國進行戰爭,霹靂蘇丹
國具有優良港口,同時也與文芳商號所擁有的雪莪蘭相接。這次的行動讓鄭文昇徹底了解
,亞齊蘇丹的目的是將馬來半島徹底征服,而鄭文昇與文芳商號便是最大的阻礙。1621年
鄭文昇派出手下大將,李為經率軍埋伏於天定河畔,趁著漲潮之時,偷襲亞齊蘇丹國的軍
隊,並將霹靂蘇丹救出。就此,文芳商號與亞齊蘇丹國徹底決裂,雙方的戰爭也將決定馬
來半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