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殷商族源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22-08-26 13:07:41
早商,在考古上對應的是二里崗文化。二里崗文化後來突然衰落乃至崩潰(白家莊期崩
潰),持續時間大約百年,有人認為這對應著史書上的九世之亂。再往後就是晚商的殷
墟文化。
二里崗文化的源頭,從考古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是下七垣文化。下七垣文化位於今
天的河北省漳河流域邯鄲一帶,核心地域在漳河北岸臺地上。分布范圍西邊到太行山,
東邊與岳石文化(東夷)相鄰。
下七垣文化內部可以分為三個類型:
漳河型位于中部,北至唐河,南至淇河,是下七垣文化的中心,也是商朝的直系祖先;
保北型(也叫做岳各莊類型、岳各莊文化)位于北部,北至易水南岸;
南部的輝衛型受二里頭文化影響很深,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河以南至黃河以北,在黃
河以南的開封杞縣也發現了一個鹿臺崗遺址,有人認為鹿臺崗遺址可以劃分為第四個
類型,南關外類型(也叫鹿臺崗類型),而且這部分受到二里頭統治,也不算先商文化
的范圍。
二里頭文化末期,下七垣文化漳河型南下,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覆蓋了二里頭文化的分
布區,然後在吸收了二里頭文化的上層精華後形成了二里崗文化(二里頭遺址分為四期
,第三期最為繁榮,然後戛然而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突變,再進入第四期。第四期時
在城外出現了一個并列的二里崗文化小城,即偃師商城。第四期結束後成為廢墟,偃師
商城從小城擴大為大城,取代二里頭地位)。
與此二里頭突變同時,在河北的下七垣文化三期和四期之間也出現了突變,陶器器型變
得更加規整,紋飾變得更加細膩,鬲的器型開始定型。
從時間序列上是這樣的:
1、夏朝末期繁榮時期(二里頭文化三期、下七垣文化三期)
2、商滅夏(二里頭三期四期之間的突變,下七垣文化三期四期之間的突變)
3、商朝保留了夏朝都城,并吸收夏朝文化完善自己、規整自己(二里頭文化四期、偃師
商城一期、下七垣文化四期)
4、商朝拆除夏朝都城,把人口遷到新城(二里崗文化)
從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到二里崗文化的發展過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商朝起源於河北。
這和傳統上認為商朝起源於商丘的記憶完全不符合。懷疑可能是宋人在商丘呆了太久了
,讓人造成錯覺。
當年下七垣文化考古結果出來後,張光直教授不信,非常不服氣,他在美國籌集了一大
筆錢,去商丘考古發掘。可惜商丘的黃河泥沙太厚了,一層一層堆疊,積壓了很多古城
,就像漢堡包。一直到張光直教授去世,也只挖掘到了東周時期的宋國古城遺址。宋城
遺址出土後張教授很高興,認為商朝不遠了。可惜不久後他就去世了。
再往前到龍山時期,下七垣文化的直系祖先是後崗二期文化(中原龍山文化)澗溝類型。
龍山時期流行黑陶,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遍布黑陶,所以當時把這種黑陶文化起名叫
做龍山文化。後來發現當時僅僅只是流行黑陶而已,各地的文化面貌并不相同,於是又
進行區分,分別命名為中原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陜西龍山文化、河北龍山文化、
湖北龍山文化等等。後來其中一部分又起了其他的名字,例如陜西龍山文化又叫做客省
莊文化,河北龍山文化又叫做後崗二期文化,湖北龍山文化又叫做石家河文化等等。
後崗二期文化澗溝類型的分布區域和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差不多,都在邯鄲一帶,漳河
流域。雖然地盤不算大,但是在成型後器型和文化面貌都大量向周邊地區輸出。這個時
期開始出現卜骨和穿孔龜甲。
後崗二期文化澗溝類型後來吸收了大量其他文化的元素(包括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
、白燕文化、岳石文化、王油坊文化等等),形成了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可以說是很
兼容并蓄。
後崗二期文化澗溝類型和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之間是逐步過渡的,沒有突變。
再往前到仰韶時期,後崗二期文化澗溝類型的祖先是仰韶文化大司空村類型(也叫做大
司空類型、大司空文化、大司空一期文化)。
更早一些有仰韶文化後崗一期類型(也叫做後崗一期文化)。後崗一期類型極其強勁,
向北一直擴張到了山西和內蒙古境內。
一般認為大司空類型從後崗一期類型發展而來。後崗一期類型因為強勢,研究的人略多
一些,有做碳14測年。但是大司空類型可能是研究的人太少,好像沒做過碳14測年。所
以二者的關系一直不能完全確定,不能排除同時并列的關系。但二者關系極其緊密是肯
定的。
再早就是傳奇般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了。這里就不展開了。
所以根據現在的考古發掘成果,商朝的祖先是這樣的: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後崗一期類型——仰韶文化大司空類型——後崗二期
文化澗溝類型(龍山時期)——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夏朝時期)——二里崗文化(早
商時期)——白家莊期(中商九世之亂)——殷墟文化(晚商時期)
商朝的祖先基底還是中原文化,與夏朝、周朝同源。和東夷(山東全境、江蘇北部、河
北東部、河南東部)、三苗(湖北全境至湖南境內)的基底完全不同。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2-08-26 13:59:00
作者: coober   2022-08-26 14:02:00
二里頭銅器遠少於盤龍城 且斷斷續續 盤龍城是連續的各種資料都表明 長江中游的冶煉技術是最早的 技術最發達的而且因為是土本的技術 所以一脈相承 可以看到發展的軌跡二里頭跟二里岡出土的青銅器 沒有連續性 且是跳躍式的反過來說青銅器在盤龍城1-7期 有連續發展的過程而盤龍城圍繞著雲夢大澤 附近好幾個城邦 非常類似蘇美爾人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2-08-26 16:34:00
我記得有商人面具陶範出土,顴骨非常突出,很明顯通古斯或漠北蒙古長相
作者: sparking (我的靈魂不在家)   2022-08-26 17:07:00
好文推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22-08-26 22:44:00
商朝是通古斯系很多學說都認同夏朝是蒙古阿爾泰系,周朝是藏戎系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22-08-26 23:19:00
好詳細, 推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22-08-27 10:1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