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 細化我國醫師訓練與教育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12-26 05:25:46
我國實際上在診療患者的專科醫師是稀缺的人力資源,那麼假如把
我國專科醫師的訓練再細分,甚至把我國醫學大學部教育根據日後
執業實務的分科再細分,會提升我國人民的醫療品質嗎?
比方說,傳言我國某大醫院曾計畫推出盲腸專門醫師的訓練,目
標是訓練專門幫盲腸患者如盲腸炎開刀的專門醫師,不過並未實踐

如果前述構想真的實踐了呢? 像是現在有耳鼻喉科,再切分成耳
科和鼻喉科呢? 又或者像前面專為開盲腸炎開刀的醫師那樣,針對
某些疾病專門開科,比如說近來有新冠肺炎橫掃全世界,那麼專門
開一門肺炎科?
甚至再進一步從醫學系就分割,就像牙科和醫科這樣從大學部就
分開程牙醫系和醫學系一樣,從醫學系裡面再根據臨床需求分出系
來。像是網路有一堆文章說我國洗腎人口很多,那就獨立開一個腎
臟系一類的?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12-26 08:58:00
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常見批評是「過度專科化」,你的想法跟一般的主流觀點,可說是完全背道而馳。而從實際面來說,在缺乏一般醫學的訓練下,直接訓練細分領域是不太可行的。一個肺炎的病人來就診,臉上不會寫「我是肺炎」,只會跟你說他很喘。醫師看到一個很喘的病人,要想到十個可能的鑑別診斷,按照可能性、危險性跟急迫性,覺得那些要盡快做檢查檢驗來確定或排除,哪些鑑別診斷可以先放著日後再說。如果檢查出來其實是心肌梗塞,當然可以轉給心臟科處理,但如果連可能是心肌梗塞都沒想到,這病人可能就會被放到死掉。在不能跳過一般醫學訓練的前提下,即使單獨開一個「肺炎系」,也不能節省多少訓練時間。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23-12-26 11:13:00
家醫科呢?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12-27 00:22:00
姑且暫且不論家醫科在實務上的各種問題與爭議。理想上這是對於「過度專科化」的一種回應,最終理想是讓大多數醫師從事全科醫師的工作,只有少數醫師需要進一步專研細分領域。比如說十成的醫師接受了一般醫學訓練後,可能有八成的人不再專研次專科,剩下兩成的人去發展次專領域。在這個脈絡下,我會覺得硬要讓這兩成的人跳過一般醫學訓練,節約的訓練成本有限,但卻很可能會惡化病人的outcome,弊大於利,不甚可行。至於醫學系的畢業年限,您恐怕也不甚了解其脈絡而有所誤會。其實是從7+1改成6+2,總訓練時間並沒有縮短。
作者: jumomo (豬爸)   2023-12-27 09:58:00
看來你完全不了解醫療.......XDDDD七改六只是把實習那一年變成PGY 其實還多延長一年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12-28 09:45:00
話說有些人會認為把PGY一再延長,其實是因為醫院想要便宜的人力填充值班表。原本第七年的 intern 沒有醫師執照,不能獨立值班。從7+1改成6+2之後,第一年PGY就可以拿來填住院醫師的班表了。我個人覺得這未必是改制的唯一理由,但這個因素或許對降低改制的阻力有部分貢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