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聽阿姨劉仲敬傳道,覺得回歸鄉土組織、土豪、地方組織、家族組織之類的才能自保
: ,不然再怎麼能幹、有錢,都只是高薪水、高知識,終將被耗乾的,沒有後代、沒有
: 家庭的奴隸勞動力。但是回歸土豪又有不太甘願的感覺,唉唉,該如何是好呢?
那些組織,實際上就是橫向聯繫夠密集、彼此互信夠高的平行多層次網絡
例如傳統社會(一百年前的台灣)
鄉土組織是多層次的
有地方祭司,地方自衛隊,地方學校,地方工匠,地方糧食生產者
所有人都共享同一種文化,彼此之間聯絡很緊密,互信很高,自帶各種社福機能
彼此之間是相對平等的,而且所有需求都互相供應的
然後一個小社會,再藉著商人,與其他的小社會交換物資,互相連結起來
形成更大的多層次網絡
這種多層次網絡,就是所謂海耶克所謂的「自發秩序」
由於是半永久的信任契約自然形成的,劉仲敬稱為「封建自由」
在這種小社會裡,成為一個地位夠高的節點領袖
世世代代是空前安全,空前有前途的
而自發秩序的破壞者與毀滅者,在東方社會,就是帝國,就是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禁淫祠」,毀棄地方祭司,行除魅之事,破壞凝結核
禁私鬥,毀滅地方自發司法裁判權與地方自衛武力,破壞地方武德
禁私塾,普及國民教育,使教育與地方需求永遠脫節
把全國打散成散沙之後,再經過比較利益優勢,使A地專門供應全國某一產業
B地專門供應全國另外一個產業
然後 C~Z 的鄉鎮,全部被淘汰
永遠毀滅的鄉鎮共同體成員,只好進入城市打零工
在這個過程裡,中央政府與地方的連結,就算民主化,產生代議士
也永遠無法回復到舊社會時代那麼緊密、訊息那麼通暢
反之,代議士竟然成為自然演化的僭主,整個社會在自動調控後
又自然變成了中央集權的模型
顯見重要的是土壤,不是種子,土壤不好,種出來的東西就不好
橘越淮為枳完全是環境問題,不是種子問題
我們現在台灣就是處在這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你死硬的套用公式,說要回去鄉土組織,反而是沒有前途的
因為台灣現在的地方組織,是中央集權的附庸,爭奪中央資源與有利法規的一群乞食者
已經不是一百年前自發自治的多層次平行網絡了
也就是說,今日的台灣,你回去鄉土,反而是遠離節點
在城市裡,反而是靠近節點
所以你的直覺不甘願,是對的,這就是所謂的「健全常識」
這也是為什麼學了一半的理論如果拿去貿然實踐,比起完全不學還要危險
但是你對城市人的描述:
「都只是高薪水、高知識,終將被耗乾的,沒有後代、沒有家庭的奴隸勞動力」
完全也是對的
台灣的鄉村已死
城市的原子人也只是多活七分鐘
所以你兩邊直覺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