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蘇聯瓦解後俄羅斯要如何發展經濟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24-07-22 10:23:33
首先,有一個立竿見影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蘇聯在物流方面的能力為零,更談不上
供應鏈管理了。
所以,在蘇聯時期,才搞出來一方面大量的農產品爛在倉庫乃至火車上,一方面城市
里需要大規模從國外進口農產品的事情來。
這次戰爭開始的時候,大家也可以看得到俄羅斯幾十公里的車隊因為沒有油料停在路
上的世界名畫,這就是他們在物流方面的正常發揮。
把供應鏈管理好,蘇聯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而這是立竿見影的效果,馬上城市里就不缺面包了。
第二,蘇聯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信用被史達林敗壞光了。
列寧在十月革命後的三年內戰時期,實施的是戰時經濟,把經濟徹底搞到癱瘓。
內戰結束後,1921年開始,實施的是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有點類似改革開放,實施市場經濟,允許私營經濟發展,大量引進外資。
新經濟政策下,蘇聯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大量西方資本也投資蘇聯。
但是在史達林上臺後,史達林結束了新經濟政策。
1928年,史達林公開宣布,停止實施新經濟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加速開展農業全盤集體
化和社會主義工業化運動。
至於那些投資蘇聯的外資企業,蘇聯用盧布贖買,但是禁止用這些盧布購買任何有價值
的東西,只能購買沙俄的藝術品。
那幫資本家拿著一堆沙俄藝術品回到美國,又賣不上價,賠得血本無歸。
有個叫做哈默的資本家,和蘇聯的關系極好,為蘇聯的發展出了大力。他回憶說,他拿
回美國的一整套沙皇銀餐具,在美國只能賣出19.99美元。
到了1980年代,蘇聯重新打開國門,希望吸引外資。這次完全沒有外資搭理蘇聯了。
蘇聯希望做代工,外資也不給訂單。
包括和蘇聯關系最為友好的日本,蘇聯人親自上門請求給索尼做代工,也被婉拒了。
史大叔的這次關門打狗,直接對中國的改革開放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在中國改革開放時,外資根本不敢相信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愿意投資中國。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一方面大部分吸引的都是華人資本,一方面有香港這個中間平臺
作為橋梁(香港讓外資有了保障,這里不細說了)。
痛打越南,和社會主義陣營劃清界限,可能也起到了增信作用。
當然了,沙俄和今天的俄羅斯在信用上也是劣跡斑斑就是了。
俄羅斯1998年本幣外債賴賬,把全世界都驚呆了,直接導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
(理論上本幣債務不可能違約,因為本國貨幣開動印鈔機要多少有多少,但是俄羅斯就
能讓其違約)
第三,蘇聯本身的工業體系脫離國際產業體系太久了,完全缺乏競爭力。
人類的產業體系是一個分工非常細致的體系,有大量的產業鏈,每個企業做某個產業鏈的
某個環節的某一部分。
在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對峙,蘇聯為首的經互會體系、美國為首的經合會體系,互相不
通,各自做各做的一套體系,有自己的產業分工。
雖然蘇聯陣營這邊,在技術、設計、管理、營銷等方面都差很多,但是自己玩自己的,
也可以支撐起一整套體系。
但是蘇聯解體,打開國門,外國產品潮水一樣涌入,蘇聯陣營的產品就完全沒有競爭力
了。
你技術不如人,設計不如人,管理不如人,資金不如人,品牌不如人,你拿頭去和人家
競爭。
連自己地盤上的市場都保不住,你還怎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在市場競爭中,差了一點就是輸掉全部,更何況往往很多環節差距還很大,例如計劃經濟
下的企業對營銷、金融往往是徹底不懂。
蘇聯解體的時候,有在哈薩克斯坦的中國人,親眼目睹了市場上產品的變化。蘇聯時期,
當地賣的冰箱、電視、洗衣機之類的家電,全部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之類的產
地。蘇聯解體後,這些產地的都不見了,賣的家電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在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覺得自己很厲害,覺得哈薩克之類的中亞國家靠著自己這樣
的工業國家的錢養活。
哈薩克的納扎爾巴耶夫說,你不要以為是你們補貼了我們,我們的能源、原材料要是
賣到國際市場,我們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
蘇聯解體後,事實果然如此,烏克蘭的工業在國際工業產品的沖擊下潰不成軍,而哈薩克
人靠著賣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另一個致命缺陷,就是經互會的工業體系,是分布在各個國家的。
這些國家在蘇聯解體後,往往相互仇視。例如波蘭人就絕對不會和俄羅斯人合作。
產業鏈一旦斷掉,你連產品都拿不出來了,更何況參與競爭。
還有,給經互會體系致命一擊的,就是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下,產業鏈全面直面國際競爭——市場不會等你慢慢發育的,外國的產品馬上
潮水般涌入,賣資源的國家無所謂,工業國的暫時休克就變為了永久死亡,工業體系就
直接變為了工業垃圾。
所以,蘇聯雖然有著發達的工業體系,但是從本質上看根本不如沙俄。
沙俄是參與國際競爭的,至少在國際產業體系上有一席之地,產品不怕競爭。
蘇聯的工業越發達,其實就是工業垃圾越多。
第四,蘇聯人沒錢了
蘇聯的外匯來源是賣石油,在國際油價很高的時期,蘇聯人沒有拿錢砸在工業體系轉型
升級上,而是拿著這些便宜來的錢去發展軍工產業,去爭霸。
等到海灣產油國在美國的要求下大規模低價傾銷石油,導致國際油價低迷時,蘇聯的好
日子結束了。
蘇聯沒錢了,連發展工業的錢都沒有了。
產業自然沒法調整了。
結論:蘇聯當時國家沒有了信用(這個最致命),企業沒有了競爭力,外匯沒有了資金,
徹底沒救了。
如果要救的話,要早一點,提前到勃列日涅夫時期。
首先,當時蘇聯如日中天,可以維持住東歐陣營產業鏈不解散,至少產業鏈不能自己
斷裂。
然後,在部分地區搞經濟特區,開放市場競爭,再逐步把市場化推廣到全國。通過市場
經濟培育出有競爭力的企業。
同時,利用石油價格高企帶來的資金,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企業進行全面
改造。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   2024-07-22 10:30:00
但是蘇式體制靠的是由上到下的強烈壓制,引進外國管理技術必定亡國,布里滋涅夫(這個才是台灣譯名)不可能接受
作者: KJK7 (.......................)   2024-07-22 11:31:00
你的勳宗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4-07-22 15:04:00
中國市場也有坑殺外資的,比如國私聯營後逐步吃掉一類的最初所謂民族華商和後來的臺商都不乏被吃掉的但是! 中國就是能夠繼續吸引到外資投入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24-07-22 15:58:00
中國的狀況是可以輸出和原材料差不多位階的存在也就是所謂的「廉價勞動力」蘇聯的工人會去排隊買麵包 但不會接受超低待遇還要加班的這種勞動環境 寧願伏特加喝爽了凍死也不會過勞死
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   2024-07-22 18:09:00
詳細推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許皆傳)   2024-07-22 19:34:00
多年後中國改革開放,哈默也是第一批跑去中國投資的美國商人,你要說他狗改不了吃屎呢,他又能在美國本土賺到上億美金..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24-07-22 20:37:00
這也不能說誰對誰錯 有的人就擅長這種生意 也樂於冒險就像郭董搞來搞去就是開血汗工廠最賺錢 拼技術都烙賽這樣
作者: CGT (Peter)   2024-07-22 23:08:00
確實,沒人想買的落後產品,就是浪費資源的工業垃圾
作者: kkksteve (達特steve)   2024-07-23 11:52:00
作者: kiranagisa (不放手,直到死神接手)   2024-07-23 17:49:00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4-07-24 08:36:00
其實鴻海技術不差,現在代工有大半是ODM,客戶不見得比鴻海瞭解自己產品怎麼做怎麼製造甚至怎麼設計比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