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NTUcourse 看板 #1LfekQZ5 ]
作者: scrashedward (台大金城武) 看板: NTUcourse
標題: [評價] 103-2 網路與多媒體實驗
時間: Thu Jul 16 00:34:14 2015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3-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林宗男、胡振國(不過胡老師應該只是掛名)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電機系複選必修實驗
δ 課程大概內容
開發小畫家、文字聊天室、練習使用各種api、與行動裝置程式開發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零顆,大雷課
非 常 不 推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用書,大多數是參考過往學長姐開發的程式以及網路上範例
自行開發
今年教授加上他自己想上很久的android課程
因此變成過去數年的內容在加上每星期三晚上三小時的課程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用投影片,不過教授口條很差,講解通常不是很清楚又沒甚麼內容
投影片應該是用國外大學上課投影片在加以修改
會知道是因為上次看到Berkley的logo忘了刪掉
內容的話就是基本的android概念,半個小時自己看看就懂的東西會講
到三個小時,還會依此出作業。
今年出過的作業有圈圈叉叉、通訊錄、行走距離偵測器
以及必須使用machine learning的移動狀態偵測器
建議真的想學習android的同學自己買本書來看看吧。
有點程式基礎的話教授教的應該google一下就能理解了。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給分蠻雷的,感覺應該不看學期中實驗的成績(上面說的文字聊天室那些
不知道有沒有參考他的android作業(估計是沒有
主要根據final
final評分根據評審各人喜好,有點跟現在的社會脫節
像是根據前一陣子很紅的知識王改編的音樂遊戲
評審表示:我不知道有誰會想要在網路上跟陌生人這樣對戰啦
至少我是不會想這樣啦
另外評分主要是商業考量,是以評審們覺得這個東西有沒有商業價值
賣不賣得出去,能不能賺錢為主。
有人的idea是做揪團app,大約能省100電影票錢之類的
評審的意見是:做了這麼久只為了省一百塊?
所以其實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們的依準是甚麼。
給分的部分大約都比以往給的低1-2個等第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考試,作業內容主要如上面所述的小畫家那些(不含android
語言都不限,只有最低的功能要求
其他的feature由各組自己決定,當然做得越多越好分數越高
助教給分也不會吝嗇,大多都九十幾吧
雖然說我們不知道教授有沒有參考這個成績啦,感覺對教授而言不太重
要就是了
android之所以不算在作業中是因為上面那些程式都需要20-30小時的開
發,而android的部分大約半小時可以寫完(不過很煩
同時老師也不會考量到這個作業的可行性
比如說他希望同學用手機內建的加速度計計算行走距離
問題是在不使用其他輔助的情況下,加速度計的準確度是悲劇
基本上不可能達到他要的要求。我們只能想辦法變通自由發揮之類的。
另外他要求的machine learning基本上可以用兩個if判斷式達到功能
所以也不太知道為什要用到machine learning就是了
最後是教授好像很喜歡filter這個字,每次的作業都會問你有沒有用到
各種的filter,如果有用到他就會很滿意,分數會給比較高
雖然說我個人是覺得加了這些filter對效能並沒有改善啦
final的部分我們也是加了filter,雖然那個加了filter的feature不能
work,不過教授好像對加了filter這件事情很高興就是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以往這門課基本上教授不會管助教的教學,而助教也不太會管同學如何
做到要求的功能,主要是磨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助教只負責叮嚀同學的進度以及評作業分數
不過今年比較不一樣啦新加了老師不知道再教甚麼的android課程
跟過去一樣的小畫家、文字聊天室等等實驗跟過去一樣沒有過多的干涉
主要就是有需要的時候才要準時出現在實驗室,接近期中期末或沒甚麼
重要的事就不用去實驗室了
如果這種時候遲到的話就是被登記成值日生,有公差要出一下這樣
不過相對的沒有老師的干涉好像對成績就不怎麼重要。
教授的android課會要求助教記錄出席狀況,人太少教授會生氣。
不過出席狀況最後好像也跟成績沒甚麼關係就是了。
成績基本上是看我不太清楚評分標準的final啦
Ψ 總結
其實網多以前是個讓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沒有太多顧慮的實驗啦
final要開發甚麼都可以也沒有強制要求要在android平台上
不過今年好像就不是這樣了
過往也沒有除了實驗課以外每星期三個小時不知道在上甚麼的課
也沒有莫名其妙的評分標準。
不過助教人很好也樂於解答問題還有幫忙買器材、提供開發上的建議
建議修課同學先確認自己可以理解且接受上面所述的那些再修課吧
喔突然想到今年一開始final的demo方式是每一組不能demo自己的程式
要將操作手冊寫好之後評審自己使用過後再問同學們問題
如果有甚麼很猛的feature因為評審不會操作的問題沒有demo出來
那就沒有囉
後來才有開放給同學操作解釋啦,不過因為一開始說不行所以大家都沒
甚麼準備就是了
另外有一組印象深刻,他們在講解的時候評審低頭再滑手機
最後講評的時候評審說對他們這組的功能沒甚麼印象就是了
這學期修課的時候,上學期修過的同學建議我不要修
秉著不會差到哪裡去的心情的我還是修了
結論是人還是要聽勸,前人的意見都是字字血淚的
打了這麼一長串無非是給各位一個參考,記得 要 聽 勸
歡迎今年網多實驗室的各位推文補充,我知道大家這學期都很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