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講一下大家常常對於GDP的誤解
首先在經濟學原理有講過
Y=C+I+G+X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淨出口=出口-進口)
但是我相信應該很少人真的認真的把課本翻完啦XD
所以有時候講課的教授可能沒有強調一點
就是這是魔法恆等式 Y,C,I,G,X都是內生變數
所以你不能用說I多了7000 Y就會多7000
因為有可能是I多了7000 但C也相應的降低了7000等等
你沒辦法確認到底是怎樣的變化
白話的來講就是 就是這些Y C I G X都是由其他更基礎的條件推估出來的
造成這些變數變化的原因是那些基礎條件的變化
所以你沒辦法直接確認I多了7000 別的變數會怎樣變動
舉實際的例子來講就是 今年我多投資了7000E 可能那我會想少消費點
或者這多投資的7000E是因為政府減稅刺激我的 所以政府支出可能降低
又或者我在這裡多投資了7000E 搞不少那裡就少投資了7000E
或者是因為這7000E的投資拿下了一些本來也有其他單位想投資的標的
所以其他投資者的投資就降低了
所以甚至I都沒變化 或者沒有變動7000E這麼多
當然上述例子都是為了讓人理解 所以數字上有些簡化
總之誰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關係呢? 這就必須去探究變數背後變數的關係
萬萬不可說因為Y=C+I+G+X 所以I+7000 => Y+7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是國民所得帳常見的誤解 下面來談談這7000E
數據不會騙人 但人可以用數據騙人(包含騙自己)
由於我自己實在沒有很關注這7000E怎麼算 不好說到底是怎樣
但我不覺得有可能瞬間就花掉7000E然後全數計入今年GDP
如果真的有興趣 可以去看看"經濟部官員"到底怎麼說的 還有書面內容是什麼
媒體為了簡化 或者說講人話 必然要簡化故事的
但簡化故事這種事情 如果不是本身對該議題有深入了解的
很容易丟失了不該簡化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其實這投資的重點還是到底台灣的實體資產最後會增加多少
這才是我們需要注重的
順便講個有點離題的 就是為啥這些計畫利息都很低
首先當然是因為低利才能刺激投資啦
但還有些比較重要的理由是這樣的
影響利息的高低中有個重要的因素: 風險貼水
亦即是這筆借款的風險越大 我就要要求越高的利息
而影響風險的重大因素中包含了對於借款者的了解還有有無擔保品
所以這些大公司相對於個人或小公司 兩者很可能都是比較優良的
故風險貼水會降低
※ 引述《raebmun (reversal)》之銘言:
: 近期炒的沸沸揚揚的台商回流7000億,
: 假設資金一口氣從境外匯入,
: 以目前台灣gdp總額約18兆,
: 是否直接挹注gdp成長率約4%?
: 而假設這7000億為純境內資金,
: 是否會影響gdp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