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剩餘是指你的願付價格跟實付價格間的差異
假設你今天去廟裡拜拜,拜完以後想說該貢獻一下
香油錢箱上寫著「隨喜」二字,你投了200塊進去
沒人逼你一定要投多少,你也可以不投
所以200是你的願付價格?
然後你的實付價格也是200
所以開宮廟可以把消費者剩餘完全吃掉?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20-11-26 18:36:00是最高願付價格 也就是該單位產品帶給消費者的邊際效用.
作者:
errard (I love GMAT)
2020-11-27 11:05:00大可選擇不投啊,你只能推測投的金錢低於或等於願付價格
作者:
bearching (Pandora`s Box)
2020-11-27 23:21:00既然消費者剩餘本來就是難以估計需要假設,如果加上一個假設條件,付出的錢不會偏離最高願付價格,那你的推論我認為合理。
定義錯?那是你已先假設200不是去廟裡一次最高願意付出的價格但您確定您的假設是對的嗎?是合理的嗎?大家認為宮廟業適合用傳統經濟理論理解嗎?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你說投了200 就是 WTP 這是錯的要 CS = 0 理論上可是第一級價格歧視
你去宮廟幹嘛?如果說慾望是無窮的去宮廟邊際效用還會遞減嗎?拜越多反而邊際效用要隨之增加才是一級價格歧視怎麼了嗎?全奉獻給神合理呀!200是WTP是錯的請教您高見錯在哪?
作者:
goshfju (Cola)
2020-11-28 11:37:00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 如果你最多願意投200 也實際投200那的確消費者剩餘是0我的話就不會 大概就一百元意思下 最多要我掏千元也是可那這樣我就會有消費者剩餘 你知道意思了嗎?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20-11-28 14:58:00我想不少人跟我一樣吧 想法是丟"拜一次"+"丟一次"那"一次"有多少錢都算一次不丟0元是因為有種類似責任感的內在理由驅使你丟最低限度
經濟學大概從1950左右跟數理模型結合這個結合讓經濟學相較其他社會科學更具備"科學性"分析但別忘了經濟學的目的是在分析人類的行為,而非數學這個問題,我覺得用教科書上的經濟學理論是解釋不了的消費者剩餘、效用,用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唉..把它做窄了
作者:
Linethan (我è¦ä»€éº¼?)
2020-11-28 16:19:00投200元不等於願付價格就是200元
你去看國富論,有什麼數學模型在裡面嗎?哦? 那200元是什麼? 向您請教!
作者:
Linethan (我è¦ä»€éº¼?)
2020-11-28 16:43:00200元就是實付價格啊200元也可以是願付價格 也可以不是願付價格 你要怎麼說都可以 也可以說都對 也可以說都錯 這樣問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問題提供的資訊根本不夠我們去判斷 請問你背後設想的是什麼樣的模型?有些什麼樣的假設?拜拜者在捐獻的時候 是基於怎樣的準則決定捐獻多少?捐獻這類的決策和購買其他消費商品是相同的嗎?經濟理論並非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只是兩套不同的理論 可能會給你不同的答案 而且答案也不見得是單純的yes or no
200 = Price 你給的條件照定義只知道 WTP>=200你要堅持 WTP = 200 那就是在定義上錯了然後推論到宮廟一定可以 讓CS變成0 更是邏輯錯誤這個問題當然可以用經濟學解釋 你聽不下去別人解釋而已照 WTP 的定義在自由捐獻下 沒人會捐獻到WTP=P因為會變成他捐錢跟不捐錢的效用一樣
作者:
wen17 (祭祀風的人類)
2020-11-28 21:59:00那個 我猜啦 樓主的意思是捐x的錢 可以得到y的效用所以會捐到dy/dx=1算了我不猜了 這種假設下 中間仍然會有消費者剩餘
Linethen我部份同意您的見解,謝謝!JamesChen,我說消費者剩餘=0是疑問句,不是我的結論!從標題到內文我都是用問號,請您再確認一下,謝謝!沒人會捐到WTP=P?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信仰連命都不要命都不要,還會跟你計較P是多少?
作者:
Linethan (我è¦ä»€éº¼?)
2020-11-29 01:36:00你以為你在舉例WTP=P可能為真? 但其實你並沒有為了信仰連命都不要 那也可以說是願付價格超出了生命的價值 那請問究竟多大的P才能和WTP相等呢?即便真的有人捐獻出他的生命 那也只能得出WTP>="生命"而已 要做出等號成立的推論 需要更多的資訊或是假設我只能說在傳統偏好極大化的框架下 很難得出WTP=P的結論但是你當然可以考慮"非偏好極大化"的經濟理論那就有可能得出WTP=P 甚至WTP<P 都行
作者:
bearching (Pandora`s Box)
2020-11-29 11:11:00如果各位要討論付出的錢不等於WTP,那不就是討論理論架構根源的問題了嗎? 捐錢隨喜的事情,最大願付價格不等於付出的錢,這應該可以用有限理性去討論才說的通了?在人是理性的假設底下,付出的錢不等同WTP,敢問有沒有關鍵字可以提供一下,我找paper來看。至於理論以外的事情,那當然各種情況都有 最高願付還會流動阿,掏出錢跟投下去之後的最高願付說不定都不同XD
作者:
darknote (黑暗ç†è¨˜)
2020-12-02 00:54:00傳統經濟學=完全理性為主要點 實際生活=有限理性甚至是非理性行為 當然和完全理性打不上邊= =這類建議參考偏心理方面的行為經濟學
供給面設定一下讓價格是供需決定 大概就沒問題了需求面 反正各自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