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s://taeglichgerman.wordpress.com/
Allgemeinbildung ist überschätzt?
各位讀者是否還記得幾週前的這篇文章<小學教育:美的訓練不可或缺>,
作者Ulrich Greiner對義務教育/普及教育(Allgemeinbildung)提出他的想法。
今天,哈佛大學的助教Yascha Mounk則提出另一種見解。Ulrich Greiner對拉丁文這門
學科在學校的存在提出質疑,有些老師認為,如果不學好拉丁文,那麼可能也學不好英
文;邏輯是拉丁文可作為學習英文的基礎。事實上,這是捨近求遠(Umweg)。客觀分析,
學拉丁文與其為了幫助英文的學習,倒不如是把它當作學習歷史及文學的工具。
Yascha Mounk回憶到,當他在慕尼黑唸小學時,也曾修習拉丁文;當時學拉丁文是為了
要升到下一個年級。現在想起來,學習這門學科的目的似乎不是為了教育,而是帶有的
社會目的。他認為,學拉丁文倒不如學中文,因為中文(漢學)對歐洲的孩子是個智識上
的挑戰,如果能夠學習另一個重要文明的語言,那樣孩子們才會認識到另一個世界,在
學習的同時,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優勢,透過優勢就能增加所謂的實用性(nützlich zu
sein)。他分析自己在劍橋和哈佛的求學經驗,當時他十八歲,在劍橋的第一學期寫了一
篇小論文,教授對他說:「對於這篇文章您總結地非常有條有序,但您的想法呢?」
(“Jaja, Sie haben die Artikel, die ich Ihnen zu lesen gegeben habe, ordentlich
zusammengefasst. Aber was ist Ihre Meinung?")許多雇主對哈佛學生的工作能力是
期待的,事實上,哈佛大學並沒有提供所謂的就業技能。不管是什麼科系,漢學或商科,
真正重要的是,對新知識領域迅速熟悉的能力;同時能理性分析及思考。倘若以教育目的
為出發點,重要的不是就業技能的養成,而是對世界的認知與了解,然後積極地去參與、
分析。在他的課程中,如果學生讀了一篇文章,學生應該要能提出有趣的問題並且能夠在
問問題之後找到一個答案。
說到最後,我們要給孩子和大學生什麼呢?是科系上的專業知識嗎?不,當然不是,當然
是要求他們的分析能力。至於學生的程度如何或何時開始訓練,並不重要(Um Schueler
und Studenten für das Leben auszurüsten, müssen wir ihre analytischen
Faehigkeiten fördern, nicht ihr Faktenwissen – egal, auf welchem Niveau sie
anfangen.)。
讀到這篇文章的最後,不禁有個想法,看看臺灣為大學教育經費正為吵得沸沸揚揚,德國
或是其他國家正再次地反思教育的本質,那麼我們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資料來源: http://www.zeit.de/2015/05/schule-unterricht-allgemeinbildung-lernen